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安人徐氏
政自傷悲嘆緯嫠,可堪重賦柏舟詩。
鳩憐只影營巢瘁,烏喜孤雛返哺慈。
半世苦心生自媚,百年貞節死方知。
曼曼世路成孤憤,慚愧山前讀墓碑。
政自傷悲嘆緯嫠,可堪重賦柏舟詩。
鳩憐只影營巢瘁,烏喜孤雛返哺慈。
半世苦心生自媚,百年貞節死方知。
曼曼世路成孤憤,慚愧山前讀墓碑。
本就為命運悲嘆像寡婦一樣哀傷,哪能承受再去吟誦《柏舟》那樣的詩篇。斑鳩憐惜自己孤獨的身影,為筑巢而疲憊;烏鴉喜愛獨自的幼雛,有反哺的慈情。半生的苦心得以自我慰藉,一生的貞節到死才被人知曉。漫長的世間道路充滿了孤獨與憤懣,慚愧地在山前讀著墓碑。
緯嫠(wěi lí):寡婦。
柏舟詩:《詩經·邶風·柏舟》,多表達女子守節之志。
鳩:斑鳩。
烏:烏鴉,傳說烏鴉有反哺之情。
貞節:指婦女堅守貞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注重婦女的貞節觀念。詩人或許聽聞了袁安人徐氏半生堅守貞節的事跡,被其經歷觸動,懷著感慨和敬意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頌袁安人徐氏的貞節,突出其半生的苦難與堅守。以質樸語言表達深沉情感,在同類題材詩中展現出對女性品德的敬重。
知泛滄浪棹未還,
西峰房鎖夜潺潺。
春陪相府游仙洞,
雪共賓寮對玉山。
詩里幾添新菡萏,
衲痕應換舊斕斑。
莫忘一句曹溪妙,
堪塞孫孫騁度關。
曉渡更臨濟水
野風時捲霓旌
幾曲寒流蕩漾
十月輿梁始成
淮海上游張地圖,大江何況涌城隅。
白沙渡口千帆急,皂角林前片月孤。
曾下樓船沉鐵鎖,至今軍府握銅符。
看君豈但蕪城賦,掌記才名在兩都。
巨軸載厚地,沈沈惟九幽。
日月所不燭,鬼神或拘囚。
負臣與支祁,亦為舜禹憂。
靦彼世上兒,對面行奸偷。
國章幸可脫,天刑此焉投。
極目小樓東。彩徹殘虹。驚秋孤雁咽長空。漁笛一聲煙水綠,兩岸丹楓。
夜色浸簾櫳。愁倚西風。蕭疏景色別離中。秋月春風長不老,減了腮紅。
洞庭微雨曉生波,
一棹云山楚客過。
綠遍蘼蕪歸未得,
東風閒唱竹枝歌。
蓬島秋深勝似春,
天開壽宇證全神。
杖宜在國華年永,
矩到從心耄學新。
小隱未恢經世業,
長生彌懋讀書身。
即今嘉樹勤封殖,
吾愛吾廬志亦伸。
涉江采芳蘭,
正值秋風起。
美人期不來,
懷香向誰是。
風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邊喚渡柳邊行。花飛蝴蝶亂,桑嫩野蠶生。
綠野先生閑袖手,卻尋詩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陰晴。今宵成獨醉,卻笑眾人醒。
誰是朱陵洞里人,世間此畫合描真。一瓢未醉山中圣,七字先傳筆下神。青玉有期看我老,紫芝無語為誰春。還公一岳一萬丈,半點飛云是近鄰。
不住東西四百峰,鐵橋山淺笑迷蹤。喜聞世外無塵地,來伴巖頭掛月松。藥鼎便分煨芋火,道人元是賣姜翁。先生數上衡山頂,紫蓋峰前望白龍。
激石灘聲如戰鼓,
翻天浪色似銀山。
灘驚浪打風兼雨,
獨立亭亭意愈閑。
曉月猶懸玉一彎,
蓬門無客晝常關。
故人方喜騎驢到,
鄰叟俄逢弭策還。
世事共悲淵底日,
鄉心對語夢中山。
何時雙槳桑陰下,
與子追隨十畝閒。
蘭英蕙萼競芳新,
左右吹香暗襲人。
江海久無騷客賦,
一枝唯可薦靈均。
仙家樓觀俯層岑,春色逶迤萬木陰。檻外歌聲初迤邐,寰中人事幾銷沉。誰將玉醴傳金椀,自欲浮生憩此林。本是無心名利客,悔教華發到如今。
危樓迥對一峰孤,哀壑平連萬頃蕪。摩詰畫圖空掩映,伯陽道德豈虛無。方西澗谷漢馳道,直北河山周故都。風土不殊人事異,誰將綿瓞問司徒。
殘鐙照簾幕,
樓閣有馀情。
落葉堆蛩砌,
涼風吹雁聲。
暮蟬愁里聽,
河漢望中橫。
獨坐悲秋夜,
疏欞淡月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