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劉仲寬惠茶
憶昨中原全盛時,五方貢茶走京師。建溪頭綱最先到,天子特命開經闈。
儒臣講畢上命坐,瀹茗初試瓊甌甆。云章昭回耀幾席,群公進謝因進規。
我生也后不及見,耳聞盛事長嗟咨。十年流落古瀛下,誰謂荼苦甘如飴。
蓬山偉人國俊彥,哀此下土南冠羈。肯分錫赍賁衰朽,定知眷獎超凡私。
公才雅在嚴徐右,公學獨出河汾師。穹班近聞長秘府,奎壁分野生光輝。
儒臣見用天下福,講席宏開太平期。蒼崖赤子望蘇息,霖雨八荒舍公而其誰。
憶昨中原全盛時,五方貢茶走京師。建溪頭綱最先到,天子特命開經闈。
儒臣講畢上命坐,瀹茗初試瓊甌甆。云章昭回耀幾席,群公進謝因進規。
我生也后不及見,耳聞盛事長嗟咨。十年流落古瀛下,誰謂荼苦甘如飴。
蓬山偉人國俊彥,哀此下土南冠羈。肯分錫赍賁衰朽,定知眷獎超凡私。
公才雅在嚴徐右,公學獨出河汾師。穹班近聞長秘府,奎壁分野生光輝。
儒臣見用天下福,講席宏開太平期。蒼崖赤子望蘇息,霖雨八荒舍公而其誰。
回憶往昔中原繁榮昌盛時,各地進貢的茶葉都送往京城。建溪的頭綱茶最先送到,天子特意下令打開經筵。儒臣講完后皇上讓他們坐下,初次用精美的瓷杯煮茶品嘗。皇帝的御筆光彩照耀著幾席,大臣們進謝并趁機進諫。我出生晚沒趕上這景象,聽聞盛事常嘆息。十年來流落在古瀛之地,誰說茶苦我卻覺得甜如飴糖。蓬山的偉人是國家的俊才,憐憫我這個南方囚徒。肯把賞賜分給我這衰朽之人,定是知遇嘉獎超越了私情。您的才華遠超嚴助、徐樂,學問獨出河汾學派之師。近來聽說您位列高位掌管秘府,如奎壁二星使地方生光輝。儒臣被任用是天下之福,講席大開迎來太平時期。百姓盼著休養生息,普降甘霖拯救天下舍您其誰。
五方貢茶:各地進貢的茶葉。
頭綱:指每年進貢茶葉中最先送到的一批。
經闈:經筵,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瀹茗:煮茶。
瓊甌甆:精美的瓷杯。
云章:指皇帝的御筆。
昭回:光輝照耀。
南冠羈:指囚徒,這里是作者自謙。
錫赍:賞賜。
賁:使……增光。
嚴徐:指嚴助、徐樂,均為西漢辯士。
河汾師:指王通,隋代大儒,在河汾講學。
穹班:高位。
奎壁:星宿名,古人認為奎壁主文章。
蒼崖赤子:指百姓。
霖雨:比喻濟世的人才。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十年流落古瀛下”可知作者曾有過一段流落經歷。當時可能社會局勢發生變化,作者仕途不順或遭遇變故。友人劉仲寬送茶,作者借此詩表達對往昔的回憶、對友人的感激和對國家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謝茶表達對往昔盛世的懷念、對友人的感謝和對國家太平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學創作風格。
潘令新詩忽寄來,
分明繡段對花開。
此時欲醉紅樓里,
正被歌人勸一杯。
卻思毫末栽松處,
青翠才將眾草分。
今日散材遮不得,
看看氣色欲凌云。
蘭缸如晝曉不眠,
玉堂夜起沈香煙。
青娥一行十二仙,
被郎嗔罰琉璃盞,
酒入四肢紅玉軟。
馬上徒勞別恨深,
總緣如玉不輸金。
已知賤妾無歸日,
空荷君王有悔心。
何處邀君話別情,
寒山木落月華清。
莫愁今夜無詩思,
已聽秋猿第一聲。
年來如拋梭,不老應不得。
花眼綻紅斟酒看,藥心抽綠帶煙鋤。
顛狂楚客歌成雪,媚賴吳娘笑是鹽。
荷翻紫蓋搖波面,蒲瑩青刀插水湄。
煙黏薜荔龍須軟,雨壓芭蕉鳳翅垂。
(二聯并百韻,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鋤藥顧老叟,焚香呼小青。遺卻白雞呼喌喌。
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無。(寺宿為五通所撓作。以下見《海錄碎事》)
天邊有仙藥,為我補三關。
世人誰不愛年長,所欲皆非保命方。
但看日及花,惟是朝可憐。
池塘已長雞頭葉,籬落初開狗脊花。
出路船為腳,供官本是奴。
一言感著熱鐵心,為人劍下偷青娥。
青鬢丈人不識愁。
君親同是先王道,
何如骨肉一處老。
也知臣子合佐時,
自古榮華誰可保。
知道醉鄉無戶稅,任他荒卻下丹田。
二十年前此夜中,
一般燈燭一般風。
不知歲月能多少,
猶著麻衣待至公。
自地上青峰,懸崖一萬重。踐危頻側足,登塹半齊胸。
飛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入林寒z9々,近瀑雨蒙蒙。
徑滑石棱上,寺開山掌中。幡花撲凈地,臺殿印晴空。
勝境層層別,高僧院院逢。泉魚候洗缽,老玃戲撞鐘。
外戶憑云掩,中廚課水舂。搜泥時和面,拾橡半添穜。
渡壑緣槎險,持燈入洞窮。夾天開壁峭,透石蹙波雄。
潤藹清無土,潭深碧有龍。畬田一片凈,谷樹萬株濃。
野客登臨慣,山房幽寂同。寒爐樹根火,夏牖竹稍風。
邊鄙籌賢相,黔黎托圣躬。君能棄名利,歲晏一相從。
中峰高拄泬寥天,
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
青藍色里一僧禪。
見說九華峰上寺,
日宮猶在下方開。
其中幽境客難到,
請為詩中圖畫來。
山靜云初吐,霏微觸石新。
無心離碧岫,有葉占青春。
散類如虹氣,輕同不讓塵。
凌空還似翼,映潤欲成鱗。
異起臨汾鼎,疑隨出峽神。
為霖終濟旱,非獨降賢人。
生計唯將三尺僮,學他賢者隱墻東。
照眠夜后多因月,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蹤。
拾遺帝側知難得,官緊才微恐不勝。
好是中朝絕親友,九華山下詔來征。
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來任運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慚驚動國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