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蘭皋吳堂長曉起
曉起披衣不奈寒,搔頭自愧轉疎頑。
吟情冷淡梅花外,畫思微茫煙雨間。
有興何妨終日醉,無求贏得此生閑。
要知人事循環理,歲月推移去復還。
曉起披衣不奈寒,搔頭自愧轉疎頑。
吟情冷淡梅花外,畫思微茫煙雨間。
有興何妨終日醉,無求贏得此生閑。
要知人事循環理,歲月推移去復還。
清晨起床披上衣服,難耐那陣陣寒意,撓著頭,自覺慚愧,自己愈發疏懶愚頑。吟詩的情致在寒梅之外顯得冷淡,作畫的思緒在煙雨之間有些模糊。若有興致,何妨整日沉醉;無所欲求,便能此生清閑。要明白人事循環的道理,歲月流轉,去了還會再來。
次: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寫詩。
蘭皋:可能是地名或人名。吳堂長:姓吳的學舍負責人。
不奈:無奈,忍受不了。
搔頭:用手撓頭,常表示有所思或有所愧。
疎頑:疏懶愚頑。疎,同“疏”。
吟情:吟詩的情致。
微茫:模糊不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在清晨的感受中引發了對生活和人事的思考。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平穩,讓詩人有閑情逸致去品味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人事循環的認識。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豁達,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和哲學思考。
萬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
得與爾同歸。
梓澤年光往復來,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載筆登麟閣,分明寄語長安道,莫教留滯洛陽才。
平明出御溝,解纜坐回舟。
綠水澄明月,紅羅結綺樓。
弦歌爭浦入,冠蓋逐川流。
白魚臣作伴,相對舞王舟。
淮南有小山,嬴女隱其間。
折桂芙蓉浦,吹簫明月灣。
扇掩將雛曲,釵承墮馬鬟。
歡情本無限,莫掩洛城關。
北伐雖全趙,
東歸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云螭非易匹,月駟本難儔。
九旗云布臨嵩室,萬騎星陳集潁川。
瑞液含滋登禹膳,
微臣獻壽迎千壽,愿奉堯年倚萬年。
瑞云千里映,祥輝四望新。
隨風亂鳥翅,泛水結魚鱗。
布葉疑臨夏,開花詎待春。
愿得承嘉景,無令掩桂輪。
山中別有神仙地,屈曲幽深碧澗垂。
巖前暫駐黃金輦,林壑偏能留睿賞,長天莫遽下丹曦。
星精龍種競騰驤,雙眼黃金紫艷光。一朝逢遇升平代,昔聞九代有余名,今日百獸先來舞。
鉤陳周衛儼旌旄,奔塵飛箭若麟螭,躡景追風忽見知。咀銜拉鐵并權奇,隨歌鼓而電驚,逐丸劍而飆馳。
態聚ey還急,驕凝驟不移。光敵白日下,氣擁綠煙垂。婉轉盤跚殊未已,蘅垂桂裛香氛氳,長鳴汗血盡浮云。
不辭辛苦來東道,鸞鏘鏘,車翼翼,備國容兮為戎飾。
充云翹兮天子庭,大易占云南山壽,????共樂圣明時。
白鶴乘空何處飛,青田紫蓋本相依。
緱山七月雖長去,經隨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
迢迢碧落斷氛埃,九皋獨唳方清切,五里驚群俄斷絕。
月下分行似度云,宛轉能傾吳國市,裴回巧拂漢皇壇。
琴中作曲從來易,別有聞簫出紫煙,還如化履上青天。
霜毛忽控三神下,莫言一舉輕千里,為與三山送九仙。
妙域三時殿,香巖七寶宮。
金繩先界道,玉柄即談空。
喻筏知何極,傳燈竟不窮。
彌天高義遠,初地勝因通。
理詣歸一處,心行不二中。
有無雙惑遣,真俗兩緣同。
摘葉疑焚翠,投花若散紅。
網珠遙映日,簷鐸近吟風。
定沼寒光素,禪枝暝色蔥。
愿隨方便力,長冀釋塵籠。
年光開碧沼,云色斂青溪。
凍解魚方戲,風暄鳥欲啼。
巖泉飛野鶴,石鏡舞山雞。
柳發龍鱗出,松新麈尾齊。
九韶從此驗,三月定應迷。
云車遙裔三珠樹,帳殿交陰八桂叢。
澗險泉聲疑度雨,
即此陪歡游閬苑,無勞辛苦向崆峒。
逐賞平陽第,鳴笳上苑東。
鳥吟千戶竹,蝶舞百花叢。
時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風。
坐客無勞起,秦簫曲未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