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漁父)
陣鴻驚處。一網沉江渚。落葉亂風和細雨。撥棹不如歸去。 蘆花輕泛微瀾。蓬窗獨自清閑。一覺游仙好夢,任它竹冷松寒。
陣鴻驚處。一網沉江渚。落葉亂風和細雨。撥棹不如歸去。 蘆花輕泛微瀾。蓬窗獨自清閑。一覺游仙好夢,任它竹冷松寒。
柳暖花寒雨似酥。流鶯和夢覺來無。東風料峭捲蝦須。
欲覓瀟湘屏上路。楚山如黛少雙魚。口脂慵點鏡中朱。
憶昔西來,春已暮、馀寒猶力。正迤邐、登山臨水,未嗟行役。云笈偶尋高士傳,桃川又訪秦人跡。向此時、游宦興闌珊,歸無策。
歸計定,歸心迫。驚換歲,猶為客。還悵望、家山千里,迥無消息。□□不堪泥路遠,煙林賴有梅花白。為孤芳、領略歲寒情,誰人識。
一水穿崖走碧沙,
崖前樛木偃龍蛇。
分明便是桃源洞,
不見溪中流落花。
瑤臺夕承月,玉砌曉凝霜。
花映含章發,枝橫禁御長。
春風似相識,偏惜壽陽妝。
折得江南春,悵洛望陽客。
悠悠歲年暮,浩浩風塵隔。
遠道勿相思,相思減容色。
陽臺云雨日虛無,枕上千行灑轆轤。
書去畫梁空燕雀,愁來江浦換蘼蕪。
誰家錦帳邀春住,此夕青燈帶影孤。
莫把明珠買傾國,馬卿四壁有當壚。
嫩紅花穗照波明,
已覺饞涎滿口生。
他日染成紅鶴頂,
一枝先折過橋行。
人歸洞庭水,心遠百蠻天。
虹飲吳山雨,蟬嘶楚岫煙。
掛帆明月樹,沽酒白云船。
來雁紛南向,衡陽何處邊。
碧樹臨江罨畫樓,一聲寒雁四山幽。夕陽古渡幾行舟。
曲岸拈花香染手,回廊說夢月低頭。天風云浪奈何秋。
云母屏風隱翠蛾,柳陰月下逗橫波。惜花心愿枉江河。
潑乳春茶誰料理,乘肩小女自嬌歌。深慚薄怒得愁多。
唐印朱文觀者信,銅花斑斑紅沫潤。
兩字左右方寸強,顏家世守此名印。
二十四郡忠臣無,公名才得天子呼。
杲卿其兄真卿弟,眨公出公名不誣。
其時天下人望同。不以名稱稱魯公。
豈知此印到今好,手舉公名精爽充。
我欲昌黎名印得,可雙顏印分芒色。
公行死矣韓生歸,君命之銜皆報國。
古壁傷情憶舊題,
連天芳草望空迷。
沉吟此意向誰說,
合盡碧云日又西。
著鞭蒼崖陰,下馬古寺門。老僧乞食去,獨瞻無上尊。
相將二玉人,盤礴共一樽。境靜悟塵垢,林香識蘭孫。
何年缽羅老,同訪花柳村。鳥能貫珠歌,花能折腰舞。
老人如帝江,識此真律呂。擊節復長謠,急觴猶插羽。
春風已趣裝,行樂更幾許。吾人但取醉,何必浪自苦。
阿蒙城址長蒿蓬,依舊江流日夜東。
遠岸樓臺殘月下,嚴更鼓角亂山中。
爬沙大蟹時穿籪,撲火秋蟲誤打篷。
嘆息荊州人熟睡,白衣稚子竟英雄。
洞引云歸,云聯嶂起,峰峰不斷。笑幾番、苔滑扶筇,藤裊罥衣絕項,才舒望眼。可惜孫登仙去早,便長嘯、空山有誰管。小亭畔,愛拂拂天風,衫袖吹滿。
崖陰更尋細款。試喚起石公情更懶。借圓坡憩影,危流濯足,勝討莫嫌歸晚。歷歷峭帆吹不落,帶一片、夕陽紅影顫。且留戀,待宵深、月明飛盞。
日日開籠放雪衣,
海天難得寄書歸。
祇教早脫將雛苦,
化作詩腸白鳳飛。
小院蘼蕪欲作叢。
秋千池畔畫堂東。
日斜鶯囀謝娘慵。
情思泥人何處去,
碧桐陰里下簾攏。
玉釵微墮髻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