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館娃故宮
江云斷續草綿連,云隔秋波樹覆煙。
飄雪荻花鋪漲渚,
因問館娃何所恨,破吳紅臉尚開蓮。
江云斷續草綿連,云隔秋波樹覆煙。
飄雪荻花鋪漲渚,
因問館娃何所恨,破吳紅臉尚開蓮。
江上的云時斷時續,岸邊的草連綿不斷,云朵隔開了秋天的水波,樹木籠罩在煙霧之中。荻花像飄雪一樣鋪滿了漲水的小洲,于是我不禁發問,館娃宮的美人有何遺憾呢?那曾使吳國滅亡的紅顏依舊如盛開的蓮花般嬌艷。
館娃故宮:指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的館娃宮,故址在今江蘇蘇州西南靈巖山上。
綿連:連綿不斷。
秋波:秋天的水波。
漲渚:漲水的小洲。
破吳紅臉:指西施,傳說她的美貌導致吳國滅亡。
開蓮:像蓮花開放,形容女子美貌。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游覽館娃故宮舊址時所作。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西施建館娃宮,后吳國被越國所滅。詩人面對歷史遺跡,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和美人命運。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也展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獨特感悟。
墨花仙吏江東彥,蘊藉風流豈多見。琴鶴相隨一葉舟,名山大川覽將遍。
湖陰形勝天下奇,云帆過此多新詩。山川神欲與之會,忽作美人來夢思。
含羞故向東風立,髣髴花前舊相識。蛾眉半掃橫春山,星眸兩點凝秋碧。
兩娃前導門徑幽,美人攜手登仙樓。樓中圖史盈幾案,一洗仙吏平生愁。
美人起,通問仙吏情恍然。須臾侍兒列春宴,八珍九鼎羅樽前。
一觴一詠歡無極,恨莫揮戈留白日。句句含情如有求,酒闌更入凝香室。
雕床繡褥飛鳳皇,錦衾寶枕聯鴛鴦。美人細語知名久,班馬才華獨擅場。
奇逢自古真難得,始信千金當一刻。夢覺孤篷別有天,乳鴉啼樹東方白。
殘雪疏籬半欲摧
暗香消息巳傳梅
三家五家村舍出
一花兩花香意回
今日多情惟我到
無人解惜為誰開
相逢剩作尊前恨
何處笛聲江上來
東西南北幸同官,
休作班荊解后看。
一笑喜逢粳秫賤,
相攀莫待菊茱殘。
沙鷗點點投波沒,
檐鵲聲聲帶日乾。
美景良辰同賞樂,
四并誰道古來難。
辭家遠行去,
儂歡獨離居。
此日無啼音,
裂帛作還書。
東鄰調瑟雜吹簫,
聽罷空房更寂寥。
歲晏云屏虛射雀,
秋深銀漢未成橋。
不禁珠淚臨風落,
自惜紅顏倚鏡消。
惆悵花前兼月下,
年年瘦盡楚宮腰。
決獄初迎雨,開倉旋取陳。青黃今接夏,饑疫免憂春。
簾密風時度,宮深日倍長。纻羅隨節賜,黍麥趁新嘗。
執熱寧忘濯,清心自釋煩。東朝聞好語,畏日解馀暄。
出磨玉塵除舊廩,捧箱綵縷看新絲。一年豐樂今將半,兩殿歡聲外得知。
舟楫喧呼招屈處,禽魚鼓舞放生中。百官卻拜梟羹賜,兇去方知舜有功。
玉殿清虛過暑天,草廬煩促念民編。外家近許遷新宅,不遣司農費一錢。
王事勞勞信有馀,
時危經濟定何如。
兵戈未報東南息,
倉廩遙憐郡邑虛。
荒草斷城春寂寂,
落花歸騎雨疏疏。
野人實少干時策,
猶掩衡門學著書。
千峰急雪灑茅檐,久旱微陰冷亦堪。
獨賴諸公憂凍餒,不勞明主顧東南。
高標一任寒梅得,馀潤偏宜宿麥含。
薄暮倚欄看絮舞,鬢絲相伴兩鬖鬖。
偷閒閒步上星巖,
去去清風捲客衫。
萬丈煙霞歸眼界,
一重門洞又機緘。
高低石磴仙留跡,
紅紫奇花鳥亂銜。
醉把茅龍題翠壁,
白云玄鶴滿松杉。
將葉作團扇,
那愁風雨多。
空留一腔絲,
脈脈訴微波。
吹人無那素馨風
更送桃花上臉紅
但得佳人稱太白
不辭沉醉月明中
峻坂策快馬,直下無留停。
順水方行舟,峭帆趁風輕。
胥稱適意時,止處應圖平。
茍其恣一往,其害實堪驚。
是地運河岸,乃有峭帆亭。
掛帆抑觀帆,其語原未明。
吾謂觀斯可,天道恒虧盈。
余發已種種,
子來真枉生。
深勤兩鳧集,
何止一牛鳴。
晚徑泥猶滑,
春江岸欲平。
論詩方有味,
為我老彌明。
偶泄春光此一枝
故山幽夢憶疏籬
雪羞潔白常回避
風近清香似可期
老氣卻因高樹得
閑愁只許落花知
醉中曾記吟詩處
獨倚闌干待月時
吳綃一幅苦無多
中涵大華及黃河
偶然乘風山下坐
紫煙翠靄坐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