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谷
盤谷住來深,余生任陸沈。
自知塵外趣,消盡世間心。
林靄飄成畫,風泉寫入琴。
清猨亦可愛,旦莫發長吟。
盤谷住來深,余生任陸沈。
自知塵外趣,消盡世間心。
林靄飄成畫,風泉寫入琴。
清猨亦可愛,旦莫發長吟。
盤谷幽深適宜長久居住,我余生甘愿在此不問世事。自己深知這塵俗之外的樂趣,已將世間的名利之心消除凈盡。山林中的云靄飄動宛如一幅天然畫卷,風聲和泉水聲好似美妙的琴音。那清啼的猿猴也十分可愛,早晚都發出悠長的鳴叫。
盤谷:地名,是一個幽靜的山谷。
陸沈:也作“陸沉”,比喻隱于市廛或埋沒不為人知,此處指隱居。
塵外趣:塵世之外的樂趣。
世間心:對世俗名利的追求之心。
林靄:山林中的云氣。
清猨:即清猿,猿猴的叫聲凄清,故稱。
旦莫:即旦暮,早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經歷了塵世的紛擾后,選擇隱居于盤谷。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世俗的壓力,使得詩人向往寧靜的生活,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出盤谷的美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追求。
天然骨骼本孤高,耿介心情懷節操。
數載驅馳耽客況,畢生懷抱托離騷。
功名竟為儒冠誤,生計都從鐵硯叨。
剩有一編遺稿在,不隨歲月去滔滔。
大茂甲子峰,沖融秀氣鐘。
一官秦執法,五禮漢司農。
經學傳韋相,才名表李邕。
陵今稱下馬,人拜若堂封。
行行循歸路,靡靡秋已夕。遙遙望白云,露凄暄風息。
一形似有制,萬花相尋繹。江山豈不險,自古嘆行役。
息駕歸閒居,梅柳夾門植。曲肱豈傷沖,披褐欣自得。
時還讀我書,弱子戲我側。提壺接賓侶,抗言談在昔。
林園無俗情,云鶴有奇翼。孰敢慕甘肥,素襟不可易。
形跡滯江山,僶俛四十年。天地長不沒,聊且憑化遷。
榮華誠足貴,于我若浮煙。即日棄其官,守拙歸園田。
白日掩荊扉,藥石有馀閑。嘯傲東軒下,徘徊丘壟間。
青松夾路生,紛紛飛鳥還。人道每如茲,此行誰使然。
世俗久相欺,任真無所先。何必升華嵩,一盼周九天。
杜老曾題品,依稀舊隱居。
頗知書有味,肯教子為儒。
筑屋先通燕,開池剩養魚。
相邀須飲醉,酒熟不煩沽。
君不見少陵有客字子美,三賦獻罷胡塵起。
招魂收淚謁行在,寧論家室三川里。
云寒日淡劍閣深,翠華望斷塵埃底。
狼虎食人大道傍,回首妻孥須怖此。
亦嘗寄書問訊之,鯉魚何在滄溟徙。
晚年雖卜浣花居,心折秦云恨有馀。
茯苓不御丹砂就,仙去還來縱目初。
乾坤宿醉參橫醒,且策東家舊蹇驢。
鄰里一人安可得,亦無墳??奢枋彙?
人間偪仄何偪仄,卻自騎驢追李白。
層城麗白日,卿煙復繞繚。玉節下云中,湛露承天表。
清清玉河水,上有特棲鳥。延頸顧其匹,善鳴何窈窕。
儔匹豈不佳,歡會則云少。去去展周親,行行隆漢道。
漢道一何廣,周原亦膴膴。碣石既東表,雁嶺復西阻。
驅車五原上,北眺長城下。列侯半城守,兩階盡干羽。
回首望咸陽,興言陟其岵。誰為北山詩,之子行將父。
將父情既遑,與子誼非薄。暫辭紫閣歡,歸戀庭闈樂。
景風自南來,動我杯中酌。相送入關門,悠然滿函谷。
函谷連蜀城,恃險豈長略。子有經世言,銘之在劍閣。
劍閣阻且深,銅梁不可越。錦城花似綺,巴江帶如發。
人行筇笮云,馬踏峨眉月。道路信云險,之子尚馳突。
情夷境自安,神暢力不屈。西望壟坂長,伊余阻愁絕。
愁絕非為離,相對何蕭瑟。謬登著作場,忝隨文墨職。
言宴及良辰,讎校無虛日。匪玉枉受攻,雖蓬乃自直。
走獸尚索群,歸鴻必求匹。臨風結長想,愿托西飛翼。
偶臨沙岸立多時,
淡淡煙村日向低。
幽事挽人歸不得,
一枝梅影浸澄溪。
霜樹爭開錦,秋沙不惹泥。
病翻嫌伏枕,晴即樂扶藜。
理得形原贅,機忘物已齊。
鄰家邀痛飲,醉影恣東西。
烏桕曾經十度霜,重來游跡遍橫塘。
好偕翠爵棲瑤砌,不共金鵝宿石箱。
調舌宛歌清夜曲,呼群同拜牡丹王。
畫堂春暖呢喃語,怕過長安舊日坊。
澄碧古潭渺,落木號西崖。
龍子三寸余,頭角藏風雷。
海水縮歸缽,養此千歲孩。
鐵銷南極垂,石扇中天開。
瓊樓十日出,花發金銀臺。
玉女千余人,飄飖凌九垓。
云璈輟靈響,貽我鏤霞杯。
躡煙笑相語,漢武非仙才。
大舜與人同好惡,
以人從欲得安乎。
能知富貴尋常事,
富貴能驕非丈夫。
枉渚潮初落,
平岡日又西。
蘆叢深處泊,
惟有郭公啼。
傍小瀛洲,筑得精廬,煙水徜徉。算三春雖過,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舊夢模糊,新吟宛轉,吟遍長橋九曲長。重提起,有沁園一闋,記在鄱陽。
端詳猶未全忘。又寫滿、云藍紙一張。正使者星飛,飛來舊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樓頭,憑欄閑眺,愛此峰巒凈似妝。還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
一代文星落兩間,秋云黯黯夜漫漫。孤舟握手人何在,五月來書墨未乾。天地留情須掛劍,江湖去夢已憑棺。千年目擊先生面,還有網常一疏看。
進亦何慚退不疑,一峰蓋世作男兒。暫留翰苑非無地,卻向金牛不盡期。盎壤豈勝今日意,鶯花又展去年詩。婆娑一醉春風酒,尚憶薌城囑別時。
莼鱸一箸尚休官,何處清風有狀元。夢破孤舟看野水,酒醒殘月坐丘園。尋常煙雨春芳歇,三四兒孫玉樹存。流水行云任分付,天無可怨我何言。
風高百世孝無慚,
像塑衣冠仰趙庵。
墓碣巍然憑吊古,
蓮花穴畔許神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