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池
通竹引泉脈,泓澄深石盆。
驚魚翻藻葉,浴鳥上松根。
殘月留山影,高風耗水痕。
誰家洗秋藥,來往自開門。
通竹引泉脈,泓澄深石盆。
驚魚翻藻葉,浴鳥上松根。
殘月留山影,高風耗水痕。
誰家洗秋藥,來往自開門。
打通竹子引來泉水,清澈的泉水在石盆中積聚。受驚的魚兒翻動著藻葉,洗浴后的鳥兒飛到松根上。殘月的影子留在山上,大風使水面的痕跡減少。不知是誰家在清洗秋天的草藥,進出自如地開門關門。
通竹:打通竹子,用作引泉的管道。
泉脈:地下的泉水,如同人體的脈絡。
泓澄:形容水清澈的樣子。
耗:減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的意境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寧靜的自然環境中,在閑適的心境下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自然生活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石池周邊的自然景色和寧靜生活。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描寫細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
幽棲得真趣,隙地巧經營。花竹有和氣,林園無俗情。帶經休樹影,抱甕俯池清。我亦甘肥遁,相從樂此生。
商臣殺其父,身亦烹楚國。世民殺其兄,亦未妨大福。以此知報應,未必在此時。此時雖無他,終久君試思。
夜枕雨聲細,曉窗花氣濃。玉塵掛秋月,繡幕生春風。藻井翠盤鳳,畫闌金走龍。上名是何物,只合付兒童。
自織春風金縷衣,穿紅度翠往來飛。柳堤暗捲絲千尺,花塢橫拋錦萬機。時見枝頭捎蝶去,不愁壁上化龍歸。羞同杼柚勞紅女,一擲遷喬愿有違。
榮枯已熟槐安境,妄幻敢藏鴻寶書。一節黑甜參已透,漆園胡蝶浪分疏。
五載天涯。盡囊中有藥,島上無家。歸心遲斷纜,撲面簇驚沙。重握手,屢長嗟。恨大好年華。竟等閒、兒童拍手,風里楊花。萬千心事空賒。祗丹青留得,面目無差。濤聲來左右,霜艷共幽遐。三徑石,一壺茶。對風日清佳。再莫言、商山買宅,渤海浮槎。
小小雛齡四歲余,勇挑泰岱試艱虞。彼方上嶺猶嬉戲,我到中天已喘吁。若個精神堪雋賞,有斯毅力莫輕覦。他年長大誰能估,萬里鵬程定可圖。
野夫如慧能,隨緣就衣食。勞師強證明,本自無功德。
誰謂木槿花,朝榮夕已萎。容顏逐電光,老大行相隨。高堂有歌舞,及取少年時。壽命信可長,仙人竟何之?
祗樹陰陰輦路通,禪林遙在百花中。龍宮涌出疑天造,人力裝成象鬼工。仙梵入云聞下界,寶光浮日現虛空。長廊畫壁看難遍,忽聽鳴鐘憶遠公。
家住谷城山下,行蹤半慕留侯。初無黃石公授,但從赤松子游。
青云隨步登華榻,紅雪飄香入杏園。
羹無鹽,餐無魚,吁嗟先生胡不歸。無魚何以充口腹,無鹽何以滋肌膚。太學韓公嘆寂寞,朝齏暮鹽猶有馀。馮驩彈鋏歌未已,素鱗坐見來行廚。奈何淡泊兩無有,坐嚙蠹簡形容枯。先生撫掌付一笑,書中有味甘如腴。人生饑飽皆夢幻,風俗況與承平殊。憶昔閭閻正殷富,斫鮮煮海誇荊吳。巨商滿載出都會,萬船銜尾如鹥鳧。和羹飼犬土同價,物理盛極逢乘除。風塵澒洞商賈絕,千錢所得才錙銖。由來事勢本無據,變化反復如摴蒱。先生謀道不謀食,疏飯飲水真良圖。
暑在人還倦,竹深風自涼。茶來頻我酌,酒到與君嘗。徙倚窺馴鹿,聞呼過短墻。沈吟秋日近,容易得相將。
逸客林居更辟軒,開軒時復看云眠。偶來碧澗攜明月,閑弄枯桐作響泉。松火夜窗搖絳影,木香晨榻散青煙。客來相對無塵抱,共說南華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