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中齋 其二
萬里論心晚,相看慰亂離。
丹成俄已化,璧碎尚無緇。
禾黍西原夢,川原落日悲。
斯文今已矣,來世以為期。
萬里論心晚,相看慰亂離。
丹成俄已化,璧碎尚無緇。
禾黍西原夢,川原落日悲。
斯文今已矣,來世以為期。
我們相隔萬里,到晚年才傾心交談,亂世中相互對視,能稍感慰藉。仙丹煉成卻很快化去,玉璧破碎卻沒有染黑。我常夢到西原上的禾黍,面對川原落日滿心悲戚。這文化傳承如今怕是完了,只能期待來世再續前緣。
論心:談心,傾心交談。
丹成俄已化:丹成后很快變化,暗指事物變化無常。
璧碎尚無緇:璧破碎了但沒有被染黑,比喻自己堅守氣節。緇,黑色,這里指受污染。
禾黍西原夢:化用典故,“禾黍”常表達對國家興衰的感慨。
斯文:指文化、文人。
此詩為文天祥寫給鄧剡(中齋)的作品。當時南宋已亡,文天祥被俘,在艱難的處境中與鄧剡交流。詩人目睹國家覆滅,內心充滿痛苦和悲憤,在此情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亂世中的復雜情感,包括對國家命運的悲嘆和堅守氣節的決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借意象和典故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文天祥高尚的品格和愛國情懷,具有重要的精神價值。
百萬流徒帶鎖來,江湖滿地起雄才。
天罡地煞風雷吼,花石生辰齏粉灰。
一代真朝在水國,幾批降將拜山隈。
人民多少骯臟淚,端賴斯編取次揩。
圜土無人晝掩扉,西風吹送雨霏微。
愁隨落葉蕭蕭下,心逐行云片片歸。
萬死寧嫌同草木,一官原不為輕肥。
平生點檢知無愧,塵世何勞較是非。
雙松廳上念先差,晚節漁翁謾嘆嗟。
試問歸摩青玉筍,何如坐對紫薇花。
千載流傳感興詩,為渠黃綬嘆官卑。
便令圖上凌煙閣,何似青云傳伯夷。
西風幾度送瑯璈,
響遏行云云漸高。
怪底霓裳天闕近,
不知原是羽人操。
瑞雪晴林暮靄消。錦云香塢彩霞飄。
絕代佳人空谷里,路迢迢。
鶴頂研砂添赤髓,猩唇滯酒暈紅潮。
小朵分心堪采掇,當瓊瑤。
前程漸覺風光好,
琪花片片粘瑤草。
有人遺我五色丹,
一粒吞之后天老。
破琴辱使怨何深,
不是中和太古心。
傲物凌人終免禍,
武陵畢竟是知音。
秋盡原野空無人,林木脫葉山嶙峋。巖花損色見寒淚,衰草沒徑生煙塵。
瘦馬四十匹,力疲聳硬骨。一步一點頭,搖搖勢欲蹶。鞭之不疾行,怒目徒吞聲。背同布囊比石重,古道曲折且不平。
牧馬老蒼頭,齒落作俘虜。嘗遍辛苦味,日夕思遁走。偶憩茅亭畔,人首傍馬首。窺敵左右散,以目探囊口。赫然心怦怦,塞囊僉斷手。
想是胡兒死戰場,埋骨未得留斯囊。間關浮海歸故鄉,千家萬家啼斷腸。
憩久忽前去,芒鞋宿何處?頹垣破瓦遍荒村,殘骸亂血迷遙路。昏鴉野犬自去來,夕陽冷墮江邊樹。
溪光蕩入萬峰晴,十二橋銜打槳聲。
到倚高樓花滿眼,白波翻海接霄明。
旁淤洲渚鴉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橫。
冷抱孤芳薦杯酒,有靈詞客鑒馀情。
萬古清香橫宇宙,
幾枝疏影照寒暉。
玉堂不識孤山趣,
長日無言對紫薇。
儀真江口夜停舟,天意如何太苦留。
已放雪花迷客眼,更翻風浪打船頭。
一場清話閒消興,幾曲長歌莫改愁。
好是上林春尚早,探花延我待時游。
狗子佛性無,
鐵船水上浮。
順風帆未掛,
已過洞庭湖。
難引濤聲入夢流,劈空橫斷是天溝。
敢期一夕填河鵲,便解雙星隔岸愁?
楊柳縱教牽素手,冰凌依舊阻蘭舟。
酒余自笑多情甚,怕對清宵閃閃眸。
金陵大道平如砥,翠瓦雕甍相對起。
甲第縱橫盡主家,金鞭絡繹多戚里。
主家戚里遙相連,平堤走馬去朝天。
騎簇通衢看似繡,香連內苑色凝煙。
煙連騎簇真堪玩,倏忽朝回更蕭散。
五侯賓從集如云,四夷門館多迎款。
須臾教樂從天來,齊歌趙舞皆柔諧。
愧我儒生眼未識,日逐羸馬隨飛埃。
飛埃撲人心草草,風光只在長安道。
故鄉回首白云遙,歸去南山且終老。
由言夫子何迂也,
子謂由言亦野哉。
道理不因相扣擊,
如何說得許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