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
種接他枝宿土干,花開抵得北風寒。
蛹須負雪疑蜂蟄,毛葉粘霜若猬攢。
蕤破極冬懸蠟蒂,果收初夏摘金丸。
凍香便覺飴如蜜,樹掩盧村月色寬。
種接他枝宿土干,花開抵得北風寒。
蛹須負雪疑蜂蟄,毛葉粘霜若猬攢。
蕤破極冬懸蠟蒂,果收初夏摘金丸。
凍香便覺飴如蜜,樹掩盧村月色寬。
枇杷樹是嫁接而來,原來的宿土已干,它綻放的花朵能抵御北方的寒冷。花須帶著雪,讓人懷疑是蜂刺,帶毛的葉子粘著霜,好似刺猬的刺聚集在一起。花在極寒的冬天綻放,如蠟質的花蒂懸掛著,到初夏時就能收獲像金丸一樣的果實。花朵散發著冷香,感覺比蜜還甜,枇杷樹掩映著盧村,讓月色顯得更加寬廣。
種接他枝:指枇杷樹是嫁接的。
宿土:原來根部帶的土。
蛹須:形容枇杷花的花須。
猬攢:像刺猬的刺聚集在一起。
蕤:花。
蠟蒂:形容花蒂像蠟質一樣。
金丸:指枇杷果實。
凍香:寒冷中散發的香氣。
飴:麥芽糖,這里指香甜。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盧村看到枇杷樹在寒冬中開花的景象,被其堅韌和獨特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枇杷花為主題,描繪了枇杷樹的生長過程和特點,贊美了其堅韌耐寒的品質。詩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語言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雙扉掩余香,一榻下涼幔。
前人嗟不死,萬古映黃卷。
時時擷英華,一一詣微遠。
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淺。
中郎臺榭據江鄉,雅稱詩翁賦卒章。
莼菜鱸魚好時節,秋風斜日舊煙光。
一杯有味功名小,萬事無心歲月長。
安得便拋塵網去,釣舟閑倚畫欄傍。
我愛新安好,齋房四友全。
斲成千樣玉,掃得萬毬煙。
云氣隨銀管,蛟龍入彩箋。
周旋不能去,何待更論年。
昔有獨醒士,絕口避醁醽。
折楊得眾笑,無地至秦青。
周詩念忠嘉,所貴食野蘋。
良時不可再,佳人難合并。
康鼎談經世少雙,一時文物動虞庠。
江湖雖隔金閨籍,衣袖仍間玉案香。
墨客幾年陪畫隼,板輿平日到萱堂。
時清身健堪行樂,未見荊榛尤鳳凰。
我如萬斛船,歲久腰已懶。
誰能逐相師,終日問手板。
去謀一寸安,輒被三尺挽。
憐公謝蠻觸,鼓臥旗亦偃。
道骨仙風一偉人,相逢東老最情親。
榴皮幻化人間世,藤葉牢籠物外身。
璚蟻滿壺方丈曉,青蛇銜袖洞庭春。
高名不朽垂千古,笑指西鄰幾劫塵。
大抵操心在謹微,謬差千里始毫厘。
如聞不善須當改,莫謂無人便可欺。
忠信但當為己任,行藏終自有天知。
深冬寒日能多少,已覺東風次第吹。
公泛浯溪春水船,系帆啼鳥青崖邊。
次山作頌今幾年,當時治亂春風前。
明皇聰明真晚謬,乾坤付與哥奴手。
骨肉何傷九廟焚,蜀山騎馿不回首。
天下寧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蒼忙吾敢惜,兒不終孝聽五郎。
父子幾何不豺虎,君臣寧能責胡虜。
南內凄涼誰得知,人間稱家作端午。
平生不識顏真卿,去年不答高將軍。
老來讀碑淚橫臆,公詩與碑當共行。
不賞邊功寧有許,不殺奉皇猶敢語。
雨淋日炙字未訛,千秋萬歲所鑒多。
踏破化城,來至寶所。
不采輝山之璧,不探驪頷之珠。
壞衲堆肩,擁爐閑坐。
喚作無事道人,堪受人天供養。
林巒十里上巉巖,飛檻初憑縹緲間。
夔子風煙依白帝,夜郎耕稼接烏蠻。
砌橫亂石遙臨澗,門對高峰近帶山。
咫尺驚湍吁莫測,每來登此念鄉關。
牛羊久已下,寂寂掩城扉。
水鶴鳴城堞,飛螢上戟衣。
夜涼江海近,天闊斗牛微。
何日招舟子,寒江北渡歸。
詔書夜下走風雷,清曉州門拜敕回。
天上六龍歸禁闕,人間一雨到根荄。
江邊時日將舒柳,雪后春光欲到梅。
白首放臣隨眾喜,教兒深酌手中杯。
場頭雨干場地白,老穉相呼打新麥。
半歸倉廩半輸官,免教縣吏相催迫。
羊頭車子毛巾囊,淺泥易涉登前岡。
倉頭買券槐陰涼,清嚴官吏兩平量。
出倉掉臂呼同伴,旗亭酒美單衣換。
半醉扶車歸路涼,月出到家妻具飯。
一年從此皆閑日,風雨閉門公事畢。
射狐罝兔歲蹉跎,百壺社酒相經過。
金城良牸不當車,特為人間作好酥。
余湩尚供肥犢子,小匳先入太官廚。
鄴中鹿尾空名目,吳地莼羹謾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知誰可作醍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