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盧可庵悲秋十首 其一
秋風來庭際,奄忽老蓐收。
夜寒耿無寐,起坐焚膏油。
孤燈照我影,對坐自倡酬。
偈參意未竟,參橫轉西樓。
秋風來庭際,奄忽老蓐收。
夜寒耿無寐,起坐焚膏油。
孤燈照我影,對坐自倡酬。
偈參意未竟,參橫轉西樓。
秋風來到庭院邊,轉眼間掌管秋季的蓐收神已帶來了秋的深寒。夜里寒冷,我煩躁得無法入睡,起身坐著點燃燈油。孤燈照著我的影子,我和影子相對,自己與自己吟詩唱和。參禪偈語的意思還沒參透,參星已轉到了西樓。
奄忽:迅速,忽然。
蓐收:古代神話中的秋神。
耿:煩躁不安。
膏油:燈油。
倡酬:以詩詞互相贈答。
偈:梵語“偈佗”的簡稱,即佛經中的唱頌詞,也泛指佛家的詩歌。
參橫:參星橫斜,指夜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盧可庵是作者友人,作者應和友人悲秋之作而寫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秋季,詩人在秋夜的孤寂中,內心有所感觸,結合自身對禪意的感悟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夜之景抒發孤獨煩悶,探尋禪意。其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以質樸語言展現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悲秋和參禪的創作風尚。
眷碧山之幽棲兮,駕吾舟以遄邁。升其堂不見其人兮,撫遺孤以增慨。覽芳歲其猶未艾兮,何佳木之先瘁。嗟浮生之翕忽兮,若奔馬之歷塊。舍昭晰之茂旦兮,即永夕之昧昧。三星奄其西沒兮,孤參橫其誰待。懷館谷于疇曩兮,辰歷茲其三亥。感余情之不能忘兮,悼良會之莫再。吊明月于中扃兮,瀝觴酒以再拜。雜椒蘭以為粻兮,又薦之以芳茝。招游魂于鄂之渚兮,莫蛟龍之為害。狐首丘其亦已兮,羌雖死而弗悔。
途窮已負菊花期,尚得諸公慰所思。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將烏帽入風吹。紫萸秋淺浮觴少,黃葉山高策杖遲。卻恨社中人闕一,未將湯餅共追隨。讀書懷古恨難逢,不謂斯時乃有公。心自對談名利外,士知增價品題中。一樽此地論文樂,三徑何年結社同。待得塵蹤去留決,別將消息寄東風。
瓊花春島百花香,太液池邊夜色涼。一曲《六么》天上譜,君王曾進紫霞觴。龍柱雕犀錦面妝,春風一抹綵絲長。新聲不用黃金撥,玉指蕭蕭弄晚涼。鸞輿五月幸龍岡,宣喚新聲促曉妝。撥斷冰弦秋滿眼,塞天云碧草茫茫。紫檀別殿鎖春光,鈴索聲閒白日長。不似開元教坊曲,太真微醉撥龍香。一入深宮歲月長,承恩曾得侍昭陽。檀槽按出新翻曲,五色云中落鳳凰。越羅蜀錦舊衣裳,贏得旁人識賜香。莫對琵琶思往事,聲聲彈出斷人腸。瑤池高宴奏清商,偷得蟠桃帶露嘗。莫道仙凡便成隔,時時青鳥向人翔。賤妾霞宮母在堂,當年云鬢共蒼蒼。太平傳得梨園譜,似說春風夢一場。劍舞當年識大娘,花奴羯鼓漫悲傷。貞元朝士仍多在,應笑青衫泣白郎。
芳蘭不怨秋,幽桂不媚春。拂拭片月心,斗藪孤鶴身。采珠須采蠙,懷玉休懷珉。當思鏡中綠,歸濯屐底塵。
我家東海居,目擊鹺丁苦。民勞莫如農,衣食自王土。輸官贏斗升,小大得濡喣。溟沙列萬灶,勺合盡官府。肩箱入連倉,私鬻剪為虜。燎薪與募直,一一掛文簿。商課或不充,輸錢為市補。緡鏹非天墜,貿易復何所。不應為法初,乃爾自相牾。公私兩煎迫,稱貸日旁午。窮年困炎歊,肉盡繼肝膂。坐令兼并徒,旦暮收拾伍。微文牽積弊,魚爛不可舉。常思桑孔意,寧料遽如許。必逢忠愛士,重為整機杼。宗君滄州行,倚任切當寧。北南雖殊風,物久理同蠱。執炎思冷風,久亢覬霖雨。便文止須臾,垂名動千古。予言未可窮,君行念靡盬。
飄風起天末,桑林獨翱翔。翱翔有所懷,吾行阻迷陽。治身費繩墨,為道剩秕糠。小知如狌貍,大惑等螳螂。感此不能開,中心自傍徨。安得自茲去,從事洴澼絖。
草苫書齋石壘塘,欄桿委曲嬈溪傍。方床石枕眠清晝,荷葉荷花互送香。
夜合花開香滿庭,翠枝拂檻玉娉婷。詩人剩有高陽興,相對冷然宿酒醒。
山城獨臥碧云深,把鏡頻嗟鬢雪侵。俸米無余貧亦好,丹砂有約病難禁。浩歌夜半悲彈鋏,勝賞年來負盍簪。造化小兒真薄相,青衫竟老歲寒心。
似赴觴神會幾千,崧臺一見一泠然。若言桃實非凡歲,未信蓬丘別有仙。
雜碎輕云白錦鱗,十分圓月濕銀盆。錦鱗散盡銀盆在,依舊青天無點痕。
邊塵凈掃寂無嘩,第一中興不浪誇。居士晚稱清隱號,賢才弗用用奸邪。
慕古既多沮,從俗寧可安。吾冠方委塵,政爾不必彈。群醉敢獨醒,孤芳若為園。秋風況無情,最解吹朱顏。
笑滿溪山花滿腮,白頭攜老復何疑。不料青眼鐘情日,竟是紅顏抱恨時。呵壁兮兮人自問,書空咄咄事誰知。一年容易秋風起,楓葉調零懶賦詩。
年去年來易老,花開花落相催。便是封侯萬戶,何如盡意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