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陳孝先制機論學
詞章記覽固虛文,兀坐枯禪亦異聞。
萬事當如爐上雪,一心莫起鏡中云。
知行互進方為學,理欲相參及早分。
吾道但從平實看,求之空寂便紛紜。
詞章記覽固虛文,兀坐枯禪亦異聞。
萬事當如爐上雪,一心莫起鏡中云。
知行互進方為學,理欲相參及早分。
吾道但從平實看,求之空寂便紛紜。
詩詞文章和知識記誦本就是空洞無用的文字,獨自枯坐參禪也是怪異的說法。萬事都應像爐上的雪一樣消融,內心不要升起如鏡中云般的雜念。知與行相互促進才是做學問的方法,天理和人欲相互交織要盡早分辨清楚。我們的學問應當從平實處看待,若追求空寂就會陷入紛繁混亂。
詞章記覽:詩詞文章和知識記誦。
兀坐:獨自端坐。
枯禪:指僧人枯坐冥想,這里指不切實際的修行方式。
知行互進:知和行相互促進。
理欲相參:天理和人欲相互交織。
空寂:指追求虛無、寂靜的境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學界可能存在注重詞章記覽或追求枯坐參禪等不務實的學風,詩人針對此現象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正確治學方法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知行合一、分辨理欲的治學和為人之道。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比喻闡述抽象道理,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學者對學術風氣的思考。
一現曇花命太輕,
不詳只為忒聰明。
昨宵入夢依稀處,
似聽嬌兒索乳聲。
想到中天禪讓時,
皋夔依舊列丹墀。
末流忽變唐虞世,
可惜先生未及知。
野風吹樹廟門開,
神象凝塵壁擁苔。
笑爾不能為禍福,
村人誰送紙錢來。
寶帷圍香,雕闌貯玉,梨花雙鎖嬌云。嫩寒初褪,妝成鈿閣籠晴。裁鴛綺,繡星辰。倩護他、香雪繽紛。莫教那、殘煙疏雨,狼藉散芳塵。
韶華最易飄零。料也怯、廿番風信。珠淚瑩瑩。緗桃瘦損,不禁清露銷魂。描鳳牒,費泥金。寫璚箋,謠寄蓉城。倩東君、玉簫聲里,留住春陰。
得譽今銓筦,飛聲自諫垣。
久知蒙帝可,不敢喪吾存。
切切道涂喜,勤勤指顧言。
我公今氣貌,猶是舊攀轅。
孝友乾坤蘊,彝倫宇宙開。
無違遵制禮,色養勉循陔。
風木追前事,春秋思表哀。
歡心從博愛,錫類育英才。
惡慢須防過,驕危誡取災。
教原由匪懈,德本足兼該。
不敬有何別,存誠自可推。
始終勸興行,經義日昭回。
身是神仙自不知,況逢熙皞圣人時。
城盤龍虎山為岳,宮現金銀海似池。
洛下曾陪諸老會,淮南奚羨八公詞。
更開十帙方瞳碧,玉杖云邊賦采芝。
之子于歸亦。記垂髫、瑣窗朱戶,常相依倚。花萼春濃真似海,底事十年彈指。早料理、遙情離思。簫鳳聲中分袂速,算今番、歸妹爻占四。徵舊夢,渺云水。
年來我亦愁難洗。怪西風、雁行吹散,白云天際。家有倉山如畫里,無復冷吟閑醉。料花月、也添憔悴。聽水聽風知未慣,更憐伊、初試羹湯味。雙鯉訊,須頻寄。
美人曉簪花,
蛾眉懶不畫。
有色不聞香,
終是虛花界。
深谷崖邊一竅開,
洶洶橐籥走奔雷。
呼號亂卷長川石,
算是乾坤鼓蕩才。
終日焚香卻袢暑,
只此于君愧典刑。
莫怪慇勤問元朗,
此心要自渴滄溟。
風雪飄搖滿帝城,老鴉臺上噤無聲。南陵草色春長滿,疋馬徐行好問耕。
楊子江中白鷺洲,淡煙疏雨布帆秋。到時為問賦詩者,南逐年來共幾舟。
東軒詩思渺天涯,滕閣開尊興轉賒。驥足久淹江右省,文星還避府東衙。
山城備足民安枕,棘院功成桂吐花。佳句盛傳張水部,輝聯珠璧賁山家。
茆庵小結穎之涯,病眼東山企佇賒。懶惰謾嘲楊子宅,清虛差勝長官衙。
夢回榷署樓前兩,憶得蒲陽縣里花。老我何心重相別,藍輿沖暑問君家。
匹練開仙籞,良工賦象奇。甡甡看逸態,麌麌見靈姿。
太液泉明處,長楊木茂時。試觀町疃跡,知是戀恩私。
玄圃深鐘瑞,宜春舊擅名。異毫留墨潤,黝質照人明。
飲渫形何適,眠荃性不驚。宛然靈囿里,神物表休禎。
曾見白環異,仍留寶繪傳。錫名徵百祿,閱世已千年。
蘋野娛嘉客,蓬山伴列仙。銜花金令爽,獻壽傍琳筵。
本是仙家畜,今歸冊府藏。冰紈呈寶箓,星毳散瑤光。
晴樹紛供翠,秋芝細吐芳。上林無羽獵,群友任徜徉。
話到嬌兒欲斷腸,
我非太上卻難忘。
劇憐阿姊情癡甚,
果餌分留待弟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