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七四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鑒誡時。
意淺不知多則惑,心靈須識動之微。
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讀易不惟明禍福,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鑒誡時。
意淺不知多則惑,心靈須識動之微。
行兇既有人誅戮,心善豈無天保持。
讀易不惟明禍福,堯夫非是愛吟詩。
我并非喜愛吟詩,吟詩是我自我鑒戒的時候。道理淺顯卻不知多了就會使人迷惑,內心聰慧就應察覺事物細微的變化。行兇作惡定會有人來誅戮,心地善良上天豈會不保佑。研讀《易經》不僅能明白禍福之事,我并非喜愛吟詩。
堯夫:作者邵雍的字。
鑒誡:警戒、教訓。
動之微:事物細微的變化。
誅戮:殺害、懲罰。
讀易:研讀《易經》,《易經》是中國傳統經典之一,蘊含著很多哲理和對事物變化的認知。
邵雍一生追求道德修養和對哲理的探尋。此詩創作于其日常的思考感悟中,當時社會存在著善惡不同的現象,詩人通過吟詩來表達自己對善惡、禍福的看法,以起到自我鑒戒和勸誡他人的作用。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向善,強調自我品德修養。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道理明晰。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突出地位,但反映了邵雍理學詩的風格,體現了宋代文人對道德教化的重視。
經夕離家行百里,山椒一上一回頭。此來頗快疑陰相,寄語妻兒勿過憂。
內家追逐采蓮時,驚起沙鷗兩岸飛。蘭棹把來齊拍水,并船相斗濕羅衣。
一經水旱便流離,風景蕭條思慘悽。到處喚春空有鳥,連村報曉寂無雞。頹垣廢井荒蕪宅,垢面蓬頭瘦損妻。更有社公同寂寞,年來不復享豚蹄。
鳴鞭白門道,新柳正藏鴉。七寶裝繁弱,千金散狹斜。飛揚孟公坐,調笑季倫家。夜夜雙龍氣,腰間掛赤霞。
岷峨山下錦成江,好買玄都翡翠幢。竹種筼筜千萬個,鳥飛鸂?兩三雙。銅龍漏下春生水,金馬神來霧入窗。花落天臺招小隱,胡麻飯熟石淙淙。
山中覆鹿拾蕉葉,眼底生花二月明。不道人生俱夢里,新詩猶話夢中情。
前年過南京,麥老櫻桃熟。今來舊游處,櫻麥半黃綠。歲月如宿昔,人事幾反覆。青衫老從事,坐穩生髀肉。聯翩閱三守,迎送如轉轂。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澹澹輕風冷透衣,冥冥細雨客思歸。若為化得遼東鶴,遠逐浮云汗漫飛。
負郭窮居陳戶牖,牧奴困死衛長平。公侯骨相皆如此,誰具神仙碧眼睛。
畫前逃弧馬,井法開賦役。圣人本仁民,何意重利蹠。
四海荊州吾所愛,虎賁誰似中郎。小孫今擬喚甘棠。添官前有例,簪笏看堆床。明日乃公歸舊隱,后園喬木蒼蒼。青衫竹馬雁成行。當年廉孟子,應有讀書堂。
柳絲柔無力。
飄英簾角。冷風輕把梅花掠。愁腸疑共黃昏約。不是愁多,只是愁無著。惱亂心情還似昨。琴歌添做心頭惡。人間難覓相思藥。莫惹溫柔,莫更溫柔縛。
山深成獨往,伐木聲丁丁。莫作爛柯客,長年玩一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