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戴成叔 其四
當年雪溪翁,知命故知足。
平生一退字,厚施不食祿。
高潔嚴子陵,清賢段干木。
溪上多子孫,林樹森瑤玉。
當年雪溪翁,知命故知足。
平生一退字,厚施不食祿。
高潔嚴子陵,清賢段干木。
溪上多子孫,林樹森瑤玉。
當年雪溪翁,知曉命運所以懂得知足。一生秉持一個“退”字,廣施善舉卻不食俸祿。像高潔的嚴子陵,清賢的段干木一樣。溪上有眾多子孫,如樹林中玉樹般森然。
雪溪翁:具體所指待考,應是一位品德高尚之人。
知命:知曉命運。
知足:滿足于已經得到的。
厚施:廣泛地施行善舉。
嚴子陵:東漢隱士,拒絕光武帝劉秀的征召,隱居富春山。
段干木:戰國初期魏國名士,品德高尚,不愿為官。
瑤玉:美玉,這里形容子孫優秀。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與戴成叔唱和過程中,有感于雪溪翁這類人的高尚品德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詩人借此表達對高潔品質的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雪溪翁的高潔清賢,突出其淡泊名利、廣施善舉的品質。詩中用典恰當,形象地展現出雪溪翁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傳統美德的追求。
三十年前硯席同,懷人長在夢魂中。
徒勞州縣知何補,高蹈丘園不是窮。
歷問舊游多故鬼,偶余我輩亦衰翁。
相逢又卻怱怱別,無復從容似泮宮。
蝸舍三年別,夔門兩歲除。
盆雖具肴簌,儺不是鄉閭。
櫪馬喧新集,桃符換舊書。
何如杜陵老,守歲阿咸居。
君以民脂膏,祿爾大夫士。
脂膏飽其腹,曾不念赤子。
貪暴以自誅,誅求不知恥。
指呼有鷹犬,嗜欲肆蛇豕。
但言民至愚,孰謂天在邇。
昭然甚可畏,殃必反乎爾。
圣訓十有六,簡嚴具天理。
大字刻山骨,朝夕臨坐起。
一念茍或違,方寸寧不愧。
清源庭中石,整頓自今始。
何敢警同僚,兢兢惟敕己。
年時我忝楚東守,邂逅君從湖北來。
攜手篇章擬蘇李,論交風義薄陳雷。
棲遲百里淹賢甚,奔走三州覺老催。
如見高人戴安道,為言我意最憐才。
風伯一怒聲如雷,排空濁浪山崔嵬。江湖千里人影絕,一葉小舟何處來。
蘆荻花中有漁者,蓑笠為衣楫為馬。止將煙水作生涯,紅曲鹽魚荷裹鲊。
舟人爭買不論錢,我亦聊將薦杯斝。烹庖入坐氣微腥,饤饾登盤色如赭。
但能得趣酒杯中,也勝彈鋏人門下。君不見仲尼魚餒則不食,陳蔡面猶含菜色。
又不見退之欲飽東海鯨,焉知家有啼饑聲。我居江鄉厭海味,今日魚蝦八珍貴。
朱門日興費萬錢,未必一生常適意。爾曹異日宦西東,一飯安得如今同。
寄鲊不須勞孟宗,但愿清白傳家風。我將歸結雞豚社,不用擊鮮如陸賈。
但愿年豐魚米賤,欣然醉飽同天下。
帝眷甘泉舊,綸恩換虎符。
神應馳北闕,眼已見西湖。
霖雨思賢甚,仙槎到漢無。
書梁形夢寐,大廈待公扶。
苕霅水會處,樓高風快哉。
洲中白蘋動,天半故人來。
穆入周臣頌,雄勝楚客臺。
飄飄玉川子,乘興上蓬萊。
云物書何處,山城白帝旁。
鬢絲驚漸短,日線喜初長。
江冷魚思復,陽回雁戀行。
小舟吾已具,命下即還鄉。
二叔年高甚,天涯姪未歸。
一陽云物動,三峽夢魂飛。
丈室懷明慶,巍樓上靜暉。
皇恩許歸去,行矣叩林扉。
秋浦天作秋,清溪風更清。
三宿不忍去,山以齊為名。
天臺李御史,傾蓋即鐘情。
憐我峽中歸,笑談洗枯榮。
攜壺上翠微,舉首望赤城。
相期老巖壑,便欲遺簪纓。
贈我十首詩,字字工且精。
從今似杜老,對酒懷李生。
何當細論文,萬戶侯可輕。
首遇重華辟四門,郡符帥閫誤蒙恩。
路經滟滪少陵鬢,草夢池塘靈運魂。
馬運敢辭論水陸,兵儲未暇議營屯。
故人相見談時事,耿耿胸中直氣存。
云飛初類愈隨郊,珠忽跳空室舞蛟。
但愿農多大田稼,不愁風卷少陵茅。
才疏政事由來拙,天遠精誠未易交。
三日禱祈才一雨,自知無處避謳嘲。
老遇懸弧旦,天涯把一麾。
誤蒙崧岳句,忍誦蓼莪詩。
節物梅經眼,年華雪上眉。
兒曾觴壽酒,盡是祝歸期。
修梁欲舉彩先標,聲撼春雷鼓百腰。
谿蟄蛟龍欣得雨,桐棲鸞鳳合沖霄。
清源水接南溟闊,紫帽山齊泰岳喬。
學不負人宜自勉,前賢勛業著三朝。
夢里身曾到永安,孤城絕塞俯驚湍。
東歸初喜楚天闊,西望堪嗟蜀道難。
滟滪堆邊已陳跡,水晶宮里又粗官。
帝鄉咫尺家鄉近,臣子憂心亦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