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
陰霾渺渺接江鄉,登陸猶褰未涉裳。
入晚天容糊水色,拂明云影帽山光。
悶拈昌歜嗟香玉,披讀離騷玩徹章。
最是荷榴兩懷古,對人無語濕紅粧。
陰霾渺渺接江鄉,登陸猶褰未涉裳。
入晚天容糊水色,拂明云影帽山光。
悶拈昌歜嗟香玉,披讀離騷玩徹章。
最是荷榴兩懷古,對人無語濕紅粧。
陰霾彌漫,與江邊鄉村相連,上岸時還提起衣服沒讓它沾濕。傍晚天色與水色混沌一片,拂曉云影模糊了山巒的光彩。煩悶地拿著菖蒲,感嘆它如香玉般美好,翻開《離騷》讀完了全篇。最讓人懷古的是荷花和石榴,它們默默對著人,好似紅妝帶淚。
褰(qiān):提起,撩起。
昌歜(chāng chù):菖蒲的別稱。
徹章:全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和意象推測,可能是詩人處于壓抑的環境中,看到自然景象和植物,聯想到屈原的遭遇,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懷古之情和內心煩悶。其特點是借景與用典結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借景抒情、借古抒懷的創作風格。
明道四月,
睿德明發。
帝褰簾箔,
出臨軒榻。
總攬萬機,
指揮六合。
丹霞有個公案,
從來推倒扶起。
今朝普示諸人,
且道是個甚底。
憑高覽形勝,閩越此名邦。
嵐氣不成雨,鐘聲遙墜江。
暗潮生極浦,遠翠到疏窗。
更訂登臨約,莫閑游屐雙。
喚賣聲聲入耳頻,
一擔薇蕨雨馀春。
誰知采得香盈掬,
不是西山山上人。
沼沚清漣生,沄沄復浼浼。
爨清飯不足,歡賞心無餒。
金絲撚條柯,酥蠟滴趺蕾。
櫻桃與芍藥,春事卜貞悔。
烏桕村邊,酒旗飐、畫出江南風色。回首野渡荒寒,麋湖凍澄碧。鄉夢遠、銀鱸膾玉,甚長絆、季鷹詞客。雪浣征衣,云停舊約,難破凄寂。
又何用、草檄從戎,正書報、甘泉馬蹄疾。且喜隔年春到,有梅花消息。歸去好、紅爐紙閣,與故人、共醉良夕。忍聽哀角飛霜,暮愁千驛。
斷絕浮塵夢,支離世外居。
青燈堪耐久,白發不違初。
陰砌蟲鳴露,寒更月照廬。
功深風雨后,甘苦竟何如。
祖席停征蓋,瑤琴伴使車。
隴梅差可折,津柳若為舒。
白雪歌來風,青春客佩魚。
不堪頻送別,況乃歲將除。
幸托蒹葭好,因攀玉樹姿。
忽從分手處,轉覺渺心期。
越國人占歲,楚鄉客問歧。
獨憐漢川上,一鹢下江湄。
何年解組自西歸,
赤鉞彤弓照紫薇。
氣似青牛關內過,
歌曾白雪郢中飛。
駐顏不待餐金液,
繞膝惟看舞綵衣。
從此著書堪百歲,
筆床深傍釣魚磯。
往事縈懷底足嗟
晚風吹夢上皇家
青山獨榻無云影
白露空庭有菊花
干祿榮華惟畫餅
悟真虛誕亦餐霞
細思長作秋江會
且覓鱸魚上釣槎
一灘高五尺,十灘高五丈。
行盡銅溪四百灘,銅厓應當白云上。
厓上還有千萬山,一重高出一重顛。
待到銅厓望鄉國,始似從此看云閒。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櫻桃綻。
心隨飛鳥去悠悠,白發紅繃眼中見。
萬里真成一夢游,茗山重認雨中舟。
桐花落盡春風老,杜宇催人坐白頭。
田家無他望,所望在平畦。但恐終歲力,不得遂其私。
何哉造物者,亦得厚我施。夜來微雨過,使我菜麥滋。
登丘一以眺,秀色遠參差。此時桃與李,豈乏好容姿。
顧予樸野性,獨與此相宜。及時務耕作,那敢貪天時。
誰學枝頭百囀鶯,
故臨風作斷腸聲。
欲遲游騎從容住,
還惜征車取次行。
揚子江中?夜月
慧山亭上漱朝煙
遙看丹氣霏微里
二十泉中第四泉
窗外寒蟲聲唧唧。悲涼如訴還如泣。窗里斷腸人。低懷淚滿巾。
共當愁絕處。只有儂和汝。涼月照梧桐。有時差剩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