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中峰
中峰高拄泬寥天,
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
青藍色里一僧禪。
中峰高拄泬寥天,
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
青藍色里一僧禪。
中峰高高地矗立在遼闊的天空中,上面有茅草搭建的庵堂和流淌的石泉。晴天時獵人曾遠遠望見,在青藍色的山間有一位僧人在參禪。
泬寥:形容天空遼闊空曠。
茅庵:茅草搭建的庵堂。
禪:參禪,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中峰時,被中峰的景色和山中僧人的修行生活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中峰的景色和山中僧人的生活,突出了中峰的高峻和清幽。其特點是意境空靈,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禪意生活的追求。
扭曲靈魂文字獄,飛揚塵土大瘋歌。天下何憂不軟也,詩人硬骨本無多。
江鄉逢暮春,一棹艤沙濱。客路看飛絮,行廚薦綠蘋。冠裳時暫遠,魚鳥漸相親。長嘯乾坤里,悠然著此身。
方祠輪奐對越新,一嘗沙棗自生津。游人但問香妃事,不識天音化古民。滄桑詩壁仰蜿蜒,白玉青金拱月圓。千古箴規垂帝范,誰移日馭下陲邊。烤肉蜜瓜香正濃,新馕待出火爐紅。但聞喚禮聲連漢,齊向真天拜五功。泥花飛濺器成行,欲問鈞輪忽感傷。前世今生幾回轉,莊周夢蝶費思量。春風幾度入疆來,紅匾旌旗動地開。朱紫咸非昔流戍,邊荒自可筑瑤臺。萋卉長埋鼙鼓聲,兩抔凈土對昭明。羊群猶解分歧路,萬類須參二世情。
匹馬尋春到甕城,城中春色自分明。半空絲竹轟清晝,繞榻晴云閣鳥聲。
槐之云兮人所愛。覆我屋廬兮如幢如蓋。山作平地兮桑田變海。吾視其下兮蟻穴猶在。
靈槎一葉著張騫,海涌蓬萊浪拍天。掣盡六鰲三島變,排云何處覓神仙。
買斷江天不用賒,弦琴觴詠樂無涯。年深屢見巢添鶴,春到還知未放花。時有詩情窺洛社,斷無書尺到京華。面前楊柳風來處,豪岸依然屬富家。
筍輿度嶺又高峰,望極越山興不窮。元氣遠浮瀛海外,人家多在翠微中。軟莎黃犢迷煙雨,極浦歸帆逗晚風。兵祲沉銷春晝永,兩江樹色郁青蔥。
圣皇聲教被八荒,乾坤和氣儲嘉祥。遠人效職貢方物,萬里厥篚來梯航。南邦白象生特異,粲然遠自占城至。殿頭旭日眩雙牙,階下微風生兩耳。特超群隊毛質純,月下渾疑霜滿身。不由林邑渡滄海,卻趁千官拜玉宸。周章跪舞見天子,重瞳屢顧龍顏喜。晴霄遙晃雪花明,拂曙銀光靜如洗。食以瑤草飲醴泉,赤麟朱鳳參后先。惠養欣登上林苑,馳逐不記天南壖。從茲出入近金殿,仙仗徐行乘御輦。太平圣祚億萬年,載詠歌詩播悠遠。
飄爐飛空落曉星,隨風入草化秋螢。莎蟲誤認天明了,卻變寒聲作暖聲。昨午秋陽尚壯哉,今晨莫待日光催。麻蒸一照三十里,底用金蓮花炬來。
水滿方塘蓋錦萍,軟風高下飏蜻蜓。清宵雨歇蛙聲急,卻憶湖湘草色青。
井上梧桐閣上鐘,林間烏鳥草間蟲。與君盡是凄涼伴,若伴愁人最是儂。
百二山河開六鎮,榆林將士獨稱雄。揮戈帶甲明秋日,控馬彎弓嘶北風。秦世長城橫絕域,漢家專節付元功。侯封萬里非君愿,深夜含恩涕淚中。
寒拍亂花彌六合,誰□□□自青天。苦心不似羲皇眼,看破初開未有年。
坐來疏漏已三更,屈指流光百感生。五斗微名虛寄跡,千秋吾道竟何成。升沈總付當空鑒,放浪如游不夜城。誰識閑心同白月,踏歌羞逐眾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