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
力引豺狼噬九州,貛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為祟,玉斧封疆半已休。
紹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狩欲誰尤。
兒時曾讀前朝史,幾夜寒燈見淚流。
力引豺狼噬九州,貛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為祟,玉斧封疆半已休。
紹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狩欲誰尤。
兒時曾讀前朝史,幾夜寒燈見淚流。
有人大力引進豺狼來吞噬整個國家,那些奸佞小人與這世間究竟有何深仇大恨。青苗法一開始就成了禍端,國家的疆土已有一半淪陷。紹圣年間被貶南方的官員大多沒能回來,靖康之恥皇帝被擄北上又能責怪誰呢。我小時候曾讀前朝的歷史,好幾夜對著寒燈忍不住流淚。
豺狼:比喻危害國家的人。
貛(huān)郎:指奸佞小人。
青苗法令: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弊端。
祟:災禍。
玉斧封疆:指劃定疆界,這里指國家疆土。
紹圣:宋哲宗年號,紹圣年間有官員被貶南方。
靖康北狩: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兵擄往北方,“北狩”是委婉說法。
尤:責怪。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對歷史進行深入研究,看到國家因奸臣弄權、政策失誤而遭受災難的時期。作者或許生活在一個政治不穩定、國家面臨危機的時代,借前朝之事抒發對現實的憂慮和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歷史上危害國家的行為和人物,強調政策失誤對國家的嚴重影響。其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情感悲憤。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歷史教訓的重視。
骨朽是非始定,
怒炎毀譽未公。
太平呼奇宰相,
野狐目半山翁。
古洞云深別有天,偶攜僧侶此安禪。
數椽茅屋牽蘿補,一枕寒松伴鶴眠。
習定每從巖腹內,生涯盡在钁頭邊。
山居寂寞無煩惱,火種刀耕效昔賢。
滿檐風動海棠雨,北客江南詩酒中。華發尊前無好句,飛花常望夕陽紅。
章泉泉水在玉山,有客歲時來往間。今古風煙只如此,見君生怕又言還。
靖州太守詩自佳,留連濁酒看殘花。澗上久矣無此樂,落拓尤憐云月家。
花頭巡檢罵賊死,
蓬首女兒騎虎號。
安得邦人百世祀,
巍巍忠孝配顏曹。
乾坤有此亭,澹寂似太古。我欲往從之,江空渺難度。
春雨晚冥冥,煙梢洗更清。鮫人過淇澳,拾得鳳凰翎。
脈脈凝清露,芳姿濕更勻。憑誰持快剪,溪上剪紅云。
落日陂塘靜,秋風倚敗荷。平生急難意,回首欲如何。
煙柳碧毿毿,泥融燕子酣。斷腸春色好,無處似江南。
越絲新襞小裙腰。
翠帶逐風飄。
水蔥仙席索春饒。
脈脈暗肌銷。
銀箏玉管無心弄,人靜后、幾點清譙。
相憐端的只今宵。
不睡也難消。
小種花開地不偏,生來枝葉本嫣然。
半痕奇艷添微粉,幾瓣新紅染翠鈿。
色映疏簾欺睡后,香飄野砌到尊前。
莫嫌寂寞山村里,卻有亭亭物外仙。
語是謗,寂是誑。
不語不寂,轉增虛妄。
春風吹落桃李花,淡煙疏雨籠青嶂。
瓊琯千秋有至人
朝元來此會群真
堂開止止標玄訣
凡質何緣景后塵
繡閣春濃,雛鶯調舌花捎地。石華游戲,淺碧深紅意。弱線頻添,密倩雙鬟記。脂香細,微聞蘭氣,心是檀郎細。
生小幽閨,等閑誰見龐兒半。鸞弦乍按,指下何曾慣。玉鏡為臺,羞畫眉峰淡。爐煙散,人前千萬,不許思量看。
半塘春水,早光透玻瓈,綠鬟倒亸。曲岸苔平鋪徑凈,還惹晴風輕簸。葉葉衣涼,垂垂佩委,碎剪綠陰破。柔情不定,翠眉偏映雙鎖。
為問庭院沈沈,畫垣幾曲,卻放春愁過。巷陌斜陽偷送出,款款碧煙縈里。亂點征衫,橫拖玉勒,似惜垂鞭墮。猶愁未穩,黃鸝更著一個。
朱老能詩更謹虔,
葉公好學亦窮年。
饑寒共保凌霜操,
未羨重裘食萬錢。
雷火燒青林,
海風吹欲暮。
溪云不得來,
雨聲隔煙樹。
當年詩境是詩壇,
多少人來劍鋏彈。
恩怨誰堪追俠烈,
炎涼何意到儒酸。
五千文字撐腸易,
八百孤寒下淚難。
蘇米齋中悲寂寞,
殘編散帙孰重刊。
賣花聲入紅樓響,看檐角、霞銷珠網。扶倦啟香奩,一鏡柔情漾。
郁金梳掠同心樣,拼一只、金鸞給賞。好極轉生疑,更把簾旌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