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堂會同年
當年綠發上天衢,三紀于今雪滿鬢。
榮路風波多契闊,畫堂歌吹??懽娛。
杯中明月時搖動,草際飛螢乍有無。
莫問更籌須劇醉,四翁同籍亦難俱。
當年綠發上天衢,三紀于今雪滿鬢。
榮路風波多契闊,畫堂歌吹??懽娛。
杯中明月時搖動,草際飛螢乍有無。
莫問更籌須劇醉,四翁同籍亦難俱。
當年青春年少時踏上仕途,如今三十六年過去兩鬢已如白雪。仕途上風波不斷,彼此聚散不定,今日在畫堂中聽著歌舞暫時享受歡樂。酒杯中倒映的明月不時搖晃,草叢間的螢火蟲忽隱忽現。不要問時間,必須盡情沉醉,四位同科之人相聚也實屬難得。
綠發:指烏黑的頭發,代指青春年少。
天衢:原指天空廣闊,四通八達,這里比喻朝廷。
三紀:十二年為一紀,三紀即三十六年。
契闊:聚散、離合。
??:同“暫”。
更籌:古代夜間計時的竹簽,這里指時間。
四翁:指一同聚會的四位同年。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中年或晚年時期。詩人與同科之人相聚在清暑堂,回首過往,三十六年過去,當年青春年少踏上仕途,如今已兩鬢斑白,仕途也歷經波折,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仕途,通過今昔對比突出歲月變遷。其特點是情感深沉,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聚會時的感慨與心境。
誰記先生事,聲名五十年。
素風人不及,陰德世相傳。
氣與詩流合,官隨子舍遷。
門閭迷故客,悵望白云天。
地下高田晚,溪明暗水饒。
羽書時有至,雷電日難調。
廣武懸軍薄,居庸遞馬遙。
客居逢歲儉,林壑畏風飆。
天上歸來睡九春,一封黃牒拜除新。
赤城洞府今為主,撫掌群仙總是賓。
筆稀秋老墨花春,散作煙云段段新。
聞有清詩心便渴,徑煩珍字寫西賓。
清淮握手暫逡巡,鬢發驚看漸染銀。
文物雕鎪虧福命,江山蕭瑟老才人。
孤琴泛雪誰傾耳,雄劍如虹自繞身。
歸去蘇閶門巷冷,綠槐深映舊家春。
萬疊青山,一溪寒水。
花禁冷葉紅,草滴虛嵐翠,無位真人祇者是。
不離當處當湛然,左右逢原無二體。
覷之瞎雙眸,即之云萬里。
祇如堅持漢節,賤賣生姜,妙悟水因,重光佛日。
云程新雨露,風物舊天南。
一歲秋初冷,兩江魚下潭。
牽衣供永夜,揮盞戰寒嵐。
卻憶三城里,微霜足早柑。
蒼壁不受春,
轉入溪流曲。
桃花影外天,
微波動新綠。
客游耽海岳,嘉會此相尋。花下三春醉,人閒萬古吟。風塵隨捷足,山水寄同心。莽莽飛光闊,天涯共照臨。
萬里艱虞后,凌風立古臺。空山留片石,老樹上新苔。百卷閒中得,孤云何處來。夜闌詩句好,吟罷獨徘徊。
西風吹薄暮,帷幕盡飄揚。擇土寧為岳,隨帆又轉湘。場駒還信宿,海鶴自翱翔。話別歸何處,東游向洛陽。
卓犖英才愿未償,饑驅無力赴名場。
長途屢蹶蹉羸馬,修脯無多漸餼羊。
挾策能伸三寸舌,憂時空結九回腸。
匡廬嘯詠終何補?恐有旁人笑汝狂!
路逢玉塞翁,箕踞談軼事。鎮西有八景,鼉城現海市。煙柳與雪松,淡泊非奇異。
道旁兩石人,屹立寒林際。霜痕留髻鬟,苔紋綴眼鼻。形象本天生,刻劃頗有致。
前朝胡氛侵,漢軍十萬至。夜里迷失途,此石解人意。相引出山坳,殺敵戰皆利。
凱旋鐃吹喧,戍卒俱賞賜。光耀及輿臺,此君若遺棄。
故壘土花黃,空壕沙草翠。日暮角聲衷,潸然滴清淚。
出入多年侍紫宸,封章頻上觸龍鱗。
杼投幾見疑慈母,檻折終聞記直臣。
闕里忽驚歌曳杖,洛陽那復見埋輪。
師門一慟盈襟淚,痛為明時惜正人。
芒種才過雪不霏,
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駒步步行難穩,
恐有蛇從鼻觀飛。
近過父老遠尋僧,病起經行力漸增。
織室蹋機鳴軋軋,稻陂潴水筑登登。
淺深村落時分徑,高下川原自作層。
薄暮到家還熟睡,隔林鐘鼓報晨興。
清時絕島似仙鄉,
密箐深林化日長。
捉罷野牛還捕鹿,
閒來飽啖夜舂糧。
廢寺殘僧在,寒燈繡佛親。風塵驅短鬢,意氣向何人。
白石南山夜,青尊北海春。古來豪杰士,偃蹇見經綸。
昔人多寂寞,諸子合丘園。薝卜僧同舍,藤蘿客到門。
解衣山雨過,移席野云繁。為語張儀婦,吾今舌尚存。
山林諧宿好,君況是同心。倚劍昆崙近,搴帷渤澥深。
風巢孤鶴唳,云壑一龍吟。夜半商歌意,伊誰解識音。
共是金閨彥,同為寶地棲。龍池今日醉,雁塔異時題。
坐石蒼云滿,開尊碧草齊。前村延暝色,應唱白銅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