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仇仁近見贈
霜削風朘缊絮輕,忍能吊古上頹城。
窮途我輩俱相似,老態今年轉可驚。
差喜有兒勝伯道,故知無婢效康成。
紫陽溪上余茅屋,終與沙鷗不負盟。
霜削風朘缊絮輕,忍能吊古上頹城。
窮途我輩俱相似,老態今年轉可驚。
差喜有兒勝伯道,故知無婢效康成。
紫陽溪上余茅屋,終與沙鷗不負盟。
寒霜凜冽、狂風肆虐,身上的棉衣顯得單薄又輕盈,我強忍著去那破敗的城上憑吊古跡。我們這些人在困境中都如此相似,今年衰老的模樣愈發讓人驚心。還算欣喜的是我有兒子,不像伯道那樣無后,也明白自己沒有婢女,學不成康成的排場。紫陽溪邊還有我的茅屋,我終究不會辜負與沙鷗的約定。
霜削風朘(juān):形容天氣寒冷,霜風像刀割一樣。朘,削減。
缊(yùn)絮:舊絮,指棉衣。
忍能:強忍著。
頹城:破敗的城。
伯道:指鄧攸,字伯道,西晉末年戰亂中為保全侄子而舍棄兒子,最終無后。
康成:指鄭玄,字康成,東漢經學家,家中有婢女懂詩書。
不負盟:不違背與沙鷗的約定,指歸隱之志。
仇仁近即仇遠,是宋末元初的詩人。此詩是作者對仇仁近贈詩的和作。宋末元初社會動蕩,朝代更迭,許多文人生活困窘,作者或許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在困境中感慨自身的境遇和人生。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在困境中的感慨和歸隱的志向。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表達復雜的心境。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宋末元初文人在時代變遷下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
九衢塵土遞追攀,馬跡軒車日暮間。
玄發盡驚為客換,
謝卻從前受恩地,歸來依止叩禪關。
西巖曾到讀書堂,穿竹行莎十里強。
湖上夢余波滟滟,
莫道少年頭不白,君看潘岳幾莖霜。
寥落故人宅,重來身已亡。
古苔殘墨沼,深竹舊書堂。
秋色池館靜,雨聲云木涼。
無因展交道,日暮倍心傷。
兩兩戲沙汀,長疑畫不成。
錦機爭織樣,歌曲愛呼名。
好育顧棲息,堪憐泛淺清。
鳧鷗皆爾類,惟羨獨含情。
一從分首劍江濱,南國相思寄夢頻。
書去又逢商嶺雪,
愿指丹梯曾到處,莫教猶作獨迷人。
山齋路幾層,敗衲學真乘。
寒暑移雙樹,光陰盡一燈。
風飄高竹雪,泉漲小池冰。
莫訝頻來此,修身欲到僧。
孤舟路漸賒,時見碧桃花。
溪雨灘聲急,巖風樹勢斜。
獼猴懸弱柳,???睡橫楂。
謾向仙林宿,無人識阮家。
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晝短惜年流。
歌聲裊裊徹清夜,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頭。
帶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驚起向何處,高飛極海涯。
入云聲漸遠,離岳路由賒。
歸夢當時斷,參差欲到家。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
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
無機還得罪,直道不傷情。
微雨昏山色,疏籠閉鶴聲。
閑居多野客,高枕見江城。
門外長溪水,憐君又濯纓。
通竹引泉脈,泓澄深石盆。
驚魚翻藻葉,浴鳥上松根。
殘月留山影,高風耗水痕。
誰家洗秋藥,來往自開門。
促促因吟晝短詩,
朝驚秾色暮空枝。
無情春色不長久,
眼前擾擾日一日,
暗送白頭人不知。
臺閣參差倚太陽,年年花發滿山香。
重門勘鎖青春晚,先皇一去無回駕,紅粉云環空斷腸。
莫戀醉鄉迷酒杯,
流年長怕少年催。
西陵水闊魚難到,
相如已定題橋志,
江上無由夢釣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