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奎殿前花樹子去年與宋中道同賦今復答宋詩
長條飛動不依欄,淡粉濃朱巧作團。
無語不辭終日立,有情曾是隔年看。
春羅試舞衣新換,古錦藏詩墨未干。
我為愁多悲節物,欲酬佳句淚霑翰。
長條飛動不依欄,淡粉濃朱巧作團。
無語不辭終日立,有情曾是隔年看。
春羅試舞衣新換,古錦藏詩墨未干。
我為愁多悲節物,欲酬佳句淚霑翰。
長長的枝條隨風飛舞,不依靠欄桿,淡粉與濃紅巧妙地聚成花團。花朵默默無語,不辭辛苦地整日佇立,它飽含深情,我曾在隔年就見過它。它如同穿著新換春羅起舞的女子,又像題著詩的古錦,墨跡還未干。我因憂愁太多而悲嘆節令景物的變化,想要酬答你美好的詩句,淚水卻沾濕了筆翰。
寶奎殿:宮殿名。
宋中道:人名。
春羅:輕薄的絲織品,這里形容花的嬌美。
霑翰:沾濕筆。
從詩題可知,去年詩人與宋中道一同為寶奎殿前花樹賦詩,今年再次作答宋詩。推測創作時間可能在春天花樹盛開之時,詩人或許因去年與友人同賞此景,如今舊景重現,而心境有所不同,感慨時光與人事變化,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花樹為主題,主旨是借景抒情,抒發詩人的愁緒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細膩,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創作技巧。
誰捉曹綱手,攀葵指日中。自言雖酒婦,愿共死臨邛。充閭墻臥猬,溝水葉徒紅。畫出相如老,香墳偃一松。
一出關門馬首東,豈知交在片言中。浮沈莫問青藜杖,身世行依紫極宮。鳴玉昔聯南省步,和歌真有郢人風。青林鐃吹沈沈夜,阮籍何須嘆路窮。
驅馬今何適,凄涼歲暮間。心懸青海月,淚灑鐵門關。雪窖人應老,遼東鶴未還。近聞隨部落,又徙賀蘭山。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為秋。久賡白雪詠,更度采菱謳。縷玉鱸堆案,團金橘滿洲。水宮無限景,載與謝公游。半歲依脩竹,三時看好花。懶傾惠泉酒,點盡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嘩。朝來還蠹簡,便起故巢嗟。好懶難辭友,知窮豈念通。貧非理生拙,病覺養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厭鴻。秋帆尋賀老,載酒過江東。仕倦成流落,游頻慣轉蓬。熱來隨意住,涼至逐緣東。入境親疏集,他鄉彼此同。暖衣兼飽食,但覺愧梁鴻。旅食緣交住,浮家為興來。句留荊水話,襟抱卞峰開。過剡如尋戴,游梁定賦枚。漁歌堪畫處,又有魯公陪。密友從春拆,紅薇過夏榮。團枝殊自得,顧我若含情。漫有蘭隨色,寧無石對聲。卻憐皎皎月,依舊滿船行。
暮云深鎖故城春,綠樹蒼煙舊白蘋。昔日高樓雙燕子,定巢無處往來頻。
白云蒼蒼兮珠江泱泱,覺山之去兮誰與翱翔。江水泱泱兮山云長,我思覺山兮安可忘。飛云蒙頭兮隱青霞,攬云月兮為家,覺山不來兮令我長嗟。長嗟兮舒嘯,四山暮兮猿鳥號噭。山容蹙兮予懷悄悄,青衿送子兮三水之表。
再到羅浮梅盡開,九龍潭水日皚皚。十年清夢終能到,香冷蒼苔瓣作堆。
家在蓬萊海上居,出身履歷一時無。姓名羞上云萍錄,本是煙波一釣徒。
人日占人古有之,淡云疏雨日光遲。梅呈紅蕊寒猶茹,菜剪青絲凍欲萎。野老獨斟泉釀酒,繡衣還寄草堂詩。冉涇橋畔元宵市,步月看燈有所期。
清淺彎環繞故墻,一身將影理殘妝。西施俗處無人見,冷落吳宮溪水香。
脫跡風塵少自寬,對君杯酒話更闌。去天尺五終非近,行路尋常總是難。解佩尚余孤劍在,探囊不問一錢看。泰階星斗時時合,彩筆于今未易干。
不著繁華不落枯,當陽壁立見清癯。休誇淇水多君子,豈獨西山有丈夫。高豎剎竿曾作祖,廣開籌室任匡徒。青青總是真如體,借問香嚴會得無。
看云移白日,鄉夢渺愁余。畫虎書頻達,屠龍技久虛。未須慚后乘,且自戒前車。末路知何似,吾將賦遂初。
靖節迷途尚爾賒,苦將覺悟向人誇。此心若識真歸處,豈必田園始是家。
夏后乘兩龍,高會在帝臺。榮光河雒出,白云蒼梧來。侍御多賢圣,升降有群才。四時有變化,盛明不徘徊。高陽邈已遠,佇立誰語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