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夾谷書隠先生六首 其四
衣冠墮涂炭,血肉膏斤斧。
喜聞使車來,猶歌來何暮。
蒼生在顛崖,惟恐隔風雨。
誰為埋車輪,渾家白云住。
下有羊裘翁,清風清萬古。
衣冠墮涂炭,血肉膏斤斧。
喜聞使車來,猶歌來何暮。
蒼生在顛崖,惟恐隔風雨。
誰為埋車輪,渾家白云住。
下有羊裘翁,清風清萬古。
士人們陷入災難,百姓的血肉成了斧刃的膏脂。欣喜聽聞使者的車駕到來,人們還唱起‘為何來得這么晚’的歌謠。百姓處于危險境地,只怕被風雨阻隔。誰能像陳遵那樣埋車輪留住賢才,全家隱居在白云深處。下面有像嚴子陵那樣披羊裘的老者,他的清風亮節千古流芳。
衣冠:指士大夫、縉紳。涂炭:比喻極困苦的境遇。
膏斤斧:成為斧刃的膏脂,指百姓被屠殺。
使車:使者所乘之車。來何暮:出自《后漢書·廉范傳》,百姓歌頌廉范來得晚。
顛崖:陡峭的山崖,比喻危險境地。
埋車輪:《漢書·陳遵傳》記載陳遵為留友人,埋其車輪。
羊裘翁:指嚴子陵,他曾披羊裘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百姓遭受苦難的時期,作者渴望有賢才出現拯救蒼生,同時對高潔隱士表示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百姓的苦難,表達對賢才的期盼和對高潔品格的推崇。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社會狀況和作者心境。
羅浮寄祿暫徘徊,何事長歌歸去來。
喜有牢騷囊里向,且澆磊磈眼前杯。
一時宦態從吾拙,千古雄心任爾猜。
此去還來休更暮,有人騎竹瘴江隈。
姑蘇城上倚高臺,卻望中原酒一杯。彼自有人浮海去,我今為客渡江來。飛龍忽報干將合,老驥還驚匹練開。共向風云論二子,誰知天地此徘徊。
徵君巖穴雅能深,出處人間總陸沉。流水乍含鐘子調,浮云不系邴生心。關門紫氣長來往,海上青山更古今。世事彈冠難自料,風塵容易是抽簪。
萬里風云北極生,中原二子舊齊名。居然霄漢雙封事,自是江湖一宦情。天借客星高物色,歌回春雪壯潮聲。何妨邂逅成佳會,正復相思命駕行。
雪滿江城醉色寒,蕭條春興入彈冠。自憐滄海雙珠合,誰作青云一鶚看。日月祗銷高伏枕,風塵何事老投竿。豈宜梅福吳門在,共說先朝吏隱難。
切莫清狂更隱淪,
浮家泛宅斷知聞。
明朝我欲觀書畫,
何處將詩寄水云。
瓊林有鳴鶴,皎皎霜雪姿。
飄飄奮遐舉,云程揚羽儀。
朝飲玉池水,夕啄玄圃芝。
音聲振千仞,逸響聞天逵。
靈雛善相和,好爵心所縻。
安得晨風翼,萬里恒追隨。
云暗山光,風和竹韻。晚來庭院寒成陣。
玉纖無力整殘妝,倩人花下扶蟬鬢。
為愛登臨,頓消愁悶。煙霞似與蓬萊近。
昨宵雨過嫩苔生,歸來踏得雙鴛潤。
米貴長安居大難,相思愁見月團團。
貧無錐地眉常展,旦戒仙郎漏正闌。
井臼操持欽德曜,文章聲價屬都官。
誰知粉署含香侶,依舊鹽薺十載寒。
柳著輕黃欲染衣,
汀沙漠漠草菲菲。
曉風吹斷寒煙碧,
無數鴛鴦溪上飛。
野度平沙岸,清波曲折流。
板橋三疊合,冰鑒一泓收。
蘋白桃花浪,泥香燕子洲。
興來懷古調,無語對群鷗。
半奩殘雪,有閒鷗、解訝討春幽侶。寒勒野梅開未遍,醉纈香屏無數。曲岸連橈,短亭呼酒,多事閒風雨。鶴天煙暝,曉窗來看題句。
朝暮。黃閣前塵,青芝舊諾,夢與荒波去。凄咽虎山橋畔笛,還為吹香別浦。瓊蕊重攀,翠禽如喚,投老雙?住。輕陰無際,墜紅休點帆路。
智者真宗談一性,相傳六世至荊溪。
高揮彩筆示深趣,來學無窮俱破迷。
清風遺句滿人間,滅后天臺跡更閑。
碑折塔摧人不顧,不堪冥目想空山。
蕩蕩紅塵迫禁寰,獨攜詩卷叩禪關。
憫忠戰士瘞遼水,餓死文人哭疊山。
故國已蕪難化鶴,夕陽何處得飛鷴?
墻頭徙倚丁香樹,且為春風一破顏。
蘭燭畫堂深,歌吹已終瑤席。碾破密云金縷,送蓬萊歸客。
看看宣詔未央宮,草詔侍宸極。拜賜一杯甘露,泛天邊春色。
星程訪古南鄉路,風物嘗新北苑茶。
樓毀碧云懷郡治,嶺環紅樹有人家。
詩心夢攬天湖景,藥籠思收澤瀉花。
使院酒闌還點筆,尊聞堂外月初斜。
南陽師,肌骨好。洞山價,也難討。
溈山翁,云巖老。重注破,成鼓倒。
分明行官路,不覺入荒草。
葛藤因此到而今,業識茫茫何日了。
群居廣廈說鳴鈴,問字遲來墨妙亭。
濫列吹竽籌借箸,特慚汲綆井羸瓶。
依韓已慰詩書愿,懷李無愁云樹冥。
最是離情圖不盡,西湖楊柳六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