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絕句三十首 其三
予懷方杼軸,
如何擊缽催。
悄然一陽動,
律琯飛葭灰。
予懷方杼軸,
如何擊缽催。
悄然一陽動,
律琯飛葭灰。
我正構思醞釀著詩句,為何要像擊缽催詩那樣催促我呢。悄然間陽氣開始萌動,律管中的葭灰飛了起來。
杼軸:原指織布機上的梭子和筘,這里比喻詩文的構思、組織。
擊缽催:即擊缽催詩,形容限時作詩。
一陽動:古代以陰陽學說解釋季節變化,冬至后陽氣開始萌動。
律琯飛葭灰:古代用十二根律管,內裝葭灰,置于密室,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葭灰就會自行飛出,以此來測定節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結合標題《論詩絕句三十首》,可知是作者關于詩歌創作理念的一組詩。可能是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遇到外界對創作時間的要求,從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強調創作應遵循自然節奏。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詩歌創作需要從容構思,不應受外界催促。其突出特點是將創作理念與自然節氣變化相聯系,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作者獨特的詩歌創作觀。
等閒名節易輕肥,擾擾誰參第一機。薪膽同仇歧路隔,輩流洗眼廿年非。空經喪亂丹心破,未有江湖白發歸。接膝寒窗燈影畔,久要殘菊尚成圍。
自嗤郎罷用心迂,饑坐呼兒課古書。只準高軒它日過,令吟交翠織華裾。
三閭何在,把離騷細讀,幾番擊節。蘺蕙椒蘭紛江渚,較以艾蕭終別。清濁同流,醉醒一夢,此恨誰能說。忠魂耿耿,只憑天辨優劣。須信千古湘流,彩絲纏黍,端為英雄設。堪笑兒童浮昌歜,悲憤翻為嬉悅。三嘆靈均,竟罹讒網,我獨中情切。薰風窗戶,榴花知為誰裂。
心若如,神自虛。不服藥,病自除。病既除,自見蓮華如意珠。無勞事,莫驅驅。智者觀財色,了知如幻虛。衣食支身命,相勸學如如。時至移庵去,無物可盈馀。
遠山重疊限空明,淡拂生綃絕點塵。半舸夕陽喧酒客,一樓寒色倚詩人。早鶯懷舊隨時至,芳草無情著處新。卻憶城中有貧者,杏花開盡不知春。
故紙堆中喚師叔,香林花葉續傳燈。尋思四十年前事,只為茶毗一個僧。
白云浦口艤舟來,冷蕊迎人一笑開。老鶴啄冰飛不去,輕鷗帶雪立相猜。歌殘芳樹笛初弄,興盡中流棹又回。一帶寒沙香滿路,波涵月影雁聲哀。
野外春無極。近清明、蒼蒼莽莽,連天晴碧。縹緲樓臺臨水見,倒入平湖千尺。休便把韶華輕擲。嫵媚青山多似我,悄無言、笑睨斜陽立。鷗與鷺,舊相識。嵐煙橫抹墟煙直。問人生、膠膠擾擾,有何長策。江表英雄屠狗輩,姓氏倩誰尋覓。漸大地、黯然無色。殿閣山林俱隱滅,望家鄉、不辨天南北。誰是主,盡為客。
十年朝露厭鳴珂,華發蕭蕭奈倦何。鸞翮九霄穿日月,龍驤萬斛飽風波。古人不見吾猶夢,直道能行恨亦多。駟馬錦衣兒輩事,只須持此答岷峨。
康侯蚤日共周旋,筆勢翩翩兩斗妍。乞與西山一丸藥,坐令風翮更超然。
小樓殘菊伴淹留,臥起都忘歲月遒。自笑后時容愛晚,早成相負敢矜秋。青霞郁意回馀綺,冷月招魂淡一鉤。解道孤芳擅天地,騷懷端合付冥搜。
管鮑當年志,風霜固自如。信衰緣嗜欲,豈在數行書。
一從楚客死,淮山無顏色。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一年復一年,務在且遷延。皮皺緣肉減,發白髓枯乾。毛孔通風過,骨消椽梠寬。水微不耐熱,火少不耐寒。幻身如聚沫,四大亦非堅。更被癡狼使,無明曉夜煎。惟知念水草,心神被物纏。云何不懺悔,便道舍財錢。外頭遮曲語,望得免前愆。地獄應無事,準擬得生天。世間有這屬,冥道不如然。除非不作業,當拔罪根源。根空塵不實,內外絕因緣。積罪如山岳,慧火一時燃。須臾變灰燼,永劫更無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