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村族人命賦唐補闕薛公墓 其二
何處青山無白骨,先生高節死猶存。
古今人物一抔土,閩浙詩書百世孫。
鄉邑有祠尊往哲,樵芻知禁避荒垣。
斷碑殘碣堪摩拭,慙愧年年宿草蕃。
何處青山無白骨,先生高節死猶存。
古今人物一抔土,閩浙詩書百世孫。
鄉邑有祠尊往哲,樵芻知禁避荒垣。
斷碑殘碣堪摩拭,慙愧年年宿草蕃。
哪處青山沒有掩埋著白骨呢,但先生高尚的氣節即便身死也依然留存。古往今來的人物最終都化為一抔黃土,而先生在閩浙兩地的詩書教化卻澤被百世子孫。鄉里有祠堂來尊崇往昔的賢哲,就連樵夫都知道禁忌避開那荒敗的墻垣。那斷碑殘碣值得去摩挲擦拭,我慚愧每年看到墓上的荒草越發繁茂。
高節:高尚的氣節。
一抔土:一捧土,常指墳墓。
往哲:往昔的賢哲。
樵芻:樵夫。
荒垣:荒敗的墻垣。
斷碑殘碣:斷裂殘缺的石碑。
宿草:隔年的草,常指墓上的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與廉村族人祭祀唐補闕薛公相關。可能當時廉村族人對薛公進行祭祀活動,詩人參與其中,面對薛公的墓地,有感于薛公的高尚氣節以及歷史的變遷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薛公的高尚氣節,突出其精神的不朽和對后世的影響。特點是情感深沉,借景抒情,通過常見意象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氛圍。在文學上展現了對先賢的緬懷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行盡山程復水程,水南山徑更須行。
攀高漸識浮云薄,度險頻驚怪石輕。
到處一身真逆旅,傳來滿耳總虛名。
陰晴未定秋將半,忽聽松聲是雨聲。
嫣然看不了。伴一徑苔蔬,數叢庭草。慣自朝來,倩綠莖扶起,露啼風笑。軟刺勾連,把畫摺、纖羅輕繚。細數花期,不似紅薔,但開春曉。
雨過幾番寒悄,便雪緊霜濃,冶容難老。鳳子多情,問棲香粉翼,恁時重到。愛傍年年,十二度、蟾枝妖裊。寫入圓毫拂取,鵝溪斜掃。
雪柳梢頭鬧玉梅,萬家燈火月樓臺。
校讎幸不開天上,省得扶藜太乙來。
依然虎踞復龍盤,一片鐘山日夕看。天作雙峰為鳳闕,真人長在五云端。
日日江皋望紫煙,天風吹淚孝陵邊。六朝松柏知多少,蒼翠人思乙酉前。
云際屏風嶺最尊,松杉一路夾天門。當時更有梅花樹,十里天香接御園。
過雨山堂蒸翠云,四檐藤竹鳥聲聞。
青天不動峰文坼,錦石相鮮澗道分。
流水桃花真隔世,草衣木食自為群。
籠鵝寫帖關幽興,卻憶風流晉右軍。
當年曾忝贊文衡,長泰摳衣喜識荊。
青眼勞君頻說項,白頭愧我不成名。
天民地主思前話,杜宇椒房剩變聲。
薤露易稀傷永別,幾回灑淚感平生。
四載風云變九州,故家飄泊等浮鷗。旄邱葛誕何多日,榆塞瓜期又及秋。江介清夷原有待,海天蒼莽獨成愁。愿憑下里嬋娟意,重建高寒十二樓。
大錯何人鑄六州,愿來東海狎沙鷗。怕看桃李急芳夜,又見芙蓉泣素秋。爝火鄧林馀宿恨,夕陽衰草動邊愁。自嫌磊塊澆難盡,酒力銷沉強倚樓。
風簾水閣壓芙蓉,
四面鉤欄在水中。
避熱不歸金殿宿,
秋河織女夜妝紅。
十部梨園奏尚方,
穹廬天子亦登場;
纏頭豈惜千金賞,
學得吳歈進一觴。
莫惜春歸樂事稀,夏來端不讓芳菲。
嫩黃岸柳新添黛,淺綠庭榴已賜緋。
種得蒲葵裁作扇,采將荷芰緝為衣。
高車自昔多憂畏,為向園中早息機。
受茲明命,作守西疆。
東風吹送世閒塵,斜日消凝洛下春。
誰料馬蹄成怪事,旁觀自有豫知人。
花本傷時不肯香,酒無賒處亦空忙。
便逢花酒如何醉,回首凄煙鎖景陽。
稻田迤邐水潺湲,不待黃粱已度關。
去路每看青嶂合,穿林時攬白云還。
秋風午日炎涼里,牧笛樵歌楚粵間。
惆悵平生最奇絕,未應向晚過千山。
圓頰涂脂,赪毬縐縠,碧葉亸枝深綴。一樹霜紅,頻顫露床涼吹。擘素指、不數橙黃,對珍盤、未輸萸紫。愛攜來、書幾安排,越穸奪得晚峰翠。
垂虹橋外古水,占取山芡苔徑,白花香細。風冷江天,獨自冶容沈醉。誰壓倒、長慶詩人,漫留說、好秋吟紙。待年年、滿摘筠籃,片帆湖上艤。
肩擔一條吉撩棒,棒頭掛雙破木履。
盡力撮卻布袋口,不知里許有甚底。
落落魄魄鬧市行,藞藞苴苴沒羞恥。
龍華會上若逢渠,定與椎落當門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