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皋木芙蓉千株爛然云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也作歌紀之
牡丹一名木芍藥,拒霜也號木芙蓉。好花名盡多重疊,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鴻一聲天雨血,落霞萬頃江飲虹。水花已盡岸花出,千朵萬朵能白紅。
曾共鴛鴦登繡縟,也隨???上屏風。金釵欲插嫌花重,玉手高攀與面重。
弄色合歡無限思,九心千葉為誰容。朝看花開紅偏淡,暮見花斂紅轉濃。
朝開夕斂如趨市,明日風光移別蘤。平生愛花入骨髓,白頭出沒與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開花落水悠悠。未吃太平一杯酒,歲歲花開伴白頭。
牡丹一名木芍藥,拒霜也號木芙蓉。好花名盡多重疊,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鴻一聲天雨血,落霞萬頃江飲虹。水花已盡岸花出,千朵萬朵能白紅。
曾共鴛鴦登繡縟,也隨???上屏風。金釵欲插嫌花重,玉手高攀與面重。
弄色合歡無限思,九心千葉為誰容。朝看花開紅偏淡,暮見花斂紅轉濃。
朝開夕斂如趨市,明日風光移別蘤。平生愛花入骨髓,白頭出沒與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開花落水悠悠。未吃太平一杯酒,歲歲花開伴白頭。
牡丹又叫做木芍藥,拒霜花也就是木芙蓉。美好的花名多有重疊,并非枝干相同而是外貌相似。悲鴻鳴叫一聲,天空仿佛染血,晚霞如萬頃,江水似在飲虹。水中荷花已謝,岸上芙蓉盛開,千朵萬朵,有白有紅。它們曾與鴛鴦一同出現在錦繡織物上,也和???一起被畫在屏風里。想插金釵卻嫌花太重,玉手高攀花朵與臉齊平。花色變幻的合歡花情思無限,重重花瓣是為誰而綻放。早晨看花開,紅色偏淡,傍晚見花合,紅色轉濃。花朝開夕合如同人趕集,明天美景就會轉到別的花上。我一生愛花愛到骨子里,年老了還像花一樣出沒。我與花相伴六十年,花開花落,時光悠悠。還沒品嘗太平盛世的一杯酒,年年花開都陪著我白頭。
拒霜:木芙蓉的別稱,因其秋季開花能傲霜而得名。
悲鴻:即鴻雁,古人認為鴻雁叫聲凄厲,常與悲愁聯系。
???:一種水鳥,形似鴛鴦。
弄色合歡:木芙蓉花一日三變,早晨白色或淺紅,中午深紅,傍晚紫紅,如同會弄色的合歡花。
蘤:古“花”字。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老我逢花六十秋”推測,詩人年事已高。當時社會或許并非太平盛世,詩人一生愛花,看到木芙蓉盛開,感慨時光流逝,自己未享太平,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木芙蓉展開,描繪其美麗姿態與花色變化。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花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江云斷續草綿連,云隔秋波樹覆煙。
飄雪荻花鋪漲渚,
因問館娃何所恨,破吳紅臉尚開蓮。
鶴棲峰下青蓮宇,花發江城世界春。
紅照日高殷奪火,
自嘆秋風勞物役,白頭拘束一閑人。
十層花宇真毫相,數仞峰巒閟月扉。
攢立寶山中色界,難保爾形終不轉,莫令偷拂六銖衣。
瑣文結綬靈蛇降,蠖屈螭盤顧視閑。
鱗蹙翠光抽璀璨,
知爾全身護昆閬,不矜揮尾在常山。
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
微渡竹風涵淅瀝,應是梵宮連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一株繁艷春城盡,
雙樹慈門忍草生。
愁態自隨風燭滅,
還似錢塘蘇小小,
只應回首是卿卿。
香燈寂寞網塵中,煩惱身須色界空。
龍缽已傾無法雨,
深夜月明松子落,儼然聽法侍生公。
浦邊梅葉看凋落,
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
繁艷彩毛無處所,
盡成愁嘆別溪橋。
翠條盈尺憐孤秀,植向西窗待月軒。
輕剪綠絲秋葉暗,
看爾拂云今得地,莫隨陵谷改深根。
江城物候傷心地,
遠寺經過禁火辰。
芳草壟邊回首客,
嘆息光陰催白發,
莫悲風月獨沾巾。
臨平水竭蒹葭死,
里社蕭條旅館秋。
嘗嘆晉郊無乞糴,
苛政尚存猶惕息,
老人偷拜擁前舟。
海潮晚上江風急,
津吏篙師語默齊。
傾手奉觴看故老,
漸舉云帆煙水闊,
杳然鳧雁各東西。
菊芳沙渚殘花少,柳過秋風墜葉疏。
堤繞門津喧井市,
非為掩身羞白發,自緣多病喜肩輿。
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艷傾,歌清管咽歡未極,越師戈甲浮江來。
伍胥抉目看吳滅,靈巖香徑掩禪扉,秋草荒涼遍落暉。
江浦回看鷗鳥沒,野寺經過懼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館。
吳鄉越國舊淹留。
碧峰依舊松筠老,重得經過已白頭。
俱是海天黃葉信,
還向窗間名姓下,數行添記別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