春日攜客游武夷
山腳健枝梧,百里插蒼峭。
粼粼石可把,曙色坐遠釣。
風水真笙竽,歷落太古調。
衣冠帶莽蒼,山鬼驚二妙。
云月正忘年,花鳥更索笑。
回船翠凌亂,吾道付長嘯。
山腳健枝梧,百里插蒼峭。
粼粼石可把,曙色坐遠釣。
風水真笙竽,歷落太古調。
衣冠帶莽蒼,山鬼驚二妙。
云月正忘年,花鳥更索笑。
回船翠凌亂,吾道付長嘯。
山腳下樹木枝干粗壯,連綿百里插入蒼茫陡峭的天際。波光粼粼中石頭仿佛可以觸摸,在曙光中坐著悠然遠釣。風聲水聲宛如美妙的笙竽之音,是古樸曠遠的曲調。我們身著衣冠漫步在莽蒼山間,連山鬼都驚嘆我們二人的雅興。在云月之下忘卻了歲月,花鳥也似在逗人歡笑。乘船返回時兩岸翠影凌亂,我將人生之道付與一聲長嘯。
健枝梧:指樹木枝干粗壯。
把:握持,這里有觸摸之意。
笙竽:兩種樂器,這里形容風水之聲。
歷落:形容聲音古樸曠遠。
二妙:指詩人和同行之人。
索笑:逗笑。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在春日閑暇之時,攜友人同游武夷山。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得以在山水間尋求心靈的慰藉和超脫,在游覽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武夷山水之美,抒發詩人超脫曠達的心境。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巧妙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文學才華。
長夜漫漫起飯牛,飛鳶跕跕墮炎州。
是皆有命無悲感,孰若委心安去留。
駿足豈嫌鑾輅苦,散才當逭斧斤搜。
吾人故有交期在,出處何須終并游。
晚食以當肉,人言蠋巧貧。
茹蔬何不可,設說未為真。
既屏豬肝累,何須鮭菜珍。
夜煨牛糞芋,朝罨破鐺塵。
今代韓夫子,頻年刺兩州。
官崇古常伯,地重漢諸侯。
父老記茂宰,山川皆昔游。
懸知里閭化,不待教條修。
夜入王巖觀,真同久客回。
望松知窈窕,次背識崔嵬。
有客成幽屏,談詩記昔來。
暫游還契闊,欲去重徘徊。
去歲不作瘧,今年乃病溫。
初無一床臥,但有小舟蹲。
未怕黃州鬼,唯憂楚國魂。
明朝強撐拄,搖兀到吳門。
望望吳楚隔,悠悠兄弟思。
經行偶來過,喜極為成詩。
二父已名世,諸郎皆好辭。
誰云前輩遠,未覺此風衰。
鉛山假尉懷初識,祖印依僧憶屢過。
看鏡余今嘆斑白,束書君亦尚犇波。
肯因艇子俱歸否,捫此空囊奈若何。
好并千巖學詩去,侯門彈鋏為悲歌。
考槃何必澗之阿,喧寂由來無異科。
筆下煙云供點綴,胸中邱壑寄婆娑。
清譚不負玉麈尾,白酒未孤金叵羅。
試數王春才幾日,落梅將盡鳥聞歌。
兄發久已白,弟顏那得紅。
從今喜朝夕,不復恨西東。
耕稼真吾事,詩書是祖風。
扶犂有余暇,把卷不妨同。
尚友固十載,過江真一時。
信曾前輩及,寧后古人為。
竟作東山臥,漫傳康樂詩。
荊州人物論,夫豈惜吾私。
數月臥城郭,茲晨歷郊原。
林鶑語聲近,陂鷺背影翻。
稻栽已遍畝,桑采無剩園。
因行一欣爾,送友重惘然。
憶我辰州友,英英李宋梁。
參差由百拽,悵望到三湘。
邂逅書能寄,追隨辱未忘。
南山如訪舊,下有老耕桑。
盡室蘄偕隠,持家又即浮。
可憐居不易,還是食為謀。
風雨連朝暗,江山千里游。
不能攜汝去,翻覺重吾憂。
人言好雨知時節,紅白紛紛柰若何。
田父相呼稻當種,園官語我菜添科。
日長燕子自無事,渚漲桃花思泛波。
寄謝同參二三老,未妨乘間數經過。
契自西臺敘,親從昭德論。
名聲蓋前輩,牢落媿清門。
既見未知日,因風聊自存。
祇愁千里面,識我故塵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