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正仲南風
有客披襟曰快哉,豈知元自舜弦來。
但令酷吏暑先去,足想蒼生慍自開。
樹影縱橫流院落,荷香來往護池臺。
公權只賦生涼句,不道閭閻正苦哀。
有客披襟曰快哉,豈知元自舜弦來。
但令酷吏暑先去,足想蒼生慍自開。
樹影縱橫流院落,荷香來往護池臺。
公權只賦生涼句,不道閭閻正苦哀。
有客人敞開衣襟說暢快啊,卻不知這風原本是從舜彈奏的五弦琴而來。只要能讓酷吏像暑熱一樣先離去,就足以想象百姓的怨怒會自然消散。樹影縱橫交錯地灑落在院落中,荷香在池臺周圍飄蕩守護。柳公權只寫了帶來清涼的詩句,卻沒說到民間百姓正痛苦哀傷。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正仲:人名。
披襟:敞開衣襟。快哉:暢快啊。
元自:原本從。舜弦:傳說舜彈五弦琴,作《南風》詩,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之句。
酷吏:指殘酷的官吏。
蒼生:指百姓。慍:怨怒。
公權:指柳公權,他有寫清涼的詩句。
閭閻:指民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酷吏欺壓百姓的現象,詩人看到百姓生活困苦,借和詩的機會表達自己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百姓的同情。
這首詩主旨是關注民生疾苦,批判酷吏。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敏銳洞察和人文關懷。
跡自青門遠,田衣賁在躬。 舊房千嶠外,歸棹五湖東。 地力薑畦沃,年支芋盎充。 從支乃榮道,一與祖心同。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丞相有才裨造化,圣皇寬詔養疏頑。贏取十年閑。
久無音信到羅幃,路遠迢迢遣問誰。 聞君折得東堂桂,折罷那能不暫歸。 驛使今朝過五湖,殷勤為我報狂夫。 從來夸有龍泉劍,試割相思得斷無。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農務急。綠水千畦,慚愧秧針出得齊。 風斜雨細。麥欲黃時寒又至。馌婦耕夫,畫作今年稔歲圖。
管磬升,壇薌集。上公進,嘉幣執。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錫后邑。四維張,百度立。綿億載,邈難挹。
五齊絜,九牢碩。梡橛循,罍斝滌。進具物,揚鴻勣。 和奏發,高靈寂。虔告終,繁祉錫。昭秩祀,永無易。
慶元道學家,紫陽諸弟冠。 正印君得之,理窟講深貫。 雄文摛玉堂,直筆插東觀。 粹然中和容,清廟古珪瓚。 遁翁上封事,猶或以蓍斷。 君袖秋月章,直造紫皇案。 赤手搏長鯨,未能分萬段。 白華久無詩,清風可激頑。 去身似葉輕,來事如麻亂。 帝憂大江東,所至有水旱。 列宿選郎闈,福星下霄漢。 只恐席未溫,宣室夜將半。
陣鴻驚處。一網沉江渚。落葉亂風和細雨。撥棹不如歸去。 蘆花輕泛微瀾。蓬窗獨自清閑。一覺游仙好夢,任它竹冷松寒。
曰歸去來,歸去來兮,吾將安歸。但有東籬菊,有西園桂,有南溪月,有北山薇。蜂則有房,魚還有穴,蟻有樓臺獸有依。吾應有、云中舊隱,竹里柴扉。 人間征路熹微。看處處丹楓白露唏。況寒原衰草,牛羊來下,淡煙秋水,鱸鱖初肥。自笑平生,頹然骨相,只合持竿坐釣磯。都休也,對西風無語,落日斜暉。
悶欲呼天說。問蒼蒼、生人在世,忍偏磨滅?從古難消豪士氣,也只書空咄咄。正自檢、斷腸詩閱。看到傷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筆端結。 英雄兒女原無別。嘆千秋、收場一例,淚皆成血。待把柔情輕放下,不唱柳邊風月;且整頓、銅琶鐵撥。讀罷《離騷》還酌酒,向大江東去歌殘闋。聲早遏,碧云裂。
一卷離騷一卷經,十年心事十年燈。芭蕉葉上幾秋聲。 欲哭不成還強笑,諱愁無奈學忘情。誤人猶是說聰明。
長夜迢迢,落葉蕭蕭。紙窗兒、不住風敲。茶溫煙冷,爐暗香消。正小庭空,雙扉掩,一燈挑。 愁也難拋,夢也難招。擁寒衾、睡也無聊。凄涼景況,齊作今宵。有漏聲沉,鈴聲苦,雁聲高。
生本青蓮界。自翻來、幾重愁案,替誰交代。愿掬銀河三千丈,一洗女兒故態。收拾起、斷脂零黛。莫學蘭臺愁秋語,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長劍,倚天外。 人間不少鶯花海,盡饒它。旗亭畫壁,雙鬟低拜。酒散歌闌仍撒手,萬事總歸無奈。問昔日、劫灰安在?識得無無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虛空礙。塵世事,復何怪?
曲欄干,深院宇。依舊春來,依舊春來去。一片殘紅無著處。綠遍天涯,綠遍天涯樹。 柳花飛,萍葉聚。梅子黃時,梅子黃時雨。小令翻香詞太絮。句句愁人,句句愁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