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次韻
才書元旦帖,清事繞吟身。
杖履堪行樂,簞瓢不似貧。
燈花天外喜,池草夢中春。
強飲酴酥酒,陶陶太古民。
才書元旦帖,清事繞吟身。
杖履堪行樂,簞瓢不似貧。
燈花天外喜,池草夢中春。
強飲酴酥酒,陶陶太古民。
剛剛寫完元旦的帖子,清雅之事圍繞著吟詩之人。拄著拐杖漫步足以尋得樂趣,安于貧苦也不顯得貧窮。燈花預示著遠方的喜訊,就像謝靈運夢到池邊春草般帶來生機。勉強喝下酴酥酒,好似那悠然自在的太古之民。
元日:正月初一。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元旦帖:新年時寫的帖子。
清事:清雅之事。
杖履:拄杖漫步。
簞瓢:出自《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指安貧樂道的生活。
燈花:燈芯燃燒后結成的花狀物,舊時認為是喜事的預兆。
池草夢中春: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的典故,形容春天的生機。
酴酥酒:古代習俗,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要喝酴酥酒。
陶陶:和樂舒暢的樣子。太古民:遠古時代的百姓,形容生活閑適自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題“元日”可知是正月初一所寫。古代元日有諸多習俗,詩人在這一天可能受到節日氛圍感染,加上自身安貧樂道的心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新年的喜悅和自身閑適生活。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美好,情感積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在節日中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沉醉東風又一年。胭脂紅暈晚晴天。含情不語自嫣然。
種向瑤臺宜伴月,夢游洛水乍逢仙。尊前吟賞總堪憐。
久厭驅馳客路遙,征衫脫去又吳舠。
茱萸灣見初三月,楊柳風移廿四橋。
為憶筱園人淡蕩,可宜花雨夢飄蕭。
蓬門好共關春住,莫放春心悵寂寥。
今年俸米不曾收,
五字田中自有秋。
二十斛珠光燦爛,
且無日糴太倉愁。
昔擬館娃今禮禪,
樓臺鐘鼓尚依然。
為乘豪興酬佳節,
暫憩叢林凈俗緣。
地久莫尋藏蟒穴,
庭空猶見散花天。
與君話盡興亡事,
半是詩狂半酒顛。
落落山村遠俗紛,柴關靜掩日初曛。閒窗吟倦渾無事,臥對青峰看白云。
山風野樹晚生涼,嵐氣飛來罨水光。步向南峰望明月,綠疇千頃盡如霜。
一帶云光綠樹連,萬峰濃鎖夕陽煙。夜深雨氣來何許,忽聽溪聲到枕邊。
皖山向京口,月出海風清。
虛水鑒真性,高云入遠情。
江東耆舊少,天下布衣輕。
垂老相思切,江潮春水生。
翡翠鴛鴦小小思,
星河搖影露華滋。
逢場忍俊今親試,
授簡催妝只費詞。
最是挑鸞宜白袷,
更教壁月照瓊枝。
春風桃李嫌粗俗,
心許垂燈卻扇時。
梅生舊家子,志行極醇謹。舉世方昌披,蕭然能遠引。詩篇寫肺肝,仿佛居易稹。有時對青山,一揮百紙盡。
前年省庭闈,北來踏塵坋。豚子得納交,如驂有韅靷。無何赴灤陽,適館課童齔。郊原浩蕩春,極目謝寒窘。
和章托郵筒,襄文逮天閔。忽嗟期功親,霜風落朝槿。門戶須人持,南行見來軫。
一死不偶然,既免雉為蜃。何圖溺人笑,轉即胡醫殞。幽燕風雨夕,傷心白頭親。
人生有艱虞,天高固難訊。作詩慰脊原,賢愚同泯泯。
露英云萼一般清。揉雪更雕瓊。預喜重陽登覽,大家插帽浮觥。
分香減翠,殷勤遠寄,珍重多情。不似綺窗雙艷,向人解語傾城。
金魚寶帶紫微仙,刺史荊州帝倚賢。
仁入刑書無濫獄,政通和氣屢豐年。
芝函曉下浮云闕,奎曜宵還北斗天。
士望區區翰林主,不知舟楫赴商川。
楚姥昔奔迸,
馀生脫沈淪。
家禽不忍置,
信謂婦人仁。
空籠欻變化,
千載高嶙峋。
可待歷湖水,
復生桑下塵。
北郭東皋,開三徑、伊人靜處。何來客、征帆初下,水餐煙語。甕底老春拼盡倒,槎頭縮項還重煮。況朔風,颯颯挾愁來,前山雨。
提壺勸,賓還主。銜杯笑,吾愛女。愛紅堆膾縷,綠浮茶乳。四壁惟馀犢鼻在,一樽且博鴟夷古。羨君家,斑管尚生化,聞雞舞。
誰將雪朵綴緗枝,
香霧濛濛夜色遲。
無復閒情對芳物,
病懷空許月明知。
小驛鳴宵柝,空堂泣暮蟲。
千山孤月白,四壁一燈紅。
客睡何曾著,宦情應亦慵。
此時心欲拆,誰道我詩工。
月色留人坐,燈花結客愁。
家書長不達,鄉淚莫頻流。
雞犬孤村靜,溪山萬籟幽。
此情當此夕,無計可消憂。
愿學言詩賜,降心識字雄。絕塵嗟莫及,雅趣喜相同。任性天憐老,貪閒鬼笑窮。可堪香火分,誤入武陵中。
車馬喧人境,茅茨棄道旁。無心天外得,有玉櫝中藏。領略煩詩將,勾收入醉鄉。會從盤谷老,野處日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