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禽鳥哺雛有感賦詩三首示諸子侄 其一
父母人心物豈無,靜觀禽鳥見中孚。
自來擇木心勞瘁,到得成巢口卒瘏。
囝翅漸長郎罷短,仔身已壯阿??癯。
人間恩義尚如此,幾個林中反哺烏。
父母人心物豈無,靜觀禽鳥見中孚。
自來擇木心勞瘁,到得成巢口卒瘏。
囝翅漸長郎罷短,仔身已壯阿??癯。
人間恩義尚如此,幾個林中反哺烏。
父母對子女的關愛之心,萬物怎會沒有呢?靜靜觀察禽鳥便能看到它們的誠信深情。它們一直以來為選擇合適的樹木筑巢而心力交瘁,到建成巢穴時嘴巴都累得生了病。雛鳥的翅膀漸漸長大,而親鳥的身體卻日漸衰弱;幼鳥的身子已經健壯,而母鳥卻瘦骨嶙峋。人間的恩義也是這樣,可又有幾個像林中反哺的烏鴉那樣懂得回報親恩呢?
中孚:誠信,出自《易經》卦名,這里指禽鳥對幼雛的深情。
勞瘁:勞累、疲憊。
卒瘏(tú):指嘴巴因勞累而生病。卒,通“瘁”;瘏,病。
囝(jiǎn):方言,兒子,這里指雛鳥。郎罷:閩人呼父為郎罷,這里指雄鳥。
仔:指幼鳥。阿??(nǎi):方言,母親,這里指雌鳥。癯(qú):瘦。
反哺烏:傳說烏鴉長大后會反過來喂養衰老的父母,比喻子女報答親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詩人可能在日常觀察禽鳥育雛的過程中,聯想到人間父母養育子女的不易,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教育諸子侄要懂得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禽鳥育雛之事勸誡人們要重視親情、感恩父母。其特點是借物喻人,以自然現象反映社會倫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以其樸實的情感和勸誡意義,在家庭教育和傳統道德宣揚方面有一定價值。
忠心愛國屈原聲,江涌波濤義憤深。一曲悲歌千古恨,汨羅端午欲招魂。
欣逢佳節又端陽,巷尾街頭喜氣揚。孩小不明今日意,爭相嬉戲扮龍王。
野老欣欣任自然
齋馀無事玩林泉
門前竟日無人到
夜對喬松月在天
冰開地沮洳,
云破日曈昽。
鴻入青冥際,
草生殘燒中。
方欣畢公稅,
已復始農功。
稻壟牛行處,
泥翻夕照紅。
東風乍轉柳條新,爾去重揚薊北塵。
擊筑若逢屠狗者,酒中誰是和歌人。
陳遵結俠起高名,尺牘題來慰友生。
不比當年驚座者,風流到處動公卿。
囊里惟藏鳥篆文,江湖誰不識夫君。
北游燕趙南吳楚,奇字偏勞問子云。
筆陣相傳自永和,右軍書法更誰過。
黃庭寫贈清狂客,不為山陰換白鵝。
沽來濁酒意如何,半醉當筵一放歌。
江上千條彭澤柳,不知曾似客愁多。
桃花美酒醉名姬,裘馬長安二月時。
妻子鹿門歸自好,天涯風雨莫教遲。
鉦鼓暗江濆,荊門辟舍軍。
雁驚秋浦水,人亂敬亭云。
候館春風至,山城曉漏聞。
師行何所畏,四海尚同文。
白發疏疏青道衣
苦吟應有鬼神知
篇章但可陶情性
羞殺唐人自獻詩
八十頹齡血氣微
杖而后起固其宜
堯夫有句君聽取
腳力衰時藥不醫
子美詩名擅草堂,
欲判肥瘦比癡狂。
清言豈異古今轍,
雅意偏分上下床。
濁酒黃花耽夕月,
明窗棐幾趁秋陽。
門前漸乏俗人屨,
捕雀張羅正不妨。
妙年為學恥迂疏,直欲聲光擅八區。已是宦情嗟澹泊,可堪世態較錙銖。不調臺鼎行吾道,便翼天兵戮汝孥。出入功名當若此,自馀瑣細盡非夫。
我無尺地可耕鋤,君有高田占具區。若論生涯猶厚薄,獨于宦意等分銖。壯年未建鴻毛利,寸祿聊甘稚齒孥。不學庸庸自持者,高冠空食上農夫。
屋角黃鶯竟日啼,竹枝高處柳枝低。
風流大雅還開社,山澤遺民亦寄題。
草色綠深春已暮,梨花白盡葉初齊。
城西古寺無多路,惆悵東風惜馬蹄。
柳陰見黃河,日暮愁客心。極目但塵沙,不知春已深。
麥隴疊成梯,層層如劃簪。其顛平如掌,山態不可尋。
方舟壓奔溜,榜歌雜秦音。遭時苦躑躅,十年江海濱。
沉憂斗靡麗,厭作東南人。此行入蒼莽,翻覺眼底新。
岡陵郁雄厚,風物含蕭森。河聲去不息,來日愁因循。
對此真茫茫,吾衰復何任。一鳥意超忽,萬里天陰沉。
心境各殊態,勞者徒酸辛。
一室跏趺學坐忘
高槐古井欲生涼
秋蟬也合傷遲暮
不噪朝陽噪夕陽
二月算當歸,于今將半夏。誰與醉菖蒲,芍藥吹殘也。
啼鳥宿紗窗,清淚珍珠瀉。紅豆盡拋殘,笑把林禽打。
弱冠弄文翰,長年耽隱淪。
懷才甘自秘,抱璞向誰陳。
我亦輕余子,君寧讓古人。
屋梁顏色好,夢里許相親。
槐陰密處囀黃鸝。
午日正長時。
一番過雨,
綠荷池面,
冷浸琉璃。
紅塵不到華堂里,
纖楚對蛾眉。
笑偎人道,
新詞覓個,
美底腔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