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無水
紅云赤日煮清瀾,涸蜯枯魚不忍看。
佛老因言滄海變,詩人曾賦洞庭干。
弄船渡子愁歸去,枕鼓雷官喚醒難。
謾道天仙司下土,綠章幾度祝星壇。
紅云赤日煮清瀾,涸蜯枯魚不忍看。
佛老因言滄海變,詩人曾賦洞庭干。
弄船渡子愁歸去,枕鼓雷官喚醒難。
謾道天仙司下土,綠章幾度祝星壇。
紅色的云霞、熾熱的太陽好像在煮著清澈的水波,干涸的蚌殼、枯僵的魚讓人不忍直視。佛道之人說這是滄海變桑田,詩人們也曾寫過洞庭湖干涸的景象。劃船的船夫發愁如何回去,掌管雷雨的神被喚醒也難。別說天仙掌管著人間,多次在星壇上奏綠章祈福也沒作用。
清瀾:清澈的水波。
涸蜯:干涸的蚌殼。蜯,同“蚌”。
佛老:佛家和道家。
洞庭干:洞庭湖干涸,此處借指大旱景象。
渡子:船夫。
雷官:掌管雷雨的神。
謾道:別說。
綠章:道士齋醮時上奏天帝的章表,用青藤紙書寫,故稱綠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西湖干旱景象來看,應是在西湖遭遇嚴重旱災時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因旱災面臨糧食減產、民生艱難等問題,詩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
此詩主旨是反映西湖干旱災情,突出旱災的嚴重和對百姓生活的影響。特點是描寫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的自然災情和社會狀況提供了文學資料。
纖纖初生月,掛我高樓傍。
常時照歡影,今夕流悲光。
悲光正徘徊,悵望相思臺。
涼沾露襟濕,爽透風幃開。
絲蟲繞階緝,火螢穿箔來。
更添漏水咽,膏減缸花催。
莊休歌不發,潘仁心巳摧。
商陵別鵠怨,梁樹棲烏哀。
未抵此時恨,長嘯獨難裁。
小少胭肢走馬坡
暮年在客作常何
公原靖海將軍裔
我亦終南進士科
蠟燭灰心還墜淚
爨琴焦尾尚高歌
銅駝荊棘重相見
老淚縱橫手自摩
蛋家兒女蛋家裝,赤腳挑魚上市場。
男子風波深淺海,母親心事旦昏香。
宵燈半宿爭明滅,曉夢魚龍辨現藏。
萬頃波濤卓竿立,天蒼蒼處水茫茫。
千里同風遠寄書,
天山翹首獨躊躕。
冰雪有緣兼累若,
父兄何事苦憐余。
白骨此中還得見,
黃沙之外更無馀。
何時生入盧龍塞,
金井梅花是舊廬。
獨倚危樓眼界寬,無邊風景恣盤桓。
四圍花木如屏擁,千里江山入畫看。
帆破晚煙歸別浦,雁拖秋色下空灘。
來今往古詩何限,景物難窮思易闌。
清德畏人知,傳家賴母慈。
何時丹桂擢,相戒白華詩。
戲綵歡無極,藏舟事密移。
千鐘已不暨,后日可勝悲。
朣朣如水洗新秋,
到兩峰前凝不流。
曾似丈人祠下看,
丹梯飛步玉華樓。
寂光影里現全身,
貴異天然迥出倫。
家富兒奴偏得力,
夜分燈火照西鄰。
細鱗巨口亦奇哉,
跳出龍門第幾階。
周武渡江曾作兆,
不知今日為誰來。
圣世文明赑屃知,千年石鼓弄新姿。
苔風蘚雨痕皆化,巖秀壑流勢自宜。
三絕明兼摩詰畫,五紋暗帶少陵詩。
依稀洙泗尼山色,掩映皇畿煥羽儀。
綺羅高價等珠璣,
白疊雖廉限敢違。
幸有阿婆花布被,
挑燈裁作入時衣。
郵亭有風雨,行客易生情。
家萬里以外,身一葉之輕。
雖然一葉輕,放歌常盡聲。
人生不戚戚,意氣淩太清。
恥同名利客,含酸對遠征。
瓊雕玉綴。認蠹痕繭紙,絕世清秘。月地云階,玉骨冰肌,抽毫不盡芳意。參差影落南枝瘦,早付與老巖吟事。算離魂清極難招,索笑畫中身世。
占取濃春幾許,壽陽舊按譜,十樣眉翠。莫剪冰綃,更憶宣和,怨曲燕山亭子。苕華梓繡成今古,剩趙管墨緣能似。付倦吟故國王孫。
園田辟高處,因勢成池臺。
煙村三兩家,門戶當山開。
白云在懷抱,竹石相摩挨。
我非避秦人,小住亦悠哉。
行止無拘管,交游忘形骸。
有時采溪毛,赤足凌塵埃。
有時聽林鳥,枕手臥莓苔。
偶然過瓜田,納履期人猜。
田翁見我趣,憨笑如童孩。
眉間上古風,仿佛生蓬萊。
因緣得如此,萬物皆朋儕。
向晚扶醉歸,獨坐宣幽懷。
明月不需約,虛窗還自來。
夔州府城白帝西
家家樓閣層層梯
冬雪下來不到地
春水生時與樹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