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秀才
悠悠多路岐,相見又別離。
東風催節換,焰焰春陽散。
楚草漸煙綿,江云亦蕪漫。
送子恨何窮,故關如夢中。
游人盡還北,旅雁辭南國。
楓樹幾回青,逐臣歸不得。
悠悠多路岐,相見又別離。
東風催節換,焰焰春陽散。
楚草漸煙綿,江云亦蕪漫。
送子恨何窮,故關如夢中。
游人盡還北,旅雁辭南國。
楓樹幾回青,逐臣歸不得。
世間道路悠悠且多岔,我們剛相見又要分離。東風催促著季節變換,溫暖的春陽四處飄散。楚地的青草漸漸如煙般連綿,江上的云朵也變得雜亂彌漫。送你離去我的遺憾無窮無盡,故鄉就像在夢中一樣遙遠。游子們都向北歸去,旅途中的大雁也辭別了南國。楓樹綠了幾回,可被貶謫的我卻無法回歸。
路岐:岔路。
焰焰:形容春陽溫暖。
煙綿:形容草色如煙般連綿。
蕪漫:雜亂彌漫。
故關:故鄉。
逐臣:被貶謫之臣。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處于被貶謫時期。在送友人程秀才時,觸景生情,結合自身遭遇寫下此詩,抒發離別之愁和被貶不得歸的苦悶。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同時抒發自身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境遇下的情感表達。
泰山儼具瞻,匪直頌師尹。一出秉銓衡,中外作標準。朗月照浚谷,清泉流泯泯。抗志圭組輕,蕭然巖壑盡。甥也館于室,耳提謝不敏。典謨日佩訓,風雅時援引。所至恒愛護,恐為友婿窘。不減慈父恩,長慟德星隕。
江東著偉姓,太宰邁常倫。勢可移山岳,位已無人臣。一朝被蜚語,朱戶生黃塵。孫子余舅氏,青衿甘食貧。硁硁守經學,湖鄉少四鄰。時念同胞姊,扁舟入城闉。澹泊不飲酒,慰籍多苦辛。長逝渭陽水,愁絕慈闈人。
楊子青云彥,屢出佐明后。昭毅昔論交,垂髫至白首。樹德于其躬,莠言不出口。閩海同分符,閫藩并結綬。堂上考大呂,幕下問小友。眷顧成綢繆,乃與締孫偶。尺書付浮沉,竟執富兒帚。感懷著斯章,冥冥非吾負。
吾祖邁明德,結客豪長者。平原秀士衡,正始翼風雅。忘年締密交,少歲荷陶冶。潛盤西山阿,偃息青云下。皎然白雪鬢,照茲綠玉斝。明月投入懷,幽蘭分滿把。對我欷歔言,老矣汗血馬。耆舊不憖遺,淚向寒泉瀉。
顧生一經生,而亦喜任俠。閭巷弟畜我,俶儻無嚅囁。能射魯連書,不問樂羊篋。并載西園游,聯鑣南山獵。癡絕虎頭生,袖斷如花頰。青春容易擲,白發最難鑷。長安失意歸,宿草飛黃葉。尚憶平生言,獨掛芙蓉鋏。
昭毅營東山,群從從之游。第五足清曠,居然隱者流。曾不問生產,乃與兄子儔。把臂同入林,酒池日拍浮。自為鴝鵒舞,間作竹枝謳。行樂堪永年,達生宜白頭。門戶正衰謝,斯人不可留。咸也矧窮途,攬涕何時收。
萬里來又去,
如君忠信稀。
將離一以贈,
楊柳重依依。
余欲蹈東海,
西山猶采薇。
應知六月息,
風力使鵬飛。
巖居養疾遠郛{土厘}
蔘術多于粥飯緣
秋澗曲流喧枕上
槐花一寸積門前
未忘舌本思今日
尚損腰圍似去年
《云笈》、《珠林》人妙悟
絕勝騶衍共談天
半牖梧桐影,山月何皎潔。
寒光流小軒,滿地白如雪。
美人隔千里,此夕應愁絕。
石畔長來枝易老,
竹間瘦得萼全清。
攬轡層巔上,
川原極目長。
溪流翻夕照,
山色放秋光。
棲鳥喧深樹,
歸牛下遠岡。
炊煙三五縷,
遙矚認田莊。
疏疏綠葉起清風,
屈指巡檐數不窮。
幽致果然難比況,
此君未必在其中。
一春煙雨歇空濛,高下川原杳靄中。畢竟春光遮不得,滿村花柳自青紅。
漠漠秋原禾黍空,藤蘿古木梵王宮。孤村野水斜陽外,無數歸鴉落晚風。
香煙縹緲絕塵氛,
仙院欣逢羽客群。
雪色乍迷三徑轉,
鸞聲多傍九霄聞。
書回玉殿傳青雀,
齋罷松窗掩白云。
此日南郊紛侍從,
長楊誰奏馬卿文。
何年玉斧畫鴻溝,馬跡蛛絲幸尚留。議界關南遼大使,分藩塞北漢諸侯。折沖樽俎雄談辯,保障山河妙運籌。從此邊庭欣事少,滿天風雪臥高樓。
雍容談笑卻天驕,手把鸞箋示百僚。冷醉閑吟唐節度,高牙大纛漢嫖姚。飽經關塞知艱苦,多著詩篇慰寂寥。安得廣寒分一部,霓裳舞罷又簫韶。
定巢分,風剪別。第一銷魂,難畫斜陽色。露臉煙房春未拆。璅檻單衣,軟襯欹紅褶。
玉樓重,珠桁窄。雨濕慵飛,故壘殘香疊。愁共好春無氣力。可奈青旗,尚隔煙村北。
渾是華清出浴初
碧綃斜掩見紅膚
便教桃李能言語
要比嬌妍比得無
匿影住人間,橫眼看天下。都道乾坤一腐儒,自問何為者。
得酒且高歌,無酒干休罷。若有留髡送客人,一石臣能也。
冷冷清清,凄凄瑟瑟,一簾燈影無聊。何處秋聲,聲聲送入芭蕉。銀屏半掩銀鉤墜,剔銀爐、香篆剛燒。怎今宵。寒柝偏長,寒夢偏遙。
碧紗窗外鈴如訴,況深宵寂寂,遠道苕苕。落葉啼螀,聽來都足魂銷。那堪更向荒江泊,打孤蓬、萬里奔潮。總蕭條,明日闌干,損了紅綃。
賀監祠堂下,
君來酬唱多。
野花紅照路,
春水綠生波。
鼓角遺民聚,
江山名士過。
無言此會易,
千載聽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