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棲
幽棲絕世紛,足以養心君。
是草皆為藥,無山不出云。
房空留鹿伴,果熟與猿分。
信口成詩句,長謠到夕曛。
幽棲絕世紛,足以養心君。
是草皆為藥,無山不出云。
房空留鹿伴,果熟與猿分。
信口成詩句,長謠到夕曛。
隱居在幽靜之地遠離塵世紛擾,這足以滋養我的心靈。這里所有的草都可成為草藥,每座山都有云霧繚繞。房間空蕩只有鹿相伴,果實成熟了就和猿猴分享。隨口就能吟成詩句,放聲長歌直到夕陽西下。
幽棲:隱居。
絕世紛:遠離塵世的紛擾。
養心君:滋養心靈。
夕曛:夕陽。
推測詩人可能因厭倦塵世的繁雜喧囂,向往寧靜自然的生活,從而選擇隱居。在隱居過程中,有感于周圍的環境和生活狀態,創作了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應是處于詩人隱居期間。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隱居生活,突出特點是描繪的隱居場景清新自然,情感真摯。它展現了詩人追求內心寧靜、遠離世俗的生活態度,在同類描寫隱居生活的詩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逝者難自救,豈愿愛者俱。生者甘自絕,告絕留此書。此書誰能讀?讀之血模糊。那堪示兄姊,況彼無母雛。自謂命窮薄,舍生寧從夫。未死憂見救,將死憂不殊。引藥更進食,力爭在須臾。毒酖反為美,天親反為疏。處置何周密,多方出不虞。一瞑幸已達,智計人誰如?嗟嗟彼女士,所守同腐儒。知爾方厭世,舉世非吾徒。大義世所棄,至情世所迂。爾云酷愛名,殉名安足娛。爾兄善述哀,真實語不誣。嗟爾手足情,悽悽一世無。
杜門藝菊冷京曹,海上羈吟類楚騷。詩卷惟應書甲子,高齋想已沒蓬蒿。試尋乾凈半畦土,與寄沈冥一世豪。珍重殘株好將護,秋來還擬酒中逃。
園豈埋香地,梅為感逝花。有人憶花影,無語自橫斜。
北江論藏書,數等意甚備。推原正缺失,考訂家為最。何人可當此,惟數錢與戴。其次辯板片,錯認不少貸。是謂校讎家,抱經覃溪類。又次曰收藏,異本廣收致。下供博士覽,上或補金匱。天一閣嶙峋,瓶花齋珍袐。昆山傳是樓,海內共驚視。又如嗜宋刻,所獲多精致。旨意縱未窺,年日務省記。鄔鎮鮑處士,吳門黃主事。斯為賞鑒家,可喜亦其次。乃若錢景開,陶氏五柳輩。湖州施漢英,巧掠仍販賣。舊家有中落,賤取計必遂。富室茍好書,索價每十倍。其風斯下矣,掠販誠逐利。徐侯刻叢書,藝林極寶貴。庶幾比蕘翁,后賢恃《津逮》。稚存語雖謔,頗亦饒風味。聊題《隨庵圖》,世變堪嗟慨。
汴學經久亡,殘石定有幾。山夫記五碑,為數疑不止。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薄家見四冊,猶未及丁氏。九經得其三,三百數十紙。競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聚卿負俠氣,好古力尤偉。羅君勸摹刻,輒以翁孫比。此議誠大佳,我意欲稍俟。祥符陳留間,猿叟所親履。已云多湮匿,顧朱語非是。安知開封學,石板果盡毀。士夫常漏略,碑賈或可恃。及今力搜索,奇秘儻再啟。石齋斷碑硯,珍重已如彼。得石加護持,摹刻安可擬?天驚石破事,亦在人為耳。卻嗟章楊輩,素號精篆體。蜀經皆題名,此刻胡不爾?古人重經學,視書特小技。用意極尊嚴,誰歟會微旨?老夫丁世亂,睹此空掩涕。兒時真隔生,背經瀉瓶水。
風雨敲窗病骨蘇,執經吾道豈愁孤。嘯歌不廢聲金石,物論難窺叟智愚。危行終哀世澌滅,勝天聊緩死須臾。孱軀便是興亡史,可信詩人有董狐。
鵲華曾入斯人眼,過眼誰知子所之。縱使今朝同健在,追歡無處亦成悲。
當年放眼恃形骸,次第風流地下埋。留與工愁王沈鄭,恒齋苦憶更緘齋。
卻暑惟默坐,蟬噪意轉煩。風聲得所助,倦耳生波瀾。抑揚益可喜,眾籟不能喧。五更誰來聽,夢斷初忘言。
云陰作畫涼,雨到鳩鳴外。午倦喚欲覺,隱幾尤夢囈。忽然自驚起,諦聽故未逝。窗前過疏點,竹樹交深邃。
老死雖吾分,銜冤欲一言。辟人中辟世,為鶴亦為猿。樓夐天沉月,秋悲葉去根。儒生機屢失,端已絕乾坤。
秋荷張敗帆,霜蟹攜利刃。離披更出沒,深淺皆可辨。道人不畫水,水趣自彌漫。尖團得八九,或泳或奔竄。蓮蓬老如石,黑皺堪摘玩。蒲荇氣青冥,映波作重暈。荒涼各成就,凜凜意誰見?回思光緒中,忍盦藏此卷。西齋我下榻,累月常在案。重逢真腹痛,窮老入世亂。欲題自傷晚,何止存歿恨。
辟世欲何往,飄然海上逃。離群從鳥獸,孤嘯答風濤。此叟堪師事,高蹤謝爾曹。題名非石隱,試為問文豪。
白下尋殘夢,吾嘗過竹居。胎禽養丹頂,壁記刻行書。觴詠懷前輩,風流話舊廬。宮墻照眼地,今日是殷墟。
金陵承平多士夫,鐘山若為人所歸。此山政是老名宿,荊公放翁嘗追隨。吾儕流寓親山色,不啻老輩私相依。摩挲題名輒繼刻,一瞑豈異生同時。興亡忽然來見逼,山靈脫命才幾希。名流狼狽鳥獸散,海上存者真孑遺。當時圖詠謂可久,轉眼灰燼空馀悲。君今再圖重收拾,卷中人物殊參差。后來觀人益論世,未免變節留深譏。何年更往何事定,聊破寂寞鐫巖隈。