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歌 其七
西嶺驟暗銷殘暉,芷岸蘭汀堆夕霏。
數聲撞空九天半,知有招提隱翠微。
風助馀音響崖谷,蕭蕭暝港孤舟宿。
禪關棲鳥爭寒木,歸僧疾步穿山麓。
嗟此何景兮煙寺晚鐘,丹青欲盡焉能窮。
西嶺驟暗銷殘暉,芷岸蘭汀堆夕霏。
數聲撞空九天半,知有招提隱翠微。
風助馀音響崖谷,蕭蕭暝港孤舟宿。
禪關棲鳥爭寒木,歸僧疾步穿山麓。
嗟此何景兮煙寺晚鐘,丹青欲盡焉能窮。
西邊山嶺突然暗下來,消散了殘余的日光,長著香草的岸邊和小洲堆滿了傍晚的霧氣。幾聲鐘聲在天空回蕩,仿佛來自九天半空,可知有佛寺隱藏在青翠的山色中。風助力讓鐘聲在崖谷間回響,昏暗的港灣里一艘孤舟靜靜地停泊。佛寺關門,棲息的鳥兒爭搶著寒樹上的位置,歸來的僧人快步穿過山麓。感嘆這是什么景色啊,是煙寺晚鐘,就算是繪畫高手也難以畫盡它的美。
驟暗:突然暗下來。
殘暉:殘余的日光。
芷岸蘭汀:長著香草的岸邊和小洲。芷、蘭,都是香草名。
夕霏:傍晚的霧氣。
撞空:在天空中回蕩。
九天半:形容極高的天空。
招提:佛寺。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馀音:指鐘聲的余響。
暝港:昏暗的港灣。
禪關:佛寺的關門。
丹青:指繪畫。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詩人可能是在傍晚時分游覽山林,看到了佛寺以及周圍的景色,聽到了晚鐘,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寧靜,詩人有閑暇去欣賞自然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煙寺晚鐘”的景色,突出其寧靜、清幽的特點。其特點在于意象豐富、意境悠遠、視聽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客路誰相識,燈寒暮景收。一年今夜盡,千里異鄉愁。骨肉知何在,漁樵欲共游。歲華明日度,飄泊逐孤舟。
從親客殊鄉,所忻塵事屏。茲承有方役,愿言千里騁。朝辭縣北山,午踰虛南嶺。濕嵐冱浮陰,高日下疏耿。亂田麥蕃膴,絕壁松秀整。登登箯輿勞,委委蘿徑永。異跡辨夔足,獨往見僧影。沖襟畼寬曠,玄趣集深靜。丘墓躬汛掃,庭闈念定省。仆夫戒期程,烏啼復予警。
梅花一樹大橋邊,白發老翁來系船。明朝捕魚愁雪落,半夜推篷起看天。
侯光與德耀,布衣心耿耿。長夜五噫歌,誰念空山冷。
山連薊北見逶迤,小徑通天傍險陂。隱谷長蔓多細草,懸崖短干少松枝。習浮鷗子隨波逝,憩樹牧兒逐影移。老去登臨無健力,白頭空惜此低垂。
麻衣道者術親傳,石室瑤編豈偶然。一缽舊攜中岳頂,雙燈今續大溈前。封侯定遠寧無骨,入相剛成且問年。愧我黃扉頭白早,丹青行辟四門賢。
世味老來淡,閉門欣獨居。一閑僧亦羨,多癖友常疏。竹露頭梳冷,茶煙夢覺初。詩懷并酒興,不樂復何如。
丞相名偏重,遺祠世共尊。乾坤柴市遠,日月蕙樓存。一死消胡運,孤忠報漢恩。中原還正統,辛苦向誰論。
儂身三十為君妾,與君為歡未一月。別來幾許頭將白,安得芙蓉比顏色。
屋角依稀月影殘,殘時始覺滿時難。玉盤洗出中秋夜,猶許人間仔細看。
窮曛經漁浦,寒水白于練。總總星東出,獵獵風北轉。眼中獸蹄過,笛里魚狀變。稍聞刁斗應,漸喜煙火見。誰家長林根,系艇沙渚面。天含瀟湘思,山錯吳越甸。承平謝憂患,少壯忘羈賤。瓜橋往未遑,云源訪殊便。明涉子陵灘,桂酒同一奠。
自昔君臣,信際會、風云有數。看圣節、才過又值,生申初度。金鼎調元親手付,十年海內歸陶鑄。聽童謠、好個太平朝,賢宰輔。量韓琦,身裴度。勛丙魏,謀房杜。稱蟒衣玉帶,日承恩注。特免常朝朝罷入,平章軍國中書務。看行年、七十轉精神,無求去。
田興不現過江身,便語嚴光是逆臣。光武心胸壓洪武,治平先恕采薇人。
君王別館湖中央,菊日浮游錦纜香。貪把深杯向蘆葦,錯教橫吹驚鴛鴦。車徒雜沓四岸合,殿閣洄沿一水長。萬古有人還此地,他年吾輩是重陽。
日暮親朋遠,音書寄不將。年光隨水逝,秋色逐城荒。短褐風塵滿,扁舟道路長。倚樓兼覽鏡,無興慰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