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筍
丁寧莫采籜龍兒,造物成材各有時。
寸碧縱橫牛戴角,一斑纏裹豹留皮。
長身上水夜深看,直干干云歲晚知。
名節為君描畫盡,清吟堪繼菉猗詩。
丁寧莫采籜龍兒,造物成材各有時。
寸碧縱橫牛戴角,一斑纏裹豹留皮。
長身上水夜深看,直干干云歲晚知。
名節為君描畫盡,清吟堪繼菉猗詩。
再三叮囑不要采那竹筍,大自然讓萬物成材各有它的時機。那嫩綠的竹筍縱橫交錯,像牛頭上長著角,又像有斑點的花紋裹著,好似豹子留下的皮。深夜去看竹筍拔節向上生長,到年終就知道它能高聳入云。我為你把竹子的名節都描繪出來了,這清新的吟唱足以和《淇奧》詩相媲美。
丁寧:同“叮嚀”,再三囑咐。
籜龍兒:指竹筍,籜是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
造物:指大自然。
寸碧:指嫩綠的竹筍。
干云:直上云霄。
菉猗詩:指《詩經·衛風·淇奧》,詩中用竹子贊美君子的美好品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看到竹筍生長,聯想到事物成材需遵循自然規律,且竹子有高潔的名節,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竹筍和竹子表達對名節的贊美,突出成材需要時間的觀點。其特點是形象生動,以物喻人。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品格的關注。
昔吾與君游,嫌疎不嫌數。
自為貧窶驅,十載九離索。
前年會京都,朂我返林薄。
吾貧未得歸,君死不可作。
桃花新綠漲溪橋,楊柳傞傞弄舞腰。
二月不堪寒尚在,一春無那病相撩。
書編讀半懶重讀,爐籀燒殘欣復燒。
老向人間除妄想,但思混跡向漁樵。
綠鬢今如雪,陪行萬里長。
稍從師北面,重作婿東床。
道義非常重,精神有不忘。
一為天下慟,端復細思量。
建業塵中吏,秦淮水上亭。
浴晴鳧弄日,飲曉馬吞星。
地迥來芳草,潮回出斷汀。
有僧時到此,相對兩浮萍。
秋風荷葉老,秋月桂枝生。
萬物四時意,八荒雙眼明。
憂虞滋疾病,治亂閱陰晴。
秔稻今年少,無勞社酒傾。
芒鞋踏明月,入谷聞泉聲。了知非人間,泠然毛骨輕。
夜投羽士宮,道話留三更。凌晨訪幽洞,巖穴何崢嶸。
仙凡隔幾塵,無由問霓旌。舊聞九鎖峰,忽此眼界明。
躋攀不可上,勢與龍虎爭。憑欄試撫掌,碧甃波紋生。
塵緣苦未斷,世路猶遐征。題詩來賢巖,歲晚當再行。
久在京華損道心,故人誰與念升沈。
春樓臥病燕相伴,湖寺題詩僧為吟。
三月不逢家信至,一莖新有鬢絲侵。
早知諫獵非時節,只在山中自養金。
一節忠勤紹祖風,貂蟬七葉擅華宗。
版曹羨利巍遷秩,強敵知名特斂容。
薦士半躋青瑣闥,為民數奏皂囊封。
龍旗虎節今何在,紀績還須仗蔡邕。
石門幽絕甚,獨有一禪僧。
寺廢余鐘在,房高過客登。
山蜂成苦蜜,崖溜結空冰。
如此冬寒月,他人住豈能。
仙帔畫霞雪,多年侍玉宸。
古于莊子貌,貴似呂公身。
詩好當開板,丹靈不化銀。
舊山新筑觀,惟夢得歸頻。
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頭。
一夜雨聲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貧只與詩為伍,客去從教睡作儔。
敗衲依然湖海闊,老來無喜亦無憂。
入門回首事如麻,豈意銘旌落主家。
有夢合尋苕水路,何心更種馬塍花。
十年知遇分生死,八口饑寒足嘆嗟。
我亦此公門下客,只今垂淚過京華。
思君氣實充,不與短折類。
血死匪無由,恐是服椒罪。
君于藥自深,何獨此乎昧。
豈不聞仙人,餌菖得千歲。
舊讀少陵句,今觀司馬鷹。
風云千變化,天地一飛騰。
側目看枝鳥,回身掣臂繩。
何由飲西顥,真逐羽毛升。
峰回路轉九重關,一柱擎天鎖翠煙。
斧鑿無痕開六洞,珮環如響萃群仙。
巖前翔涌云根石,林下縈飛玉色泉。
為愛丹霞留物外,經綸事業付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