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樓
早被垂楊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頭。
關河北望幾千里,淮海南來第一樓。
昔日最多風景處,今人偏動黍離愁。
煙沙澒洞翻蘋末,欲倚西風問仲謀。
早被垂楊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頭。
關河北望幾千里,淮海南來第一樓。
昔日最多風景處,今人偏動黍離愁。
煙沙澒洞翻蘋末,欲倚西風問仲謀。
早被岸邊垂楊系住了遠行的船,五更時潮水退落在大江頭。向北眺望關河有幾千里之遙,這是淮海南來第一座名樓。昔日這里是風景最美的地方,如今卻讓人涌起黍離之愁。煙霧彌漫、沙塵涌動在蘋草末梢,我想倚靠西風問問孫權。
垂楊系去舟:古人有折柳送別習俗,垂楊似系住遠行之舟。
關河:泛指關塞和河流,這里指北方淪陷區。
黍離愁:化用《詩經·黍離》,表達對國家興衰的感慨。
澒洞:彌漫無際的樣子。
仲謀:孫權,字仲謀,三國時吳國君主,曾在此地有過輝煌功業。
多景樓在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面臨長江。此詩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國家偏安江南,北方大片土地淪陷。詩人登上多景樓,北望中原,感慨國家興衰,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愛國之情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其特點是將寫景、抒情、用典相結合,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南宋時期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一燈紅剩殘花滴。覺帳底、濃寒襲。倚枕聽時聲響寂。鐘兒敲畢。雞兒啼歇。窗影依然黑。
此時小夢剛收拾。又幾許、閑愁積。耐得繡衾頻轉側。悽悽惻惻。思思憶憶。誤了東方白。
臥病聞君鄴下行,
披衣推枕不勝情。
漳河只作西來水,
慷慨何人變羽聲。
梁王詞客有鄒枚,
苑雪千金一宴開。
何似蘭臺新賦就,
碧天無際大風來。
送春濛雨漲蘋灘
荷葉田田柳絮闌
想見垂虹三萬頃
拍天湖水釣絲寒
昨夜月團團,郎在何處邊?安能作百丈,日夕牽郎船。
聞郎往瀟湘,裁書寄雁去。郎行無定蹤,書寄知何處。
欲織雙鴛鴦,終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長得系肘腋。
維揚江上片帆開,沙凈云閑露碧苔。萬頃無塵渾似鏡,青山一帶逐人來。
長江天塹古今同,控引東南地勢雄。幾度桃花三月雨,錦云翻浪化魚龍。
送客猶為客,
歸期未有期。
一尊今夜酒,
千里故園思。
蛩響寒更候,
鳥啼落月時。
忽聞江上笛,
別緒益凄其。
五年夢繞清涼洞,猿鶴青山待我來。添得兩行家國淚,西風吹上會仙臺。
繽紛花雨散瑤林,持帚仙童倚樹吟。莫掃天香落人世,中原逐鹿劫塵深。
燕支山下月輪昏,
忍棄紅顏出玉門。
笳拍難論胡婦怨,
畫圖枉受漢家恩。
秋高漠北空環佩,
春暮江南有夢魂。
縱使黃金能贖妾,
單于久已笑中原。
人無忽略,事貴丁寧。
忽略近薄,丁寧近誠。
昔日豪情慕古風,
邇來涂抹作癡聾。
晴窗墨沈烏絲上,
夜火吟懷兔穎中。
三徑草生蹤欲絕,
一身萍寄夢真空。
年年最易韶光老,
搔首青天恨不窮。
一部《楞嚴》戶晝扃
木魚竹杖倚圍屏
老人自覺修齋好
不為兒曹講佛經
著屋圖書里
四山樓觀重
莼添張翰思
橘當李侯封
湖水自平淡
花枝多冶容
興來詩已就
只可酒千鐘
憶送雙旌帝北門,
豈知此別是終身。
項亭詩到鮮于錦,
羊峴書來暖似春。
只有死當封晉魏,
不令生得定燕秦。
世間榮事翻成屈,
獨抱功名向古人。
扁舟泊岸暫停橈,
穩渡輕車駟馬驕。
白浪疊生風蹙水,
碧流忽溢海添潮。
臨河頓作澄清想,
飲酒能將磈礧澆。
遙指沙鷗三五個,
低飛斜掠杏簾飄。
吏部文章工部詩,
兼攻外語少年時。
中西學問成何用,
愁絕蕭郎鬢漸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