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重陽作
滿城風雨近重陽,
梧竹蕭蕭欲斷腸。
敢望白衣來送酒,
擬將黃菊去為糧。
系茰安得山堪避,
落帽豈無人在旁。
千載風流心獨會,
飲泉亦足慰凄涼。
滿城風雨近重陽,
梧竹蕭蕭欲斷腸。
敢望白衣來送酒,
擬將黃菊去為糧。
系茰安得山堪避,
落帽豈無人在旁。
千載風流心獨會,
飲泉亦足慰凄涼。
滿城風雨,重陽節即將來臨;梧桐與竹子在風中蕭蕭作響,令人悲痛欲絕。哪里敢奢望有白衣人送酒來?只打算采摘黃菊來充饑。系舟停泊,哪里能找到可以躲避的山?登高落帽,旁邊難道沒有同行人?千年的風流韻事,唯有我能心領神會;即便只能飲泉,也足以慰藉這凄涼心境。
蕭蕭:形容風吹草木發出的聲音。
白衣送酒:用陶淵明典故,《續晉陽秋》載,陶淵明九月九日無酒,遇王弘遣白衣人送酒至。
落帽:用孟嘉典故,《晉書·孟嘉傳》載,孟嘉九月九日游龍山,風吹落帽而未覺,傳為雅事。
系茰(gěng):“茰”同“草”,此處或為“系舟”之誤,指停泊船只。
風流:指風雅灑脫的韻事。
此詩創作于重陽節臨近之際。詩人面對滿城風雨、梧竹蕭瑟的秋景,觸景生情。結合自身可能孤寂無依的處境(如無酒可飲、無人相伴),借重陽傳統習俗與歷史雅事,抒發內心的凄涼與自我調適之情。
全詩以重陽為背景,由景及情,借歷史典故傳遞豁達,既寫現實之困,又展精神之達。語言質樸,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自我慰藉的生活態度。
謝卻籃輿跨澗行,芒鞋沾濕似新晴。
放眸驚見飛龍勢,盥手欣聞漱玉聲。
洞壑留云微有跡,石崖抽樹半無名。
扶筇直上煙深處,螺髻重重擁化城。
煙波杳靄接層嵐,
遠近行舟盡卸帆。
日暮湖南山下路,
滿天風雨落松杉。
燭影搖紅,良宵更覺人兒悄。郁金堂上紫氍毹,遮莫腰支蹺。只見高翻鐵鷂。又欣聞、雛鶯舌掉。當筵舞罷,怎不魂消,回燈微笑。
顧曲周郎,如今老大非年少。試過夔府問公孫,悽惻山猿,叫開寶、閒人已杳。更休尋、清平舊調。大呼狂發,更換金樽,杯杯都釂。
江左卜行藏,東山五十強。
難馴龍自性,吾讓雁為行。
薜荔新裁服,旃檀不斷香。
嶺頭梅似雪,持此報金閶。
蘭菊不易糗,孔鸞難與儀。
春事漫嬋媛,焚香讀楚辭。
北斗仰欲援,南征俯自悲。
胡為不痛飲,未肯歠其醨。
君之門九重,舉世莫余知。
世父誤見賞,中情自有奇。
更愿媒美蓉,遠舉驂白螭。
予懷方杼軸,
如何擊缽催。
悄然一陽動,
律琯飛葭灰。
玄冬素雪灑江天,誰識袁生一室眠。農谷已憂成歉歲,林花空復兆豐年。青云抗志誰堪傍,白首為歌秪自妍。凍餒妻孥顏色好,典衣慚汝缺金錢。
暮雪霏霏被寒坂,朝來風色草堂凄。饑烏合向空庭集,老驥從教舊櫪嘶。病態提攜頻綠酒,頹年夢想切丹梯。武陵春水相將滿,欲溯桃花任一迷。
臺書旌獎及儒官,鼓舞斯文聳眾觀。捧檄未同毛氏喜,向人羞擬貢彈冠。雨馀庭草還無恙,秋霽云山尚耐看。點檢平生男子事,受恩容易報恩難。
花壓烏紗灑滿罍,遠承恩禮自霜臺。時經秋社和農醉,節近重陽趲菊開。身事無端云漠漠,老懷何系野恢恢。檐頭卻記前朝鵲,故向詩翁噪幾回。
綠柳檐前雙燕舞。云脈脈、黃昏疏雨。九十春光須記取。早又是、落梅無數。
一片苔痕迷舊路。嘆難見、那時游處。曲房深閉聽杜宇。□韶華、可憐催去。
疊石嵯峨古意存,
園林靜辟避塵喧。
名花修竹工描寫,
粉本珍藏易畫軒。
黑云排白雨,奔澇溢清沱。久旱憂停酒,一霖欲當蓑。
皺紅舒浦荔,暗綠轉郊禾。便制豐年曲,連床對客歌。
輕涼方霂霢,亂點忽滂沱。階近吟遷榻,茅穿舞帶蓑。
千家妨歲率,百畝待登禾。明日耘應急,誰賡綠野歌。
春云漠漠雨疏疏,
小?沖煙入畫圖。
除卻淡妝濃抹句,
更將何語說西湖。
若非韓信難除項,
不得蕭何莫制韓。
天下須知無一手,
茍非高祖用蕭難。
李孫兩詞伯,我爾乃學子。
輩行雖不同,趣操要相似。
歲寒松柏知,春風謝桃李。
才拙官宜罷,家貧子亦無。
生涯違左計,迂步狎泥涂。
落落馀今日,悠悠此丈夫。
愁邊霜葉脫,獨立一長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