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黎宰并柬曾楚山二首
誰道行年值小游,轉添白發上人頭。檀公上計無多子,潘令吟情第一流。四海交游驚鬼錄,一身生死寄岑樓。因公喚醒推敲夢,此夕燈前忘卻愁。
我耕枯旱不逢年,君解翻瓢漲九淵。道義相忘床上下,詩書有味蜜中邊。向來湖海魚千里,此去功名馬一鞭。坐想晝簾公事少,時將詩遞破蒼煙。
誰道行年值小游,轉添白發上人頭。檀公上計無多子,潘令吟情第一流。四海交游驚鬼錄,一身生死寄岑樓。因公喚醒推敲夢,此夕燈前忘卻愁。
我耕枯旱不逢年,君解翻瓢漲九淵。道義相忘床上下,詩書有味蜜中邊。向來湖海魚千里,此去功名馬一鞭。坐想晝簾公事少,時將詩遞破蒼煙。
誰說人到小游之年,卻更添白發爬上頭頂。檀公的上計沒剩多少,潘令的詩才堪稱第一流。四海之交驚見友人已故,一生生死寄托于高樓。因您喚醒了推敲詩句的雅興,今夜燈前忘卻了愁緒。我耕作遇枯旱難逢豐年,您卻能翻瓢引淵水漲滿深潭。道義相交不分上下,詩書之味如蜜般甘甜。從前湖海交游如魚躍千里,此去功名將快馬加鞭。想象您公堂簾靜事務稀少,時常遞來詩稿劃破蒼茫煙靄。
小游:古代年齡稱謂,指三十歲左右。
檀公上計:檀道濟,南朝宋名將,傳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為其中一策,此處指可用的上策。
潘令:指潘岳,西晉文學家,曾任河陽令,以詩才著稱。
鬼錄:迷信中指陰間的名冊,此處代指友人離世。
岑樓:高而尖的樓,形容樓閣之高。
翻瓢:比喻引水救災,形容黎宰有解決民生問題的能力。
床上下:典出《后漢書·管寧傳》,指相交無間、不分彼此的深厚情誼。
蜜中邊:比喻詩書蘊含的美好滋味如蜂蜜般甘美。
馬一鞭:形容功名事業進展迅速,如快馬加鞭。
此詩為和黎姓縣令(黎宰)之作,并寄贈友人曾楚山。從“耕枯旱”“翻瓢漲九淵”等句推測,可能作于地方遭遇旱情時,黎宰積極救災,作者借此詩表達對其能力的贊賞及與友人的深厚情誼。
全詩通過次韻酬和的形式,既感慨個人際遇與歲月流逝,又盛贊友人的才德與政績,展現了文人交游中以詩會友的雅趣。語言凝練,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是酬贈詩中的佳品。
滿地松陰散綺羅,留春不住奈春何。魯陽有意能回日,東海無心挽逝波。逐逐游蜂閒自采,聲聲啼鳥為誰歌。寄言全盛繁華子,亦識尊前鬢欲皤。
北窗高臥自清寧,煙霧衣裳云錦屏。舉世無知心自得,眾人皆醉我何醒。黃熊號野兵埃黑,白骨生苔鬼燐青。舊宅荒蕪時入夢,墨池誰訪子云亭?
石畔溶溶月,流云處處家。萬山深雪里,消息只梅花。
未展垂天翼,聊尋避地山。寶坊資小隱,綵服奉慈顏。鄉邑兵戈滿,軒窗紫翠環。遙知排遣處,祗在倡酬間。離索嗟時久,詩篇喜使還。故情尤覺重,佳句不容攀。灑落吳箋濕,韜藏古錦斑。開緘驚璀璨,逼耳聽綿蠻。陋質塵黃閤,高材困綠綸。青衿同婉孌,華發悵斑斕。顧我方遐棄,如公豈久閒。何須嘆飄泊,吾道屬多艱。
惠能鐵葉漆布,瞿曇金棺茶毗。若道老君不死,未知秦失吊誰。應真渡揭厲水,個個皆以杖扶。長江千里天塹,詎能踏一枝蘆。道家事頗恍惚,稗官書多詼諧。帝居非若溷也,天上豈有廁哉。一筆受楞嚴義,三書贈大顛衣。取經煩猴行者,吟詩輸鶴阿師。九萬里摶而上,三千秋鳴相酬。未免為二蠱笑,誰能作雙鳥囚。或說自竺乾至,或云先混沌生。貌似金毛獅子,心疑白蝙蝠精。今無尋師重趼,古有求人宿舂。道在青牛關外,經來白馬寺中。吾嘗評石鼎詩,蓋出一手所為。若使彌明能道,唐朝有兩退之。慧燈回照覺性,靈丹難活肉身。世無伶俐衲子,天有愚懵仙人。參請燒丹方士,瞻相多寶如來。聞丹灶有聲裂,入寶山空手回。
摘笆看火,摘笆看火。汝身不自全,更管人間火。李斯佐秦亡,林甫熾唐禍。摘笆看火。
廿載都門醉濁醪,重逢岐路興偏豪。攜書笑我非麟角,落紙看君盡鳳毛。中岳亂云秋夢遠,少林深雪夜禪勞。殷勤且趁吳山色,對握如椽望海濤。
山呼德賽氣何雄,掣電驚飆過眼空。獨恨先生輸一著,不知太祖是真龍。
新晴借廟張公鼓,舊約鋪筵集縉紳。氣早冷隨云雨入,地幽人與竹松鄰。時來拜命防秋將,老去狂歌避世身。醉別贈君雙玉劍,持將西北掃風塵。
黃花蕭索暮寒催,千里憐君此日回。自說月明霜冷夜,相思曾倚鳳凰臺。
怕插茱萸向水濱,西風白下可憐身。疏荷衰柳秋無賴,蕭寺危樓跡已陳。明代君臣孤注客,盧家夫婦有情人。欲將菊酒傾千盞,一為浮生洗劫塵。
西圃馀姜蔗,東皋足稻粱。今年誠有望,吾計未全荒。倚杖停吟久,看云引興長。鄰家新釀熟,同醉菊花旁。
半窗寒雨夜深深,燒斷蘭膏一寸金。莫笑十年塵壁上,也曾明破圣賢心。
竹花同池生,何人知有情。花繁滿高枝,灼灼驚人目。竹若虬龍形,蒼顏微帶菉。花常頭上紅,竹常地下仆。顯晦各有時,愛憎若不足。觱發送寒霜,青青惟有竹。
曾訪神仙五粒松,澗泉流潤白云封。林間蘿蔦交青影,石上菖蒲開紫茸。煮石有方留秘訣,采苓何處覓行蹤。岳君別我三千歲,晚戲滄洲又汝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