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其二三
劄得腳跟牢,
不怕風濤險。
大田多稼如云,
只要及時收歛。
歸來香積國經行,
喜見飛簷翔唇吻。
議賞元勛,
高低有分。
劄得腳跟牢,
不怕風濤險。
大田多稼如云,
只要及時收歛。
歸來香積國經行,
喜見飛簷翔唇吻。
議賞元勛,
高低有分。
扎穩腳跟堅定穩固,便不畏懼風浪險惡。大片田地里莊稼茂盛如云朵,關鍵要及時收割歸倉?;氐椒饑车芈叫凶?,欣喜見到飛檐下妙語傳揚。評議獎賞有功之臣,各有不同等級區分。
劄(zhā):通'扎',穩固。
風濤險:比喻人生或修行中的艱難險阻。
大田多稼:化用《詩經·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指廣闊田地里的莊稼。
香積國:佛教中香積如來的佛國,此處或代指修行圓滿之境。
飛簷翔唇吻:形容飛檐下的鳥鳴或說法者言辭靈動如飛鳥翱翔。
元勛:大功臣,此處喻指修行有大成者。
此為禪宗偈頌,當為宋代禪僧所作。禪宗重視'當下修行',作者或借此教導弟子:修行需如'扎穩腳跟'般穩固根基,如'及時收歛'般把握時機,最終方能得見修行成果,契合禪宗'直指人心'的傳法特點。
本偈以生活場景喻修行之道,前半強調'穩固根基、把握時機'的修行方法,后半描繪修行有成后的境界與果報,語言通俗而哲理深刻,是禪宗'以俗喻禪'的典型之作。
路盤山徑轉霏微,
濕翠霜紅凈晚暉。
萬古東南天竺盛,
十年塵土賞心違。
鴛鴦殿后空題句,
南北峰頭且振衣。
此景欲吟吟未了,
落霞孤鶩又齊飛。
辭喧就寂與詩宜,
此意寧為俗子知?
暫作芙蓉依綠水,
會看花樹拓南籬。
不教墮落淩云氣,
別有商量話語時。
世事如棋無定著,
區區恐負故人期。
瑞雪靄芳辰,輕煙裊裊新。
青陽初應律,朱邸迥臨春。
就日披榮早,迎風解凍勻。
自憐衰朽質,噓咈藉洪鈞。
白羽橫空落未休,
一聲風露九江秋。
不知誰是愁中客,
夢斷天涯十二樓。
孤節區區是愛君,
危言未達已危身。
豺牙虎爪铦于劍,
不為詩人食譖人。
君不見將軍臺閣龍圖張,何人畫牛司馬堂。十牛戰角垂其耳,掛之中堂見者喜。
風林煙草恣牧放,水涉沙眠無觸觗。黃犍黑牯觔肉真,司馬堂中安用此。
豈知此物公所珍,展畫似對桃林春。高亭青松拂赤日,南山白日消黃塵。
攻駒不羨三千牝,考牧還歌九十犉。尚書況登本兵部,天營十二屯貔虎。
南征北伐運籌策,破虜擒戎在樽俎。已看神武藉經綸,要使蒼生有環堵。
蒼生十年望蘇息,海內荒城久荊棘。犁鋤未慰三農心,輸挽空嗟萬夫力。
我知明公分主憂,坐清寇盜安王侯。沙場之地皆田疇,盡卻戰馬歸耕牛。
君不見中堂此圖日張掛,丹青照耀麒麟畫。
蒲葵裁成扇,癭木斲為樽。
自是山林物,不入紈綺門。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尊酒,欲以贈遠人。
愿子留斟酌,慰此平生親。
清絕詩兼畫,蕭然梧石間。
性迂遭白眼,骨傲對青山。
獨醒難趨世,焚香好閉關。
曾瞻遺影在,水竹寫悠閑。
霜結沙塵凍不飛
榆林風定日熹微
客程已入山東境
漸喜居人識面稀
五湖春色際天來,沙鳥風帆遞往回。
笑日野花幽近竹,入云風磴冷侵苔。
棲遲白首惟疏放,報答青春信酒杯。
好事山僧能不倦,晚猶攜客上高臺。
春日春人惟又。春酒。朵朵照瓊枝。
山茶花被海棠催。開么開。開么開。
蠻腰素口。
嬌小思珍偶。
誤殺徐娘成老丑。
應得紅燈綠酒。
當年花月歡場,
夢中妝淚千行。
試問麻姑記否,
而今又幾滄桑。
五十年前詩酒身,山陰風月尚如新。閑愁已是無闌障,一枕春寒更惱人。
蹋雨敲門覓季夷,襞箋同和仲高詩?;厮嘉迨昵笆?,恰似今宵夢里時。
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對青銅。故人只有桃花在,惆悵無情一夜風。
文翁治蜀澤民深,
贛守無堪愧士林。
長育務先庠序教,
講磨思見圣賢心。
今茲未肯孤毫善,
學者尤宜念寸陰。
三百馀篇金石奏,
席間愿聽得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