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與伯氏葦航對床閱江湖詩偶成一首
對床因話弟兄情,話到山林世念輕。
幾上江湖詩一卷,窗前燈火夜三更。
茶經未展神先爽,香片才燒味較清。
吟罷忽聞譙角動,石橋霜曉有人行。
對床因話弟兄情,話到山林世念輕。
幾上江湖詩一卷,窗前燈火夜三更。
茶經未展神先爽,香片才燒味較清。
吟罷忽聞譙角動,石橋霜曉有人行。
和兄長對床而坐談論兄弟情誼,談到隱居山林時,對世俗的念頭就淡了。桌上放著一卷描寫江湖的詩集,窗前燈火搖曳已到深夜三更。還沒展開茶經,精神就已清爽,剛點燃香片,味道更加清幽。吟完詩忽然聽到譙樓的號角聲,霜華滿布的石橋上清晨已有行人。
伯氏:兄長。葦航:可能是兄長的名號。世念:對世俗的念頭。幾:桌子。譙角:譙樓的號角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在一個深夜與兄長相聚對談,在寧靜的氛圍中,引發了對世俗的淡泊和對閑適生活的感觸,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兄弟情和對寧靜生活的喜愛。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文人生活的雅趣和情感世界。
勝地尋香感慨深
古祠零落樹陰陰
可憐炎宋繁華盡
不及梅花冷到今
璇宮曉色麗新晴
慶祝無疆進壽觥
樂事喜同春日永
昌期常際泰階平
旌隋鶴駕龍為采
樂近鸞輿鳳是笙
不羨石鐘仙乳白
云凝玉露滿金莖
今旦啟茅宇,把酒對花枝。門見弧懸日,堂開履滿時。主人洗愁病,野客同襟期。家事區區爾,能勞長者知。
剝啄驚敲戶,緘題重越疆。將雛新曲妙,遺鯉故情長。兒子嗤豚犬,瓊瑤借寵光。夜闌還擊節,轉益病夫狂。
閱盡滄桑六十年,可歌可泣幾千般。有時不暇歌和泣,且用寥寥數筆傳。
也學歐風不喜專,偏憐象管與蠻箋。漫言此是新風格,嘗試成功自古難。
要知兩儂心,
等是它山石。
此誠不可轉,
彼情無自入。
閑騎小步馬,
獨繞萬年枝。
盡日看花足,
君王自不知。
記個人初見,對著東風,把袖言愁。特喚起江郎,恨事為拈賦筆,竟不能休。題殘百紙凄怨,暄景變清秋。盡收拾新篇,裝成小本,待寄紅樓。
笑書生寒乞,欠碧玉黃金,此是纏頭。簽題須鄭重,有風流一老,能作銀鉤。毛公近推長句,憑仗壓江洲。文字倘傳留,濡毫拂硯吾所求。
誰道行年值小游,轉添白發上人頭。檀公上計無多子,潘令吟情第一流。四海交游驚鬼錄,一身生死寄岑樓。因公喚醒推敲夢,此夕燈前忘卻愁。
我耕枯旱不逢年,君解翻瓢漲九淵。道義相忘床上下,詩書有味蜜中邊。向來湖海魚千里,此去功名馬一鞭。坐想晝簾公事少,時將詩遞破蒼煙。
每至黃花節,頻傷出塞軿。況當新抱恨,不比舊趨庭。桐杖扶邊月,風林慘客星。乳鴉哀苦韻,忍畏老親聽。
曉起嚴征橐,霜花入望紛。馬頭升旭日,鴻背落寒云。海氣深秋肅,笳聲絕塞聞。旅懷當此際,一倍感離群。
貪程悲不覺,游子暮何依。落日孤煙遠,遼天古木稀。長途趨色養,回首念慈幃。霜露情悽愴,中宵淚滿衣。
居鄰遼水岸,牧野舊非田。驕馬嘶風燒,奔狼駭獵煙。君經沙漠地,我憶雪霜天。羈旅憐同調,空齋計日還。
平生嗜此龜蒙蟹,
便無錢也多多買。
瞥見風姿已瀟瀟,
一呷橙齏酒如澥。
古木寒鴉噪夕陽,
六朝遺恨草茫茫。
水如香篆船如葉,
咫尺西陵不見郎。
無諸故國越疆分,
罨畫圖中作使君。
野竹夾成山澗路,
芒鞋踏破嶺頭云。
爽來空谷連朝雨,
香起幽蘭盡日熏。
遐想歐陽詹去后,
祇今南土有人文。
道大憑舒卷。只縱橫、鴻文無范,煙驅云遣。往往探驪遺爪甲,顆顆海珠光泫。信不負、佳豪名繭。銀漢倒懸千尺影,更滄江、屈注流非淺。聲奕奕,宇中展。
勛名恰并文章顯。看千秋、景鐘銘伐,螺書還扁。何必仙山求大藥,枸杞根形如犬。算恨事、唯公其免。待向黃扉成燮理,調四時、玉燭光前典。筇竹杖,任公剪。
機輪元不掛絲頭,
會有金鱗上直鉤。
驀口一橈猶未徹,
踏反船子有來由。
南榮夜久炎威歇
遙空澹澹懸西月
庭槐影合嫩涼生
池荷水凈微香發
流螢點點飏輕輝
銀河倒浸榆花稀
相思可望不可即
安得乘潮盡興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