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動皇輿,回中道。
龍為驅,虎為導。
樂蕃厘,祠雍后。
息甘泉,飫天酒。
澹穆清,冰熱惱。
四夷服,咸稽首。
臣三祝,皇萬壽。
動皇輿,回中道。
龍為驅,虎為導。
樂蕃厘,祠雍后。
息甘泉,飫天酒。
澹穆清,冰熱惱。
四夷服,咸稽首。
臣三祝,皇萬壽。
皇帝的車駕啟動,行駛在回中道路上。龍來駕車,虎來引導。享受著繁榮福澤,在雍地祭祀后土神。在甘泉宮休息,暢飲天賜美酒。心境寧靜平和,消除了煩躁與煩惱。四方夷族都臣服,紛紛叩頭行禮。臣子三次祝愿,皇帝萬壽無疆。
皇輿:皇帝的車駕。
回中道:古道路名。
蕃厘:豐厚的福澤。
祠雍后:在雍地祭祀后土神。
飫:飽食,這里指暢飲。
澹穆清:心境寧靜平和。
冰熱惱:消除煩躁煩惱。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
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帝出行祭祀時期。古代皇帝常通過祭祀活動祈求國泰民安,出行途中儀式隆重。當時國家相對穩定,四方夷族臣服,詩人借此表達對皇帝的祝福和對國家繁榮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出行祭祀,展現國家安定、四方臣服的景象。其特點是語言莊重,意象宏大。在文學史上,這類宮廷詩反映特定時期皇家活動與社會風貌。
雙櫓夾船鵝鸛鳴,五溪春日照行營。朱旗耀水翻風影,畫鼓憑厓殷谷聲。蠻洞卉裳趨使節,轅門花帽擁儒生。當年銅柱勞筋力,此日輕裘凜甲兵。
瓊島天風紫電光,上清歸路到披香。綺窗本托青飛雀,羽獵偏騎白鳳皇。無復銀槎開夜宴,悔教菱鏡照春妝。華陽不是無丹訣,待得丹成海有桑。
塵塵,背覺勞生地獄因。鏡寫異形分皂白,合元一性自天真。
抖擻征衣衣上塵,歸來白發一番新。剩將酒向愁邊酌,卻恐人嫌醉里真。世事飽諳唯欲睡,詩情漫苦只能貧。歲寒松柏東風外,付與千林自在春。
久戍兵殘將亦驕,幸時轇轕與民仇。邊關撤警久階厲,甲胄棄殘尤誤謀。淮浦方期三就緒,王官忍賦四宜休。江城永夜攲寒枕,數盡殘更有幾籌。
飲馬池邊號浴仙,仙姿花鶴古今傳。金經尤有延年訣,未數莊椿壽八千。
遙知此日黃初起,頗憶平生馬少游。薄有田園奉甘旨,苦無機械與沈浮。如今官事真誰了,底事周南獨子留。白發倚門還念否,令人翻動北山謳。
千里江湖縈客夢,十年市隱見人心。問奇時向揚雄宅,不學邯鄲破萬金。
柯山西去,第五橋邊芳草路。山下人家,長日松風度麥花。鴛鴦渡口,十頃湖光全上柳。畫舫斜陽,團扇風前一水香。柯山南畔,最愛綠蘿行腳院。三面花光,一面湖光襯夕陽。閑攜茶具,巖下清泉親手注。盡日鶯啼,間覆僧窗一局棋。柯山向北,隱隱云藏巖下屋。洞口桃紅,春在溪聲石影中。繞籬調鶴,月磴云亭隨處樂。林斷橋開,更約觀魚渡水來。柯山東道,埭上人家臨水好。曲曲朱欄,低映垂楊幾轉灣。陳灣丁港,小艇時時乘月上。十里吹簫,直度煙波晾網橋。榆錢飛老,過了花時人事少。懶炷都梁,風過書簽看在香。綠陰新雨,閑校丹經消日午。佳墨勻研,莫放楊花入畫簾。記曾相見,簾里驚鴻留一盼。待得重逢,腰瘦眉濃兩病中。懨懨春悶,帶一分愁偏有韻。恁地聰明,假作無情更有情。春歸有信,曾遣鶯兒來問訊。莫怨東風,鶯語周遮自惱儂。欲傳心事,怎不教他雙燕子。無奈匆匆,人在長愁短夢中。俏垂雙鬢,窣地行來花有影。不怕生疏,一點靈犀慣吃虛。再三臨鏡,偏是何郎工傅粉。十斛明珠,抵得當筵一笑無。明朝初七,風雨可憐吹竟夕。后會分明,早已離愁一半生。聲聲咽露,秋在牽牛花上語。莫怨今秋,那見鴛鴦會白頭。
圣明端拱太平時,好雨當春細若絲。應是柏臺添氣象,旋滋花柳更催詩。正是陽和溥萬方,知時好雨潤群芳。趣朝共睹天顏悅,應喜斯民樂泰康。霏霏朝雨潤彤庭,恭逐鹓行謁圣明。白玉橋邊鳴佩過,御溝春水一時生。御溝新柳濕鵝黃,佩馬朝回雨露香。柏府文書春日靜,相過唯覺和詩忙。柏臺春靜晝厭厭,好雨如絲不捲簾。最是東君能借力,閒庭草色一時添。雨過西山翠欲流,蔥蔥佳氣滿神州。書生莫笑今霜鬢,駿馬看花已償游。圣主龍飛第一春,天垂雨露萬方勻。蒼生坐見躋仁壽,自昔賡歌有舜臣。萬國同心奉至尊,斯民重見飲衢樽。欲知和氣薰天地,只在三春雨露恩。
雙鳳銜書次第飛,玉皇催促列仙歸。云開日月臨青瑣,風卷煙霞上紫微。蓮影一時空儉府,蘭香同處撲堯衣。此生長掃朱門者,每向人間夢粉闈。
淺灘碎石比瓊琚,五色成紋畫不如。拾向瓷盂作清供,為他養個小游魚。
火德興王統,天威詟獷夷。重恢周境土,復振漢威儀。顯號崇瑤冊,耆年慶玉卮。鼎成龍去遠,扳慕不勝悲。
石應皮里有陽秋,千載潛光待發幽。說與山靈呈伎倆,試令回顧合包羞。
伏櫪衰年久自甘,爾兄迂闊爾偏諳。心窺秘算逢人噤,篋貯陰符向夜探。犀渚青楓煙際棹,龍沙白草露中驂。雁行正笑難如雁,飛去飛來北又南。狗馬病多經絕塞,棣華室遠隔南天。每思原上聽鳴鹡,始訝山頭望跕鳶。可以去乎仍戀祿,無能為也更籌邊。頭顱長盡山林骨,木食莎衣信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