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道中
海近山如沃,杼深屋半蕪。
乾坤正風雨,軒冕總泥途。
自嘆鳶肩薄,誰憐鶴影孤。
少年狂不醒,夜夜夢伊吾。
海近山如沃,杼深屋半蕪。
乾坤正風雨,軒冕總泥途。
自嘆鳶肩薄,誰憐鶴影孤。
少年狂不醒,夜夜夢伊吾。
近海的山巒潤澤如被澆灌,幽深的山谷里房屋大半荒蕪。天地間正風雨交加,達官顯貴也都深陷困境。我自嘆沒有高官之相,又有誰會憐憫我如孤鶴般的身影。年少時的狂放還未清醒,每夜都會夢到殺敵的戰場。
沃:潤澤。
杼:通“畬”,山谷。
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車服,借指官位爵祿。
鳶肩:兩肩上聳,像鴟鳥棲止時的樣子,舊時認為是薄命的相。
伊吾:古地名,在今新疆哈密一帶,這里代指邊疆戰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乾坤正風雨”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詩人在英德道中,目睹社會的破敗,聯想到自己仕途不順,從而激發了內心的感慨和壯志,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社會現狀的憂慮和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同時展現出其始終未泯的報國之志。詩中景象描寫與情感抒發緊密結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仍心系家國的情懷。
五十春秋,
如電如露。
月映寒江,
分明歸去。
橫經濟北自何年,暫視銅符渤海邊。
才大豈愁淹簿領,興多隨處見詩篇。
盤河水落疑恩澤,大峪峰高憶講筵。
別后未須勞翰札,賢聲雅有口碑傳。
項王暴不減強秦,
一語箴規總未聞。
白首尚嫌君不忍,
料知增更忍于君。
夕陽西下亂山圍,
縹緲遙村暮靄霏。
游興最嫌秋日短,
馬頭明月照人歸。
野桃攲岸竹連云,石徑縈紆到洞門。花落莫隨流水去,恐人認此是桃源。
石門有路建隆初,樹老崖荒路欲無。我以多生巖下住,到門先記石于菟。
山日輝輝云細細,石渠淺淺竹疏疏。珍禽引客飛還住,靈草忽香尋卻無。
百里尋山但宿春,欲留未得去還慵。東風莫使歸帆飽,放我中流認九峰。
要識停廚第一方,為空石廩著黃粱。明年便入巖中坐,五偈先來作定場。
住如止水動如云,去住無拘是我門。又舉杖頭千佛剎,來藏海上小桃源。
驚蛇斷路我來初,缽掛藤梢物物無。只向無中成活計,應門童子兩于菟。
衣雨調階泉淅瀝,青煙繞屋樹扶疏。異時有問碧巖境,舉似酬之莫道無。
黃陳五合不勞舂,食罷無營一似慵。麋鹿往還溪上路,白云開合面前峰。
來年四色更多方,憂水憂風憂夏糧。未必澹庵能快活,隨身干木便逢場。
椿陰慘澹荊花拆,莫嘆陽和雨露偏。
行道由來自家始,人生有志在芳年。
西江分閫升賢佐,功憶先人百戰馀。
移孝為忠有勛業,他年光映史臣書。
桃雨流紅,柳煙暈碧,一年佳節清明。蓬窗舒眼,更喜值歸寧。
夢繞親庭幾度,迢迢水、似隔層城。今宵里,牽衣膝下,好話別離情。
心驚。猶記得,爭夸玉潤,不愧冰清。怎頻年毷氉,彈鋏神京。
勞我椿萱望眼,門楣上、何日春生。家鄉近,勸開眉鎖,遙岸囀鶯聲。
盧家雙燕不雙棲,南浦鷓鴣日夜啼。紅綿如水單衾大,冷煖在郎歸不歸。
大唐自古諺魚洲,百賈囊錢入海流。央殺主人尋翠羽,不知鸚鵡在高樓。
虎丘茶葉昆山歌,專諸骨董刻絲梭。明月大家消一看,焉能人娶一嫦娥。
洞庭橘子鳧芡菱,茨菰香芋落花生。婁唐九黃三白酒,此是老人骨董羹。
拾遺流落錦宮城。故人情。眼為青。時向百花,潭水濯冠纓。韋曲杜陵行樂地,塵土暗,嘆漂零。
園翁溪友總比鄰。酒盈尊。肯相親。落日蹇驢,扶醉兩眉顰。磊落平生忠義膽,詩與酒,醉還醒。
行到湖邊卻筍輿,
眼中渾似畫屏紆。
梅花又作臨風笑,
亦有高人似舊無。
江水與天盡,孤帆凌曉開。
亂山舒子國,初日遠公臺。
野寺鐘微斷,荒城門未開。
前舟似故里,幾日楚中來。
深山虎嘯竹生風,
炯炯雙瞳照幅中。
只為咆哮聲不聞,
猶難逸筆補天工。
筑臺臨水巧安排,萬象軒昂發瘞埋。
南嶺崩騰來不盡,北山斷續意尤佳。
平時戰伐皆荒草,永日登臨慰病懷。
更欲留詩題素壁,坐中誰與少陵偕。
挽袖解長裙,香汗濕紅頰。
農事委良人,蠶功獨在妾。
層層下簇完,勞勞窖繭接。
作苦感天公,冰雪滿箱篋。
圣度遙從仗外瞻,天顏春藹正尊嚴。
中興政賴言官直,跋扈情銷相國廉。
最喜文華勤講幄,早傳慈壽罷垂簾。
瞿公念主箴規切,握扇書成也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