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元鼎錢塘懷古韻
向來錢塘歌舞地,繡鞍玉勒鳴金轡,風絡柳絲鶑織翠。
春風一曲杜韋娘,梨花窈窕歌霓裳,落花緩步弓鞋香。
千金買笑正踟躕,回首煙浪翻五湖,禾黍傷心周大夫。
韶聲變作笳聲長,逋梅蘇柳何凄涼,夜半呼天熱中腸。
但見燕麥搖春風,富貴榮華一夢中,無言咄咄謾書空。
吳越青山落照里,銅駝陌上棲荊杞,翻思往事徒血指。
花兮對人花轉羞,人兮對花人轉愁,花老無香人白頭。
向來錢塘歌舞地,繡鞍玉勒鳴金轡,風絡柳絲鶑織翠。
春風一曲杜韋娘,梨花窈窕歌霓裳,落花緩步弓鞋香。
千金買笑正踟躕,回首煙浪翻五湖,禾黍傷心周大夫。
韶聲變作笳聲長,逋梅蘇柳何凄涼,夜半呼天熱中腸。
但見燕麥搖春風,富貴榮華一夢中,無言咄咄謾書空。
吳越青山落照里,銅駝陌上棲荊杞,翻思往事徒血指。
花兮對人花轉羞,人兮對花人轉愁,花老無香人白頭。
從前的錢塘是歌舞升平之地,人們騎著配有繡鞍玉勒的馬,金轡作響,春風輕拂柳絲,黃鶯在翠綠中穿梭。春風中有人唱起《杜韋娘》的曲子,歌女如窈窕梨花般唱著《霓裳羽衣曲》,穿著弓鞋在落花中緩緩行走,香氣四溢。有人不惜千金買笑,正猶豫不決時,回首卻見煙浪翻滾如五湖之景,就像周大夫看到故都禾黍而傷心。美妙的樂聲變成了悠長的笳聲,林逋的梅花、蘇軾的柳樹顯得多么凄涼,半夜對著天呼喊,心中憂憤難平。只看到燕麥在春風中搖曳,富貴榮華不過是一場夢,只能無言地空書‘咄咄怪事’。吳越的青山沐浴在落照里,銅駝陌上長滿了荊杞,回想往事只能徒然悲憤。花對著人好像也感到羞愧,人對著花更加憂愁,花已老去沒有了香氣,人也已白發滿頭。
繡鞍玉勒:精美的馬鞍和馬籠頭。金轡:金屬制的馬韁繩。
風絡柳絲鶑織翠:春風纏繞著柳絲,黃鶯在翠綠中穿梭。
杜韋娘: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調名。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宮廷樂舞。
五湖:一般指太湖,這里暗指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之事。
禾黍傷心周大夫:周大夫路過故都,見昔日宗廟宮室長滿禾黍,作《黍離》詩表達悲傷。
笳聲:胡笳的聲音,常象征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
逋梅蘇柳:林逋種梅,蘇軾植柳,這里代指杭州的美景。
熱中腸:心中憂憤。
咄咄謾書空:用殷浩被廢后終日書空‘咄咄怪事’的典故,表達心中不平。
銅駝陌:洛陽的繁華街道,這里借指錢塘的繁華之地。
血指:指悲憤到極點。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南宋時期,錢塘(今杭州)曾是都城,前期經濟繁榮、歌舞升平。但隨著局勢變化,國家面臨北方政權的威脅,社會動蕩。詩人可能在目睹了錢塘從繁華到逐漸衰敗的過程后,借和韻的方式寫下此詩,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和世事無常。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通過今昔對比深刻展現了時代的變遷。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南宋時期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歷史教訓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先生真與世情疏,久掩柴門只靜居。
半世春心傷杜牧,十年秋雨病相如。
語逢慷慨多經世,詩有推敲每起予。
咫尺相違竟三載,教人頻望只輪車。
綠暗紅稀。昨日東風今日客。繡奩空,珠履隔。昔游非。
曲房幽徑無人處。卻是閑花偏解語。白云編,黃石墓。有誰知。
西嶺驟暗銷殘暉,芷岸蘭汀堆夕霏。
數聲撞空九天半,知有招提隱翠微。
風助馀音響崖谷,蕭蕭暝港孤舟宿。
禪關棲鳥爭寒木,歸僧疾步穿山麓。
嗟此何景兮煙寺晚鐘,丹青欲盡焉能窮。
本來人是地行仙,露宿風餐不計年。
旭日初升收宿雨,吟鞭已拂又乘船。
客游海外山環海,槎泛天邊水接天。
指點蘭城煙樹際,名崇楊后與王前。
野林物物適幽棲,
春引風高裂石時。
何處雙禽飛不定,
靜宜翠竹亞寒枝。
造化寒暑,有來有往,
衲僧火爐,有開有閉。
寒暑往來,火爐開閉。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
重關不禁旅魂過,夢里看君渡塞河。
白日總悲生事少,黃泉翻羨故人多。
荒臺啼鳥圍松柏,廢苑寒云鎖薜蘿。
未遂首丘須淺葬,好留枯骨待恩波。
老讀文書興易闌,須知養病不如閑。
行林瓦枕虛堂上,臥看江南雨后山。
擇居有如鳥擇巢,脫彼幽谷遷于喬。我生鎩翮頻飄飖,西飛燕子東伯勞。
初從蕭林陟東皋,鵲巢暫作鳩居僑。七年寄跡如萍飄,朅來此地重誅茅。
羽譙譙兮尾翛翛,爾室幸免風雨漂。室中有子取鴟梟。漫漫長夜時鳴嗥。
兩三雛羽猶稚嬌,傍母索哺聲嗷嗷。老烏覓食暮復朝,俯噣墮芷仰銜苕。
卷羽飛渡長江潮,漂泊湖海非游遨。歸飛不為驚弓逃,兩翼損折難翔翱。
縮頸曳尾伏林梢,一枝猶喜穩鷦鷯。君不見羽山文雉中旌旄,弋者挾彈彎烏號,故巢回首牖戶拋。
又不見西江單鵠摩青霄,攖繳忽墜層云高,故巢回首林木焦。
嗟哉兩禽具奇毛,禍機竊發徒自招。何如空谷長逍遙,偃仰不用嗟無聊。
丹山阿閣讓九苞,弗復矯首摶扶搖。噫吁嘻!弗復矯首摶扶搖。
烏云含雨又趖西,湖水高梁岸與齊。自是故鄉人意倦,晴鳩也懶出林啼。
捧土何能塞眾流,漂殘壟麥已無秋。商羊欲舞焦明出,傳語乖龍可少休。
雨后昆湖瀲瀲青,西山一邏當南屏。我來亦挾紅衣伴,只恨晚鐘無處聽。
每歲湖游愛后山,扁舟今許雨中還。四圍松筱碧相瞰,幾菂芡荷玉自攀。
將雨園林壓夕陰,避風山鵲動歸心。剎那涼燠疇分別,付與狂生冷眼吟。
但矜樹木如名節,誰信池臺有廢興。溜雨可憐千尺柏,雨馀蟲蟻各憑陵。
莫倚廊腰近砌苔,鶴聲螢照漫相猜。十年拜月窺星地,又共涼宵賞雨來。
瀁月池頭千竹聲,水聲還雜雨聲清。兒時愛雨閒滋味,百度追摹總不成。
宣南夢味廿年中,雨后街泥浩蕩逢。今日小車仍犯雨,長街不見白燈籠。
檐雨冥冥晚益豪,垣苔墻荔自相高。北窗何用占龜兆,正欲當門一徑蒿。
花里蝶,花里休。
蓼中蟲,蓼中死。
人生甜苦皆是緣,法只可隨順應之。
翩翩春服美遨游,麗日晴薰杜若洲。漫說握蘭追上巳,遙思圈柳宴東流。鶯聲出谷樹邊樹,山色入簾樓上樓。為報花刑今已緩,可容真率一相酬。
入林閒作采真游,共對青山綠水洲。沐雨煙鬟嬌欲語,迎晴嵐黛翠常流。何來佳客同看竹,可是仙人自好樓。共說春光留一日,新詩濁酒喜交酬。
案積如山卷。盡從容、手書耳受,移時散遣。暇即攜觴兼召客,王版銀鉤光泫。頻倒屐、莫辭重繭。為續鸞弦酬鳳髓,便以膠、投漆情還淺。騰尺木,素懷展。
九龍七級龍光顯。憶登高、攀蘿直上,指揮輪扁。下視桑麻成世界,聽徹云中吠犬。料四牡、馳驅不免。若過棠陰須少憩,采風謠、正屬輶軒典。留贈答,素毫剪。
寂寂蓬門雀可羅,不妨休影養天和。
詣人三十已當止,年事那堪更倍過。
樗散知非濟世賢,一官明道又踰年。
真人上界官都足,甘向塵寰作散仙。
朝濟南溟暮象頭,晉安才子不凡流。
遠游豈窘云霄步,高視寧論峛崺丘。
杖履千山隨雨度,古今雙眼與云浮。
交情正洽分攜易,粵水閩山意共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