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蜀士文昌醮
葳蕤桑梓翦為荒,翰墨橫流墜緒茫。
天北有星明武曲,江南無地托文昌。
幾時興雨蘇民望,何日乘云返帝鄉。
我少乞靈今不夢,倚觀魁宿照詞場。
葳蕤桑梓翦為荒,翰墨橫流墜緒茫。
天北有星明武曲,江南無地托文昌。
幾時興雨蘇民望,何日乘云返帝鄉。
我少乞靈今不夢,倚觀魁宿照詞場。
繁茂的故鄉已變得荒蕪,文化學術衰落,傳承的脈絡迷茫不清。北方天空有武曲星閃耀,江南卻沒有地方能寄托文昌神。什么時候能降下甘霖滿足百姓的期望,什么時候能乘云返回天帝的故鄉。我年少時曾祈求神靈如今已不再做夢,只能倚著觀望魁星照耀詞場。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樣子,這里指故鄉曾經繁榮。
翦(jiǎn):同“剪”,這里是使……荒蕪的意思。
翰墨橫流:指文化學術的衰落。
墜緒:將要斷絕的學術流派。
武曲:星名,在古代星象學中有特定寓意。
文昌:星官名,古人認為主文運。
蘇民望:滿足百姓的期望。
帝鄉:天帝居住的地方。
乞靈:向神佛求助、祈福。
魁宿:即魁星,主文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社會動蕩,文化發展受到影響,故鄉變得荒蕪,作者看到這種景象,懷著對文化傳承和百姓生活的擔憂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故鄉文化衰落的憂慮和對文運復興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將星象與現實結合,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的心境。
山崖凍欲裂,啼鳥正幽絕。筆花寒不飛,中含太古雪。
行蹤不到處,石路生青苔。東風動南枝,微陰潭上來。
山深日復暮,幽花才半樹。不見詠花人,長煙約輕素。
采采石華,薄言江沚。
婉美者誰,中洲之士。
目余有成,惠若桃李。
遺我九垓,倏忽千里。
澹然遐思,俱茲流駛。
步行送入長門里,
不許來辭舊院花。
只恐他時身到此,
乞恩求赦放還家。
曉辭幃幄下承明,膚藻親裁寶篆清。
桐葉九天分使節,煙花千里趣王程。
觀風雒水隨車得,賦雪梁園授簡成。
早晚周諏還獻納,五云多處聽珂聲。
聲聲如織。聽風片雨絲,捲回簾額。欹枕不眠,辜負花期為花惜。山亭細蕊渾無賴。那更耐、今番寒劇。添香重坐,何時始露,杏梢晴色。
脈脈。回廊小院,卻鄰寺晚鐘,敲斷簪滴。坐到曉雞,還自濃云覆窗黑。髫春嫩節都虛過。尚不見、莎青苔碧。待他暄暖溪頭,杖藜累日。
柱杖敲門借竹看,步隨紓曲轉林端。
架邊綠蔓陰成幄,橋下清流春有湍。
君作屋廬嫌近俗,我因巖谷遂深盤。
儻思出郭少塵事,或命巾車初不難。
身輕忽到巨靈旁,長揖明星乞玉漿。十丈蓮莖持作杖,因探玉并不嫌長。
洗頭盆里水初寒,明月偏宜鏡里看。二十八潭閒照遍,玉顏新似水花丹。
江南五月黃梅雨,帶雨滋花向晉陽。
映空游絲濕欲墮,赴壑細渠流未長。
重檐淅淅雜午漏,畫寢冉冉凝清香。
須女為霖佐明主,莫將小技賦襄王。
一入丹崖第一坳,幽然此意已有巢。吸泉煮茗濡吟吻,洗盡人閒血肉庖。
人眾由來口鑠金,漫從時好答人心。堪憐寒露冰壺玉,塵滿冠巾汗滿襟。
一卷新吟水石香,頓教塵濁變清涼。喚醒心下十年夢,拜舞薰風面舜廊。
老我今年七十二,已無半念到窮通。北窗一枕羲皇上,日自流西水自東。
迎神舊是醉嘩場,榷禁方嚴酒有坊。幸免叫囂成鬼市,不妨安穩服農忙。
微官寧得似窮儒,俛首逢迎氣不舒。
便是伐薪能煮海,何如燒葉自觀書。
半蓬寒雨苕溪酒,一線西風震澤魚。
但得此身無系束,江南有地著頑疏。
欲將心事托云和,高辟幽軒遠綺羅。
好景洽來人似醉,纖私絕處海無波。
天高地迥云煙散,電掣雷轟風雨多。
我亦平生耽此趣,把君詩卷重摩挲。
未遇誰能識買臣,半生樵擔困紅塵。
放歌崗下醒如醉,射策廷中屈見伸。
自信老儒終顯跡,獨矜愚婦不甘貧。
人生窮達尋常事,頭白無忘一斧斤。
來時已沒當門齒,
去時唯有一只履。
蔥嶺那邊逢宋云,
十分彰露丑舉止。
北芒何壘壘。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云漢世主。
恭文遙相望。原陵郁膴膴。季世喪亂起。賊盜如豺虎。
毀壤過一抔。便房啟幽戶。珠柙離玉體。珍寶見剽虜。
園寢化為墟。周墉無遺堵。蒙蘢荊棘生。蹊徑登童豎。
狐兔窟其中。蕪穢不復掃。頹隴并墾發。萌隸營農圃。
昔為萬乘君。今為丘中土。感彼雍門言。凄愴哀今古。
樛枝聳復低,逶迤帶淥水。思君此何極,流溯終靡已。
江陲得清賞,良辰竟何許。香風蕊上發,春心澹容與。
生煙紛漠漠,坐視階前濕。幽客滯江皋,夜夜空佇立。
別后思今夕,尊酒若平生。春物正駘蕩,嬋娟空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