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妻
莫訝相如獻賦遲,
錦書誰道淚沾衣。
不須化作山頭石,
待我堂前折桂枝。
莫訝相如獻賦遲,
錦書誰道淚沾衣。
不須化作山頭石,
待我堂前折桂枝。
不要驚訝我像司馬相如一樣遲遲沒有獻上賦文取得功名,誰說我在寫書信時沒有淚水沾濕衣裳。你不用像望夫石那樣癡癡等待,等我在堂前科舉中第。
莫訝:不要驚訝。
相如獻賦:司馬相如是西漢辭賦家,憑借獻賦得到漢武帝賞識。這里作者以司馬相如自比,指自己求取功名。
錦書:書信。
山頭石:傳說古代有女子,丈夫久出未歸,她天天登山遠望,最終化為石頭,即望夫石。
折桂枝:比喻科舉及第。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科舉時代,詩人為了求取功名在外奔波,久未取得成就。妻子可能因長久等待而有所憂慮,詩人便寫下此詩安慰妻子,同時表達自己的決心。
這首詩主旨是安慰妻子并表明自己求取功名的決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追求功名與維系家庭情感之間的狀態。
右軍訪文君,遁跡入深竹。
我來尋歔歈,人亡但空谷。
靈龜闖澄潭,華宇對飛瀑。
若人今何之,尚想舊茅屋。
吾聞古君子,千載守孤獨。
楚些不可招,懷哉愴喬木。
去國三千里,還家第一程。
都緣人意樂,便覺馬蹄輕。
落日催心速,飛云逐望生。
莫嫌歸去晚,猶得趁清明。
我居銓部閙簪裾,終羨寒窗只蠹魚。
每念故交今有幾,況如盛德豈容疎。
京塵共嘆催人老,市道誰知有隠居。
久苦筆端枯渴甚,楚波正欲借君余。
一蹴登從班,人胡謂公遲。建牙帥七閩,人胡為公疑。
公今第一流,志操古與期。兩州有遺愛,江西憺霜威。
重來長道山,批敕兼瑣闈。一片憂國心,輾轉中夜思。
正色抗危言,傳誦滿紳緌。造膝有啟沃,削藁知者誰。
此心與天通,此意上所知。所以名愈尊,萬口同一詞。
進用恐不速,小卻成嘆咨。天語自昭然,更欲試望之。
況彼三山重,謀帥皆袞衣。茲行豈細事,報政不待朞。
登門恨最晚,臭味忘賤微。自慙空惜別,不解留孔戣。
十連終歛惠,居中乃其宜。試問行道人,但知望公歸。
舅甥相與老鄞川,況值慈親九十年。
畫舫時追唐賀監,筍輿聯訪漢梅仙。
官名自媿偶同轍,才望如何敢并肩。
誤辱品題稱酷似,此聲梁楚更堪傳。
四時不皆雪,陸居本非巢。高人興寄遠,表此一把茅。
吾非二祖可,夜立寒齊腰。吾非鳥窠師,結廬真樹梢。
白日照我心,不以見??消。兩腳踏實地,風雨無漂搖。
作詩窮益工,寒瘦逼島郊。落筆句驚人,不復尋推敲。
客至不問誰,淡若君子交。直氣干霄上,下視鄙斗筲。
富貴頃刻花,誰能等幻泡。附離如幕燕,自謂漆與膠。
先生閱世熟,兀坐山城坳。春陽會有時,豈曰終系匏。
錫山寄雄文,凜然豎發毛。我非敢言詩,為君聊解嘲。
四郊苗槁勃然興,頓覺歡聲滿郡城。
行且刈云成歲事,敢因喜雨記亭名。
昔如魚在釜中活,今見龍從地上行。
憂國愿豐同此樂,讀君佳句欲風生。
湖山嫵媚綠陰稠,誰向蕓蕓得趣幽。
半破榴花方恨晚,新來燕子未知秋。
去為吏隠雖吾愿,歸得家山政自愁。
頼有雨聲寬百感,忽如孤鳳見群啁。
君之生兮天之西,望雪山兮名之以雪谿。君之游兮海之湄,隠于雪竇兮杳然何歸。
子從其父兮孫訪吾祖,子志不遂兮孫之心良苦。
嗟嗟,閬中君兮棄家而遠游,蹇胡為乎不久留。其遂蟬蛻塵埃而僊耶,其亦肥遯得道不死而隠于四窗之幽耶。
捫蘿以尋于爛平兮既不可見,莽白云之廿里兮欲進兮焉求。
青欞兮實繁,莎羅兮花稠。鞠侯兮相與群,白鷴兮嘯其儔。
謂為遠兮何景物之良是,謂在邇耶將徑之何由。
肖君像兮茲堂,謹奉嘗兮良疇。君其來兮庶幾其見之,君之不來兮徒相羊以夷猶。
吳侯奕奕天分高,歷記萬卷無差毫。
青云垂上忽歸去,年來益收湖海豪。
志同三閭時則異,玩此芳物亭之臯。
視彼顦顇亦何苦,鼻間栩栩忘鬰陶。
詩文滿軸寄海嶠,靈均細論無乃勞。
與君齊年況同袍,祇今衡門沒蓬蒿。
有芳可玩便自適,草間野卉時一遭。
蘺芷辛夷蘭杜若,未暇一一追離騷。
訪客包家山,相與登層顛。
嶙峋巨石中,屈曲扶欄干。
夜來雨初過,石罅時涓涓。
輕輿到岡頭,大江橫吾前。
亭午潮方盛,千艘散平川。
道人茅三間,花木羅后先。
朅來汩京塵,曠望為洗湔。
山斷塔層層,西陵渺蒼煙。
此道走邯鄲,歸心更翩翩。
一再登臨萬事非,裹頭還已雪垂垂。
敢論筆力今無恨,欲附碑陰始不疑。
臺閣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隨宜。
論功漢鼎吾何有,自是風流百代師。
千里何妨命駕來,晤言未厭已西馳。
子休重賦瓊瑰贈,我亦懶歌親戚離。
好向清江論樂府,更從葉子說新詩。
樂閑引紙五十尺,為篆離騷繼李斯。
經春屏跡與誰同,苦雨衣篝亦自烘。
方此欲為官況事,依然不值世情風。
蒙茸水國蒲荷蕩,馥郁田家橘柚叢。
最是一年行樂處,翻成咄咄坐書空。
寄齋今日又遷居,門巷相過五尺余。
王子何妨借人屋,淵明不必愛吾廬。
大千眼里無非寄,三十乘中皆是書。
祀灶卜鄰無用爾,祇今天上有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