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風
病骨怯風寒,懶縱江頭步。
江頭歸船多,奈我未得渡。
自知年尚壯,顏髪就衰暮。
南峰山廬在,窗戶掩髙樹。
猿鶴想凄黯,應笑我出誤。
欲退未有由,欲進且無路。
何當探仙源,多織游山屨。
顧影忽傷憐,難縛歲月住。
病骨怯風寒,懶縱江頭步。
江頭歸船多,奈我未得渡。
自知年尚壯,顏髪就衰暮。
南峰山廬在,窗戶掩髙樹。
猿鶴想凄黯,應笑我出誤。
欲退未有由,欲進且無路。
何當探仙源,多織游山屨。
顧影忽傷憐,難縛歲月住。
病弱的身體害怕風寒,懶得在江邊漫步。江邊歸來的船只很多,無奈我卻不能渡江。自己知道年紀還輕,可容顏頭發卻已衰老。南峰山的廬舍還在,窗戶掩映在高樹之間。猿猴和仙鶴想來也會神情凄慘,應該會嘲笑我出山是個錯誤。想退隱卻沒有理由,想進取又沒有門路。何時能探尋仙源,多編織些游山的鞋子。看著自己的影子忽然心生傷感,難以留住歲月啊。
怯:害怕。
懶縱:懶得放任,即懶得走動。
奈:無奈。
顏髪:容顏和頭發。
南峰山廬:作者在南峰山的住所。
凄黯:凄慘黯淡。
出誤:出山的錯誤。
何當:何時。
仙源:仙人居住的地方。
游山屨:游山穿的鞋子。
顧影:看著自己的影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仕途不順、身心疲憊的狀態。可能是在官場或生活中遭遇挫折,進退兩難,從而產生歸隱山林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進退維谷的困境和對歸隱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展現內心復雜情緒。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人生抉擇時的常見心境。
蕪城老蘚不知春,
忽有柴門月色新。
芝草瑯玕無鎖鑰,
自無超俗扣門人。
一落紅塵骨已寒,
隨風逐雪更無端。
園丁好護春三月,
如此名花出世難。
誤入宮垣漏網人,
月華靜洗玉階塵。
自疑飛到蓬萊頂,
瓊艷三枝半夜春。
雅有幽閒操,
來嬪清白家。
相夫全禮敬,
見子致清華。
方享乘軒樂,
俄興陟屺嗟。
誰將彤史紀,
大筆為雄誇。
才覺涼風襲碧紗,
空堂老樹集昏鴉。
閒從窗下聽風葉,
也似春前感落花。
詩寫性情存舊草,
水分甘苦試新茶。
飄蓬燕韨勾留久,
旅館蕭條不是家。
一曲中流《瓠子歌》
淮南落日渡黃河
不知底績司空日
銷盡金錢爾許多
并坐船窗笑語親
雙雙儷影照湖濱
眼前多少如花女
盡是鵝湖畫里人
空令小婦怨遼陽,只隔風煙一水長。不道天河才咫尺,雙星夜夜永相望。
十三嬌小學搊箏,搊得箏如鸞鳳鳴。卻問秦王何處去,不教童女訪蓬瀛。
約伴燒香海廟行,就中商婦獨含情。由來海市惟看影,恰似狂夫枉得名。
彈子渦畔水爭流,小石星星滑似油。不惜紅裙裹將去,與郎花下斗藏鉤。
水外堤邊春影瘦。依稀似夢和情逗。正是高樓簾捲候。斜陽漏。半窗晴雪紋紗透。
撇卻銹茵溫又厚。迎風只愛天涯走。化作浮萍緣亦偶。心知否。一池春水剛吹皺。
父族本南山,母家在湘水。生兒有重質,清風滿人耳。共言弗簫韶,終當柱下史。
歲改色不易,世遠質難糜。氣與霜雪競,壽與天地俱。丈夫在比德,焉能較微軀。
衛風興歌德,大易亦言介。德者壽之基,介內斯介外。此志諒弗渝,吾心久云泰。
神禹斧鑿舊,湘妃淚痕鮮。天地亦有窮,萬物終化遷。但當遺形跡,留與作者傳。
此君君共稱,丈人人亦拜。呼君復呼丈,尊異無或怪。聲聞若踰情,誰能永多賴。
嶰谷有佳種,荊山多異姿。路遠人力難,造進不可遲。一朝幸入手,夕死復何辭。
疏篁非楚材,白石豈荊璞。一備任公竿,一充鶴鳴錯。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淪落。
萬山難阻水賓士,地陷東南出百夷。不信狂瀾回不得,西風倚劍獨題詩。
我佛如憐國債深,山河大地變黃金。蓮臺冷袖兜羅手,半壁塵絲古殿陰。
同君俱失意,惜別向江干。
悵念前途遠,方知直道難。
春山當雪霽,古木入云寒。
樽酒聊相慰,風塵且自寬。
一江煙水綠如羅,蘋末涼風起白波。何處扁舟歸去急,滿篷殘雨夕陽多。
浦口風回浪拍沙,天涯行客正思家。歸舟疑是洪都晚,孤鶩低飛帶落霞。
官居門巷果園西,
桃李成蹊杏壓枝。
如許年芳忙里過,
斬新今日試題詩。
半天聞梵唱,
一徑踏松陰。
起石云千仞,
懸空瀑萬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