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柘溪得西字
晴雨春無定,東風忽轉西。
地肥桑眼大,天暖麥須齊。
食頓尋幽所,舟行畏惡溪。
野禽如避客,飛上半山啼。
晴雨春無定,東風忽轉西。
地肥桑眼大,天暖麥須齊。
食頓尋幽所,舟行畏惡溪。
野禽如避客,飛上半山啼。
春天的天氣陰晴不定,雨水無常,東風突然轉向西邊。土地肥沃,桑樹的嫩芽長得肥碩;天氣溫暖,麥芒整齊地生長。吃飯時尋找幽靜的所在,行船時害怕經過險惡的溪流。野鳥好像在躲避客人,飛到半山腰上啼叫。
桑眼:桑樹的嫩芽,因形狀如眼而得名。
麥須:麥芒。
食頓:吃飯。
惡溪:水流湍急、險惡的溪流。
避客:躲避客人。
此詩創作于詩人春日行旅途中,具體時間未詳。詩中描繪了經過柘溪時所見的春日田野景象及行船時的真實感受,反映了古代行旅生活的片段。
全詩圍繞‘過柘溪’的行旅體驗展開,前兩聯以‘晴雨’‘東風’起筆,轉寫‘桑眼’‘麥須’的春田生機;后兩聯由景及事,寫尋幽用餐與畏溪行船,末句以‘野禽避客’收束,平淡中見細膩,展現了春日行旅的獨特視角。
昔過臨平召伯時,小舟就買藕尤奇。
如拈玉麈涼雙手,似瀉金莖咽上池。
好事染紅無意緒,癡人蒸熟減風姿。
炎州地狹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藥醫。
深林不語抱幽貞,頼有微風遞遠馨。
開處何妨依蘚砌,折來未肯戀金瓶。
孤高可挹供詩卷,素淡堪移入臥屏。
莫笑門無佳子弟,數枝濯濯映階庭。
脫了荷衣事將臺,羈留又見嶺梅開。
詩因癸水辰山作,訟自雷州電縣來。
架上書從人借讀,墻邊竹是俸移栽。
小窗睡起無情味,閑聽饑禽啄砌苔。
農家望汝卜年豐,似絮如峰??不同。
縱有濃陰工閣雨,略無定態喜隨風。
往來與月為仇敵,舒卷和天盡蔽蒙。
安得竦身騰汗漫,叫開閶闔掃長空。
歲晚滄洲筑草堂,卻將逢掖換軒裳。
市朝共嘆鳳高翥,世俗或疑麟不祥。
童子舉扶猶忼慨,門人要绖各凄涼。
衰殘無復相鐫切,遺墨常留幾案傍。
曾究西方學,儒書亦有聞。
賜金存日施,遺珥病時分。
白首夫同穴,青山子結墳。
吾詩非溢美,字字考埋文。
一郡夸饒掾,才名果不虛。
忽聞歸去勇,極恨往還疎。
囚戴公平德,奴擔性理書。
京華逢友舊,為說閉門居。
闔郡留無計,匆匆奪父師。
使君三月政,遺老百年思。
遠宦生華發,輕裝載舊碑。
海山應有恨,未得謝公詩。
倦入承明聽履聲,朱轓今復厭專城。
蕩胸太華供吟興,照眼伊川洗宦情。
莼鲙何慙高士決,琴龜不減昔賢清。
未應便葺東山墅,出處方關世重輕。
晚出別村干,夜深徒步歸。
飯猶懸早稼,衣尚在鄰機。
關塞秋防急,田園歲入微。
喟然投耒嘆,事事與心違。
手選千株高下種,似行庾嶺泛湘江。
只銷一朵南枝拆,盡受群花北面降。
自愛空山吹縞袂,絕羞華屋照銀釭。
主林神禁人殘毀,深夜應無斫樹龐。
萬夫喧喧不停杵,杵聲丁丁驚后土。
徧村開田起窯灶,望青斫木作樓櫓。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訶責如風雨。
漢家丞相方憂邊,筑城功高除美官。
舊時廣野無城處,而今烽火列屯戍。
君不見高城????如魚鱗,城中蕭疎空無人。
一樹婆娑整復斜,使君輟贈到田家。
自慙甕牖繩樞子,不稱香囊錦傘花。
小借煖風為破萼,旋澆新水待抽芽。
丁寧童子勤封植,留與甘棠一樣夸。
舊知偏下石,遠避亦傷弓。
留落周南眾,蕭條冀北空。
萬言徒飾詐,雙淚卻由衷。
王績何曾醉,劉蕡本不風。
文采如彪膽智非,畫堂巧伺燕雛微。
梁空賓客來俱訝,巢破雌雄去不歸。
鶑閉深籠防鷙性,蝶飛高樹遠危機。
主人寘在花墩上,飽臥徐行自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