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三三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堯夫讓仆時。
止會搖頭道又錯,
柰何轉腳復為非。
比圖為家效功力,
更卻與物生瑕疵。
失在知人不無過,
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堯夫讓仆時。
止會搖頭道又錯,
柰何轉腳復為非。
比圖為家效功力,
更卻與物生瑕疵。
失在知人不無過,
堯夫非是愛吟詩。
我邵雍并非真的喜愛吟詩,作詩不過是我在役使仆從時的偶然之舉。(仆從)只會搖頭說又做錯了,無奈轉身又犯了過錯。本想為治家效力盡功,卻反而與事物生出矛盾。在知人識人的問題上并非沒有過失,我邵雍并非真的喜愛吟詩。
堯夫:邵雍(1011-1077)的號,北宋著名理學家、詩人。
讓仆:役使仆從,或指與仆從相處時。
止會:只會。
柰何:同“奈何”,無奈。
轉腳:轉身,喻指行動。
比圖:為了、打算。
與物:與外界事物相處。
瑕疵:本指玉的斑點,此處喻指矛盾、問題。
知人:了解、識別人。
邵雍晚年隱居洛陽,創作《首尾吟》系列多為即興之作,記錄日常生活與哲理思考。此詩或作于其閑適居家期間,通過與仆從的互動瑣事,反映自我審視的生活態度。
全詩以“非愛吟詩”的反復詠嘆為線索,通過描述治家、識人等日常場景中的小過失,展現詩人對生活細節的觀察與反思,體現了宋代理學家“格物致知”的思維特點,語言平淡卻蘊含真實。
葳蕤桑梓翦為荒,翰墨橫流墜緒茫。
天北有星明武曲,江南無地托文昌。
幾時興雨蘇民望,何日乘云返帝鄉。
我少乞靈今不夢,倚觀魁宿照詞場。
藤經剡雪通姿晢,筠度湘秋刮骨清。
兩潔不容塵有污,一圓還與世無爭。
生來肖貌難為遁,老去揮毫豈足名。
林下好風差自快,忍歌桃葉若為情。
遠公招隠處,宿我上方云。
夜永地祇出,谷虛天籟聞。
挑燈過鴈盡,得句曉窗分。
不寐關何事,幽棲意自欣。
得失無常所未論,相輝輩行幾人存。
小山政自慚為弟,老瓦何期飲到孫。
橘盎且還諸老樂,梅花尤是丈人尊。
向誰謂我翻公案,持向風流覓一樽。
老去何心說看燈,一年還要此宵晴。
暖風忽斷簷間溜,繁吹初過枕上聲。
誰變慘凄成笑語,定回離亂作清平。
不應淡薄梅花月,偏照詩人白發生。
五日江城因遠望,畫橈不動美哉洋。
人間昌歜誰同嗜,地下離騷只自香。
折得玉蕖冰照坐,飛來鷗鳥雪為裳。
一番節物忙收拾,客舍題詩生晚涼。
每番昏見甲,茲夕兌中天。
金水光初滿,山河影正全。
娥曾分大藥,兔敢笑華顛。
還見乘槎使,重來犯斗年。
潭影悠悠白日閑,千年如畫此江山。
高人徐孺死已朽,上疏梅仙去不還。
底是憂堪埋地下,誰能遠不在人間。
相逢正有論詩樂,且透西江句上關。
篝燈讀易聽更殘,微雨蕭蕭獨閉關。
治世豈無謀可獻,書生從古命多寒。
數莖須為憂時白,一點心猶報國丹。
未肯軒裳便塵土,此身翻恐誤儒冠。
即墨當交困,金城請自行。
劍方及蒲外,星遽隕中營。
遺恨羊碑淚,忠魂晉柩聲。
成謀授宿將,穩為了殘枰。
誰與凜秋料理悲,木樨香冷未梅時。
直疑天上金莖露,全付籬間黃菊枝。
佳色足陪陶令醉,落英還慰屈原饑。
東風試問千紅紫,曾有西風此段奇。
晨興絕無思,清坐還復佳。
夜氣不啻存,俗氛殊未來。
居然類禪定,正爾悟心齋。
明發謝西爽,故山先夢回。
事來思爛熟,罪去得深循。
天壤嗟微義,風霜本至仁。
十年江社夢,一道雪梅春。
回首無他囑,當言莫愛身。
大慈寺里談天寶,蜀產凋零此亦奇。
借我干支作正鵠,驗渠禍福似蓍龜。
李虛中術曾無失,絳老人年漫不知。
大運茫茫君自扣,故鄉歸去定何時。
武夷山中有伏龍,鬣卷云雨深重重,化為白須一老翁。
疾雷破山六丁取,置衛銅镮森守虎,云是健將雨下土。
老翁一笑百不能,山中所讀皆僊經,吾亦泠然御風行。
洪崖道上逢老友,手舉無何指翁口,翁已辟谷安事酒。
青牛紫氣關河咫,大鵬風斯九萬里,回首蓬萊淺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