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晝睡起
柳影年華度,鶑聲午夢回。
空床靜看易,滿席澹凝埃。
隠幾野花落,閉門山雨來。
無人見愁緒,歡伯一樽開。
柳影年華度,鶑聲午夢回。
空床靜看易,滿席澹凝埃。
隠幾野花落,閉門山雨來。
無人見愁緒,歡伯一樽開。
柳影搖曳中時光悄然流逝,黃鶯啼鳴聲把我從午夢中喚醒。獨自靜臥空床閱讀《易經》,席上已積起薄薄的塵埃。倚著幾案看野外落花飄飛,關閉房門聽山中風雨襲來。無人知曉我心中的愁緒,只好打開一壺酒來排解。
柳影年華度:柳影象征時光,指時光在柳影的變化中流逝。
鶑:同“鶯”,黃鶯。
易:指《易經》。
澹凝埃:薄薄地積著塵埃。
隱幾:靠著幾案。
歡伯:酒的別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情感來看,可能是詩人在閑適又略帶孤寂的生活中,感慨時光流逝、內心憂愁無處排解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平靜,詩人處于個人的精神苦悶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愁緒和孤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營造出清幽孤寂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生活感悟。
擬訓諸郎業典墳,浪嗔眾富醉紅裙。
千金子擁三千客,萬戶侯提百萬軍。
帶索榮公知不羨,飲瓢顏子定無聞。
淵明肯仰宣明面,早辦棺前自祭文。
米船隔江左,米價騰浙西。五斗逾千錢,長饑痛蒸黎。
囷空突無煙,食盡秕與?。秋成望更絕,四顧維荒畦。
東家投水死,西家棄其妻。歸來仰屋嘆,兒餓牽衣啼。
兒慎勿再啼,今夜猶同棲。明當入城市,鬻汝如犬雞。
回顧墮血淚,寸腸若刀刲。徘徊出門看,曠野愁云低。
夜添風月無盡景,
曉起煙云皆助詩。
愛登臨、送目暢襟懷,浪游遍西山。縱華巔攜杖,西湖放棹,勞頂難攀。客夢疑臨九水,潮響靛缸灣。松竹流泉外,瀑間林巒。
上下清宮小憩,見長春羽士,題詠孱顏。更留仙香玉,談笑耐冬邊。陟高峰、欣觀海景,忽怒潮、沖到破酣眠。揩雙眼,對孤燈畔,夢影空殘。
無人喚醒賦歸翁,
滿把清香誰與同。
但辦對花頻舉酒,
莫橫重九在胸中。
上下五千年,縱橫三萬軸。高憑百尺樓,遠送乾坤目。
不讀昔人書,那知當代旨。自信阿龍超,任將周顗比。
落落諸年少,沾沾問字來。莫嫌雙眼白,白眼更慵開。
駱生去靈隱,八詠何人識。寥寥婺女傍,一片寒山石。
偶掛蓉湖十幅蒲,聽松訪古仰瓊廚。
龍章猶濕自天墨,漁隱珍藏內府圖。
千古竹爐傳雅韻,兩家溫硯證相符。
年來眼福斯稱最,夢想歸舟繞碧蘆。
新寒昨夜至,戶戶傳哀砧。秋風一萬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軍門笳,不悲關塞笛。如何枕戈者,淚滿征衣滴。
寄書書不達,寄衣衣欲裂。誰將一片聲,敲落千山月。
欲知聲中悲,請看指上血。血指猶可浣,柰此雙鬢雪。
朝朝出陽谷,
夜夜入虞淵。
且看烏輪轉,
休論蟻磨旋。
春來苦旱百憂并,
伏枕猶增感物清。
近得田疇好消息,
小池疏雨白蓮生。
長相思,來何遲。荊山鼎就紫清歸,六宮粉黛化作泥。
王母高居在瑤池,無數仙人進玉飴。千秋萬歲以為期,何不駕六龍中天飛。
青鳥銜書到海涯,杲杲出日,浮云蔽之。
長相思,不可知。長相思,暗淚披。
蟲吟草根如知之,夜深佛火光希微。鐘鼓不鳴心肝摧,白云一片何處棲,故園紫荊馀枯枝。
長相思,見何時。長相思,在上古。
神農虞夏皆黃土,手把黃土心欲訴。黃土烏知予心苦,向空一擲散如霧。
天無門兮地無路,龍為魚兮鼠為虎。愿還蒼生置三五,四海欣欣歌且舞。
四時有佳卉,兩股不停探。
花露本清冽,安用如許甘。
平生事苦口,氣味轉不諳。
綠襟緗翼赤欄東,雙立雙棲入畫中。
縱炫羽毛休見妒,為能言語卻爭工。
堂前報客聲相應,隴首思鄉夢不同。
枉自含愁頻對舞,何須玉粒戀雕籠。
嫁得才人百自由,豈須佛力散閑愁。機鋒夙世同靈照,福慧他年在阿侯。姑射仙人真似雪,京江好女故名秋。西方定與郎同去,只愿蓮開是并頭。
風搖幡帶拂釵梁,手摘盆花供法王。佛號教將鸚鵡念,仙容分與黛螺妝。擎來茗碗俱禪味,熏徹羅衣是戒香。敢笑玉環根氣淺,寫經徒為李三郎。
社后春光正可人,
眼中物物露精神。
雪花底事猶飛舞,
要與梨花分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