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山詩
百世人參杜陵句,一燈晚得后山傳。
天寒霜重隼孤擊,木落江空花自妍。
絕代文章驚此老,半生心力盡他年。
后來不作嗟誰繼,古意凄涼付斷編。
百世人參杜陵句,一燈晚得后山傳。
天寒霜重隼孤擊,木落江空花自妍。
絕代文章驚此老,半生心力盡他年。
后來不作嗟誰繼,古意凄涼付斷編。
千百年來人們都在參悟杜甫的詩句,晚年才從陳師道(后山)這里得到真傳。天寒霜降,猛隼獨自出擊;樹葉飄落,江空寂寥,花朵獨自嬌艷。陳師道那絕世的文章讓我驚嘆,他半生的心力都傾注在創作中。后世無人再作這樣的詩,讓人嘆息誰能繼承他的衣缽,那古樸的意趣只能寄托在殘舊的書卷里。
后山:指陳師道,字履常、無己,號后山居士。
杜陵:指杜甫,杜甫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
隼:一種猛禽。
斷編:指殘舊的書籍。
陳師道是北宋時期重要詩人,其詩學杜甫,風格簡古。此詩作者讀陳師道詩后有感而發。北宋詩壇流派眾多,陳師道的詩風獨樹一幟,但隨著時間推移,其詩風傳承面臨困境,作者創作此詩時可能有感于這種現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師道的詩歌成就,突出其詩傳承杜甫又有獨特風格。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陳師道詩歌的重視以及對詩歌傳承的思考。
戚家軍,戚家軍,軍聲恫賊呵風云。
貓峒安南盜間起,海氛甚惡無時已。
其來如雨去如風,滅于西者生于東。
東西大小數百戰,公也水陸多奇功。
枋國何人抑不敘,幕府攘之自為計。
血肉淋漓換得來,棄置空虛無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奪如兒戲。
君門萬里臣何言,新鬼故鬼聲煩冤。
甲裳一卸劍舞罷,滴露研朱讀易軒。
大物須大勇,力用方不窮。
茍以徑寸莛,叩彼萬石鐘。
所持既微弱,發響安能洪。
良農無水旱,頻年不輟耕。
播植或魯莽,仍復無秋成。
爾我慕前修,收穫希豐贏。
操狹而望奢,亦防稂莠生。
支提天冠千眷屬,龜山蔡柳兩尊宿。
總在參禪屋角頭,開眼光光互相燭。
參禪自是云水儔,四顧坤維有高躅。
勝妙光中不肯留,六六要明三十六。
當其行,歌一曲,春草青兮春水綠。
東山老矣夫何言,縱有言兮不堪讀。
軟塵京洛點朝簪,
放浪心情百不堪。
長樂曉鐘殘月夜,
時時合眼夢江南。
君訪玉笙館,人能大梵歌。
三川一以望,二室共誰過。
雪后餐靈柏,云中采貝多。
將歸尋舊隱,精舍尚如何。
清邵才高云與機,
林間文會忽相違。
南中草木正黃落,
或羨冥鴻兩兩飛。
一聲百舌啼金井。海棠枝上燕支冷。
小院燕雙飛。湘簾鎮日垂。
薄寒輕似水。慵把闌干倚。
墻角杏花殘。臨風翠袖單。
陳榻事巳陳,不用再三瀆。君去閉山齋,歲寒兩竿竹。
君如蜀山人,我愧程叔子。往來皆可書,山中無野史。
點點易未了,山中年復年。期君弄春水,早渡越江船。
鹿洞本無洞,鵝湖亦無湖。勿謂吾臺小,中涵太極圖。
神明境界晴霄路,畫閣云樓誰得住。前峰青配后峰連,萬?清河當面注。
云是箕山瓢不在,云是商顏芝不遇。依稀種放舊林居,約莫平泉新草樹。
憶昨浮湖到江望,匡山五老追相向。飛流濺瀑若馳情,紅崖翠壁交吞蕩。
塵蹤會到山南面,駭鹿啼猿連路見。西逢數子采薇歌,東遇飛翁身尚箭。
傷懷欲賦長河吊,水不聞聲龍起跳。吼山風撼鳥分棲,鬢霧須云魂為掉。
當時此地良春晝,桃花萬樹波紋縐。回飔忽似九秋初,筍蕨薯梨肥不瘦。
翻覺我游成汗漫,水角天涯無乃半。嵩程撞見董生歸,衡張約著鄒忻伴。
游還自嘆身如夢,口不能言心自諷。不知前畫是生然,不識今行良故弄。
情為之迎身為送,神為之疑心為恫。嗚呼天地原浮寄,睡者或醒醒或睡。
何須執著短并長,且空數甕論真偽。
手掬寒泉拜綠苔,滿湖殘照廟門開。
池蒸暑雨紅蕖發,旂卷秋風白雁來。
半壁空持恢復策,七旬誰展老臣才。
三閩四廣終成誤,和議難憑自古哀。
煙雨蒼茫古渡頭,辭郎謬說侍郎洲。
河山極目忠臣恨,云樹迷津義士愁。
盼斷征塵枯石化,揮殘別淚竹斑留。
徘徊憶得當年事,楓葉蘆花遠浦秋。
一翻梧葉又驚秋,鬢上侵尋歲月流。夜永只憐燈作伴,詩成卻欠酒澆愁。多情行雨空揚袂,何物非煙解擊甌。室有天游魂夢好,屏山不遣污油頭。
西窗風露不禁秋,時數微螢幾點流。識字故應甘寂寞,著書初不為窮愁。倦橫如意方三鼓,渴飲門冬自一甌。喜報燈花知底事,玉蟲連夜綴釵頭。
何處鐘聲逐晚風,
碧天云凈夕陽紅。
漁人隔岸弄明月,
白鷺銜魚出柳叢。
暑退伏才末,月明秋又中。
蛩多喧向夕,蟬寂罷吟風。
留滯周南事,蒼茫阮籍窮。
寄書無厚祿,猶喜見詩工。
東南滿寇盜,滄海竟橫流。
徒逞一朝忿,遂貽千歲憂。
庭花開欲盡,籠鳥鷙還休。
觀物因多感,乾坤祗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