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僧
荒崖傳有虎,飛錫徑登危。
衣槲紉枯葉,餐松嚼嫩枝。
病人求咒水,野老施庵基。
一夕緣何事,飄然失所之。
荒崖傳有虎,飛錫徑登危。
衣槲紉枯葉,餐松嚼嫩枝。
病人求咒水,野老施庵基。
一夕緣何事,飄然失所之。
傳說荒崖中有老虎出沒,這位異僧卻拄著錫杖徑直登上險地。他用槲葉和枯葉縫成衣服,以嫩松枝為食。生病的人向他求咒過的水治病,村里老人施舍給他建庵的地基。可某一晚不知為何,他就飄飄然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飛錫:僧人持錫杖云游四方,稱飛錫,這里指僧人行走。
槲:一種落葉喬木。
咒水:僧人念咒加持過的水,被認為有治病等功效。
庵基:建造庵堂的地基。
所之:所去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僧道等宗教人物的好奇與關注,詩人或許在游歷中遇到或聽聞這樣一位行為奇特的僧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刻畫一位行為舉止異于常人的僧人形象。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簡潔的描寫展現異僧的神秘與不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為我們了解古代對特殊人物的描繪提供了一個生動案例。
解曳貪著吳宮錦,花族雙靴。山畫長蛾。待訴衷情隔絳河。
新詞填就勤分付,眾里驚波。道字偏訛。惹得周郎顧轉多。
東臺乃主人,吾身同過客。
湖上人家萬木村,
白云深護讀書門。
年來不管頭顱白,
自賀清風酒一樽。
吾廬雖小亦佳哉,鎮日人稀徑自苔。
山鳥聲依風色入,庭花影共月光來。
筆床茶灶隨錢辦,藥圃瓜畦逐歲開。
況是謝公樓不遠,夢余聊復笑銜杯。
白傅風流跡尚存,
蕭條亭外又黃昏。
人間多少英雄眼,
不把青衫拭淚痕。
別君四載馀,聯床遂一月。滌蕩千古懷,只字不可說。
我有一片心,不說君應知。前山好明月,贈君云盡時。
我心君應知,君心我亦得。大都無累人,洗出青天骨。
花開方命酒,月落復聞簫。夙昔煙霞約,垂楊蔭板橋。
名園蔚秀絢秋光,
壽客筵開菊正黃。
廿載塤篪同硯席,
九霄雨露浥瓊觴。
平原筆力能穿紙,
小謝詩才更擅場。
圣主恩深垂念切,
一編《花萼》許聯芳。
蓮花燭,
亭亭嫩蕊生紅玉。
不知含淚怨何人,
欲問無由得心曲。
鳥啼花動卻春寒,雨壓青旗卷畫干。多事今年廢詩酒,煩君傳語問平安。
重簾復幕和風雨,無奈催沽鳥喚人。只是樽前欠狂客,舞娃冰雪酒磷磷。
去秋雙峨摧,
今夏芝巖墜。
松江松慘然,
花嶼花流涕。
惟有長空孤月圓,
東西分照兩無偏。
爐煙微度流蘇帳。孤衾冷疊芙蓉浪。蟋蟀不離床。伴人愁夜長。
玉人飛閣上。見月還相望。相望莫相忘。應無未斷腸。
兼中到,
解走之人不觸道。
一般拈掇與君殊,
不落是非方始妙。
吾族年來亦自奇,兩年兩度報瓜時。
班行笑我難安腳,州縣輸君省皺眉。
學不濟時非有用,官能及物盡堪為。
山林肥遁方深密,夢入春池但寄詩。
辛苦黃河水,
東流擲歲華。
悠悠怨行役,
張儉總無家。
何事愁千疊,
魯山無賴青。
背鐙千里夢,
應不到云屏。
加豆得乾臘,釃酒莫踟躕。奈何置身巖谷其命在庖廚。不是籠驢炙豕,豈是牛犓鵝胛,此物本清虛。但束白茅去,安問綠蕉無。
人一食,壽百歲,試何如。陳蕃設脠,相食慢作魯公書。皮不必為藻幣,腸不足為酒器。祗噬此些須,客座手能擗,何用倩麻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