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溪秋雪庵看蘆花用倦知庸庵閑止唱酬韻
溪光蕩入萬峰晴,十二橋銜打槳聲。
到倚高樓花滿眼,白波翻海接霄明。
旁淤洲渚鴉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橫。
冷抱孤芳薦杯酒,有靈詞客鑒馀情。
溪光蕩入萬峰晴,十二橋銜打槳聲。
到倚高樓花滿眼,白波翻海接霄明。
旁淤洲渚鴉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橫。
冷抱孤芳薦杯酒,有靈詞客鑒馀情。
溪水波光蕩漾,融入晴朗的萬峰之中,十二座橋仿佛銜接著劃船的聲音。來到高樓旁,滿眼都是蘆花,白色的波浪翻涌如海,與云霄的明亮相接。旁邊淤積的洲渚上有烏鴉巢穴的影子,如裂幅般的云霞中大雁排成字橫飛。我懷著對蘆花孤高芬芳的喜愛,舉杯飲酒,希望有靈的詞人能鑒察我這份余情。
蕩入:蕩漾融入。
銜:銜接。
霄明:云霄的明亮。
旁淤洲渚:旁邊淤積的洲渚。
裂幅:形容云霞如撕裂的布幅。
孤芳:指蘆花孤高的芬芳。
薦杯酒:舉杯飲酒。
詞客:詞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推測是詩人在秋季游覽西溪秋雪庵時,看到蘆花盛開的美景,有感而發,結合倦知、庸庵、閑止唱酬韻進行創作,可能當時心境閑適且對自然美景有欣賞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西溪秋雪庵蘆花之景,突出蘆花的孤高。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開闊。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
步出城東門,褰裳涉西澨。幽尋窮四郊,日入未遑已。逍遙遠塵蹤,夕憩空門里。陰階轉長廊,金碧炫晴綺。園池清且深,水竹澹如洗。追念疇昔歡,豈謂重來此。春日忽載陽,百物含芳卉。好鳥向我鳴,高僧見人起。閒云石上生,天花覆瑤幾。信宿方告還,行行詎能止。
萬里秋風海上生,驅車今復戍檀城。天寒夜渡韋溝水,馬尾凝冰碎有聲。
翠幰金車錦駱駝,芙蓉繡褥載雙娥。雨晴輦路塵沙少,風起春城柳絮多。秉燭且留清夜飲,倚闌猶聽隔墻歌。山翁此日心如水,夢斷江南雨一蓑。
青衫閘轉云間路,河水分流過武塘。客路慣經風雨惡,詩情不減少年狂。魚鹽市井三吳俗,番島舟航十丈檣。楊柳之堤鵝鴨聚,家家茅屋似淮鄉。
年少崢嶸銳氣長,五湖行盡不還鄉。胸中自有鴻圖在,若個閒情畫海棠。
春日前村,一枝香徹江頭路。月明風度,清煞西湖句。昨夜幽歡,夢里誰呼去。愁如許,覺來無語,青鳥啼芳樹。
有目閑將一世愁,聚來都放在眉頭。肉眶不見羊腸險,血淚可增江海流。我思哲人瞻萬里,乾坤顧眄在雙眸。嗚呼四歌兮歌意頻,要識人間假與真。
憶昔金錢并卜歡,稱心燈火燭長安。爐香欲散尚書省,環佩先歸太乙壇。十載酒杯諠五夜,九衢游馬閱千官。蓬飛轉合今同此,月滿梁園卻自看。
梧桐轉階月如水,滿地瑤華鋪不起。誰家玉簫吹畫樓,不管洛陽春色愁。吳姬蹈歌楚女舞,羅帶同心結飛組。采蓮不采菂中薏,見人但道蓮心苦。鯉魚吹風紅葉秋,獨持明月上蘭舟。巴陵去去三千里,情與白波天外流。
有約成癡憶鏡臺,王昌無礙自為媒。謝斟菊酒留同飲,踏月掀簾雪夜來。
風懷郁郁守蒼苔,不遇奇緣不肯開。為報美人多眷顧,一宵吐盡一生才。
蘇子曾為海上仙,群龍三復絕韋編。我今日對羲文語,卻恨公書取次傳。
于何不穫,童行至老。君明臣良樂舉觴,黃鵠高飛安可量。
王君舊隱地,聞更結茅茨。鶴氅春裁苧,鵝群雪泛池。時歌綠水曲,不負碧山期。夜雨生芳草,令人起夢思。
酷憐螭吻瀉寒泉,百里曾煩乞剩涓。繞舍雙魚驚岸躍,調符單馬罷郵傳。不愁海若卑秋水,會見宣尼嘆逝川。大易無言原有象,定應天一在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