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家書二首 其二
看云移白日,鄉夢渺愁余。畫虎書頻達,屠龍技久虛。未須慚后乘,且自戒前車。末路知何似,吾將賦遂初。
看云移白日,鄉夢渺愁余。畫虎書頻達,屠龍技久虛。未須慚后乘,且自戒前車。末路知何似,吾將賦遂初。
休恨無山,小欄外、略借江南眉色。何況山在,人家梯青喚雙屐。吹不斷、風前笑語,怕驚起、退紅簾隙。古堞飛帆,平林指塔,春望無力。
舊知己、觴送花迎,畫歌舞屏間未頭白。誰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陳跡。豪氣被、蕭蕭草樹,甚曳裾、有此狂客。為問天畔歸鴻,遠愁銜得。
正苦花深霧重。
密字銜來青鳳。
一字一明珠,照徹心心俱痛。
如夢。
如夢。
夢里將愁細種。
綠水生煙漾碧津,柳綿如雪蕩芳塵。和風攔路逐游人。
燕子飛來波有影,梨花落盡月無痕。倩他留住一分春。
陳辭敷衽太忉忉,
《天問》翻憐《九辨》勞。
千古蛾眉招眾嫉,
美人心事易《離騷》。
蹀躞龍媒入帝闉
高懷在在問羈民
相逢何幸無相棄
寒谷初回第一春
甕底青天動,
連山入甕青。
天光開一角,
山翠壓孤亭。
涼鬢驚秋到,
枯蓬感涕零。
行人歌互答,
愁絕不堪聽。
萬法都來一道場,游行何處不真常。臨風不用提玄旨,翠竹森森自短長。
青山隱約林端見,碧水逶迤竹下來。芳草落花無朕跡,與君親到北園回。
主人禪伯乃詩伯,
招得渠來共此山。
掛搭問儂能膽大,
詩關直上有禪關。
日暖魚游百子池,
雨馀花折萬年枝。
微風靜覺絲緡遠,
暖日徐看淑景移。
九奏高張洞庭樂,
七言遍賦柏梁詩。
吁俞不忘幾微戒,
恰似唐堯虞舜時。
辟俗過逢少,離居感慨多。
豈伊泉石勝,奈此簡書何。
風雪日如此,乾坤理則那。
鄰翁能貰酒,一笑且酣歌。
楊白花,白如雪。
狂風一夜起長秋,
吹落江南蹤已絕。
漫天飄蕩惹人情,
落日清歌思未歇。
坐擁書城慰寂寥,
吹窗忽聽雨瀟瀟。
遙知空闊煙波里,
孤棹方隨上下潮。
一陣接一陣,一朝連一朝。官仍追舊賦,天又沒新苗。白日不相照,浮云那得消。君休問饑飽,且看沈郎腰。
新雨似舊雨,今年即去年。只愁沈垕土,或喜夢青天。頓頓黃齏甕,家家白鷺田。惟應五谷地,改納水衡錢。
不將膽命付周郎,
安得兒孫見太康。
三國興亡成夢事,
一川煙草斷人腸。
黃旗紫蓋伊巴蜀,
翠殿朱樓自武昌。
縱謂西山非王氣,
金陵能得幾時王。
荒草披秦殿,秋花綴漢城。我行南山道,如閱古圖經。遺跡依稀是,長老失其名。一步一佇思,斷壘誰締營。又如稽蠹簡,冥搜損心精。雖以意推求,邊傍非故形。西都賦所載,一一盡歌傾。飛燕舊舜處,田夫扶來耕。沉香舊亭子,湖石尚娉婷。清風發虛竅,其中有性靈。吊古意不禁,披搸倚斷枝。道逢雪嶺叟,笑我真情癡。爾從京師來,習見漢官儀。未央即宮闕,金馬即銅墀。團營即細柳,綺陌即莊逵。西山千萬髻,終南同崔巍。下有高梁河,即古曲江池。瑤臺與金屋,所貯即妖姬。殘棺斷火壟,即今金紫兒。辟彼膏燭光,前者已灰飛。后火續新火,焰焰同一輝。若以天眼觀,青草生蛾眉。飄風遇輕云,無事哭荒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